美联储及其功能的历史演化

最近美联储降息,引全球关注!但美联储是一个什么样的机构,其降息加息等动作为什么会牵动全球经济? 这一系列问题,需要从美联储这个机构的演化历程中去寻找答案!
美联储及其功能的历史演化

美联储(Federal Reserve, 简称 Fed),发展历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应对多次金融危机、经济理论和政治环境变化的产物。

美联储的历史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个关键阶段:

在美联储成立之前,美国的金融体系非常不稳定,特点如下:

  • 没有中央银行:第一合众国银行和第二合众国银行先后因政治原因(担心权力过于集中)而关闭。此后长达70多年没有中央银行
  • 频繁的银行挤兑:银行体系脆弱,一旦有风吹草动,储户便恐慌性地提取存款,导致许多资本不足的银行倒闭。
  • 货币供应僵化:货币供应与黄金储备挂钩,缺乏弹性。在收获季节或金融危机时,无法提供足够的流动性,导致利率剧烈波动。
  • 1907年大恐慌:一次特别严重的银行危机,由金融家J.P.摩根出面组织私人资金才得以平息。这次危机让政府和公众彻底认识到,必须建立一个中央机构来稳定金融体系

2. 诞生与早期阶段(1913-1945年):创立与学习

  • 1913年《联邦储备法》作为妥协的产物,威尔逊总统签署法案,创立了美联储。其设计是“分权制衡”的:
    • 华盛顿的联邦储备委员会:由政府任命,负责宏观监管。
    • 12家地区性联邦储备银行:分散在全国主要城市,代表各地区商业利益,并执行操作。
    • 公开市场操作:在当时还并非主要政策工具。
  • 大萧条(1929-1933)这是对年轻美联储的第一次重大考验,它失败了。其错误在于:
    • 奉行“真实票据论”:认为只要为实体经济活动提供融资即可,忽视了金融市场的恐慌
    • 紧缩货币政策:为了维持金本位制,反而提高了利率,抽干了经济中的流动性
    • 未能充当“最后贷款人”:任由大量银行倒闭(超过1万家),导致货币供应量暴跌,信用体系崩溃。
  • 1933-1935年银行法案:大萧条的惨痛教训催生了重大改革。
    • 建立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集中掌管货币政策(主要是买卖政府债券)的权力。
    • 脱离金本位:美国国内不再使用金本位,为灵活的货币政策铺平道路。
    • 加强美联储委员会的权力,削弱地区联储银行的权力。

3. 战后时期与“大缓和”时代(1945-2007年):权力扩张与成功

  • 1946年就业法案与1951年《财政部-美联储协议》
    • 二战期间,美联储被迫维持低利率以帮助政府融资战争债务。
    • 1951年,美联储与财政部达成协议,摆脱了为财政赤字融资的义务,获得了货币政策上的独立性,可以为了经济稳定(如抑制通胀)而提高利率。
  • 凯恩斯主义时代(1960s):美联储的政策目标侧重于实现充分就业,一定程度上忽视了通胀的苗头。
  • 大通胀时代(1970s):由于石油危机、宽松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美国陷入“滞胀”(高通胀+高失业率)。时任主席亚瑟·伯恩斯被认为过于迎合政治压力而放任了通胀
  • 保罗·沃尔克时代(1979-1987):为根治恶性通胀,沃尔克大幅提高利率(联邦基金利率最高超过20%),虽然引发了严重的经济衰退,但成功地将通胀压制下来重塑了美联储对抗通胀的公信力。这是美联储历史上最英勇、也最痛苦的时期之一。
  • 格林斯潘时代(1987-2006):“大缓和”时期(Great Moderation)。格林斯潘领导下的美联储专注于维持物价稳定(低通胀),并灵活应对多次金融动荡(如1987年股灾、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裂等)。市场对美联储的信心达到顶峰。然而,其放任监管的态度也为2008年金融危机埋下了伏笔(如对于次贷衍生品的忽视)。

4. 全球金融危机与后危机时代(2007-2020年):应对危机与角色巨变

  •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美联储在伯南克的领导下,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干预:
    • 大幅降息至零
    • 量化宽松(QE):大规模购买国债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向市场注入巨额流动性
    • 充当“最后贷款人”创新性地创设多种工具,向银行、甚至非银金融机构(如投行、保险公司)提供贷款,防止系统崩溃。
    • 这些措施避免了大萧条重演,但也使美联储资产负债表急剧膨胀。
  • 多德-弗兰克法案(2010):危机后,美联储被赋予了更大的金融监管职责,成为系统性风险的监管者。
  • 耶伦时代(2014-2018):领导美联储缓慢地推动货币政策正常化(加息和缩表)。
  • 新冠疫情应对(2020):鲍威尔领导的美联储再次采取激进措施,降息至零、启动无限量化宽松,并创设工具直接支持企业债和市场,其角色进一步扩展到“最后的买家”。

5. 当前挑战与反思(2021年至今):高通胀与新政

  • 2021-2022年高通胀:在疫情后巨大的财政刺激和供应链危机下,美国出现40年来最高水平的通货膨胀。
  • 激进加息周期(2022-2023):鲍威尔领导的美联储一改此前“通胀暂时论”的判断,以1980年代以来最激进的速度连续加息,以遏制通胀,凸显其政策重心重新回到价格稳定这一核心使命上。
  • 政策反思与未来:美联储面临着新的挑战:
    • 平衡通胀与经济增长:激进加息可能引发经济衰退。
    • 缩表进程:如何安全地缩减庞大的资产负债表。
    • 独立性受到质疑:现代货币理论(MMT)和财政赤字货币化的讨论,对其独立性构成挑战。
    • 新工具的使用: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如QE)是否会成为常规工具?

总结

美联储的演化史是一部 “应对危机的历史”“学习的历史” 。其角色从一个最初旨在提供“弹性货币”和充当“最后贷款人”的银行家联盟,逐步演变为一个拥有立货币政策权力、强大金融监管职能,并能在危机中动用非常规工具稳定整个经济体系的现代中央银行。其核心使命也从最初的稳定金融,扩展到 today 的最大化就业、稳定物价和 moderating长期利率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1673237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

(0)
股市刺客的头像股市刺客
上一篇 9小时前
下一篇 9小时前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