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市初期如何建立自己交易能力

昨天有朋友问了我一个问题,他说:“一个刚开户的新手,怎么学习交易比较好?”

本来我觉得又是个开放性提问,千头万绪不好作答,劝他翻翻公号这百来篇文章都比我随口一答有帮助的多

但突然转念一想,又觉得挺有趣的,将心比心,假如某一天我又变成了一个新手,遗忘了所有关于交易的知识,只保留了当前思维方式的话,我应该怎么重新开始?

这一次我会选择最初少读点金融畅销书,免得被各种极具模糊性的交易理念搞乱了脑子,倒不是因为读书不好,而是因为自身水平不到,基本没什么甄别能力,理解不了作者的交易逻辑的话,各种观点只会变成碎片化知识引起对走势的曲解和歧义,所谓的频繁交易和追涨杀跌,其实不是心态问题,而是理由太多,人菜瘾大而已。

入市初期如何建立自己交易能力

最好通过指标建立一个进出套路,找到确定的胜算再说,初期不要相信什么裸K、形态、线段、技术理论的价值,因为它无法直接提高我们交易能力,倒是可能因为分析过程太过于主观和抽象失去约束,导致出现各种误判

或者说,不是方法不好,而是新手适应不了,所以需要有一个外在且客观的东西作为信号载体,用客观的参照物标示我们的走势对象。

而且需要避免犯统计错误和近期偏差,不要执着于寻找完美的指标,这样容易产生过高的心理预期。

信号有效个两三次不代表它会百分百正确,数据样板太少,显示不出什么。

同理,一段时期下某种交易方式特别有效也不代表它是圣杯,只不过是特定周期下恰好拟合了市况而已,所以通过指标建立买卖条件后,回测——统计——验证的步骤万不可省略。

可别吝啬于前期投入,实盘亏个两三万无动于衷,复盘软件一两千犹豫不决,年轻时不知轻重是见识少,到了中年还这样就属于顽固不化了是。

什么是胜算,我们要搞清楚指标一次信号对应的是什么样的波动机会,有多大的盈利空间,再回测个几十上百次的下注,看看它的成功/失败率、连赢/连损分布如何。

之后顺着这众多回测记录去复盘对应市况的共同点,顺着策略“往外”拓展看看什么市况下策略的有效性会提高,什么情况下胜率骤降。

最初,我们要探索学习客观的知识,避免受前人太多主观的经验和理念所干扰,因为时代和时代的背景不同,人和人的出身际遇不同,有太多东西它能产生思维共鸣,但却已经不适合当今时代了,而且能自己花时间解答的问题,最好不要直接去抄别人答案。

再说知识不等同于能力,行为并不完全受理性支配,相反极大多数时间理性根本不在线,行为更多是受习惯和直觉支配的,那么重要事情就不是急着优化策略覆盖更多交易机会,而是通过不断地重复策略,重复一个逻辑,大量练习反向塑造我们的直觉和习惯

心态出现问题,是什么表现?就像你损单回撤的时候,看不开得失,辗转反侧睡不着,接受不了结果,这才是心态出问题的表现。

如果是信号出现时,下单犹豫,动不动就觉得害怕想放弃,那这不是心态问题,而是情绪主导决策,说明习惯没有建立,是思维和行为不匹配的表现。

就像赛车级的发动机组了个民用车的变速箱,脑子马力太大,手脚执行拉胯了,所以不能觉得自己有策略之后就急忙想放上实盘去赚钱,实际上我们只是刚通过“验证策略有效性”这一关,实战阶段是成功的扭转了旧习惯,还是思维逐渐回归钝化被旧习惯支配,就不好说了。

所以,只要对信号抱有怀疑,临盘还要纠结一下,基本都是磨合匹配的阶段做的不好,在正常情况下所见即所得,信号本身就应该代表下意识的操作反应

磨合这个过程也不该放到实盘进行,时间进程太慢了,几天出一两次信号的频率很难塑造习惯,倒是容易前面做后面忘,最好放到复盘软件上进行,一天可以重复几十次的信号的操作

前两步做好,基本就能形成一个“交易观”用自己的理解来解释趋势的产生和衰退,这也是新手最重要的阶段,首先我们得有一个从自身经验总结出发的交易观作为基础,再去借鉴和融合各种前辈们的理念,有个基点便不容易动摇。

入市初期如何建立自己交易能力

然后我们得想一个问题,客观的市场活动是什么,它是依靠一个什么样的顺序和规律来循环往复的切换,其中哪些市况对我们是有利的,哪些是有害的。

对于顺势策略来说,多空格局清晰的市况是有利的,反之如果是一些日内策略的话,多空格局清晰反而是坏事,因为震荡市支阻效益显著对他们来说才是有利的。

问题关键不是什么都参与,而是是找准自己的定位,找准对自己有利的战场,所以对理想市况的归类和定义,本身就是一个过滤条件,适合策略发挥则入市,不适合则避市。

其实交易的学习黄金阶段就是刚入市,满怀热情还没有出现亏损的时候,这时就像一张白纸,每个人都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但前提是方向要选择好。

有些人是把热情投入到了直接上手,下单交易上了,除了买卖劲头很大,其他一无所知,亏多了,就容易对一些行情产生极强的负面印象

就好像出现了心理创伤一样,所谓的坏习惯本身就是在某些走势中产生了极大的亏损和挫败感,这些经历被封存到了潜意识中,平时意识不到,等到某些相似场景重现的时候,就会引起内心很激烈的情绪反应,很多事后看来几近愚蠢的操作,大多都是因为这个原因。

也就是说,很多人的交易动机其实不是他对当前走势的研判,而是对上一次失败阴影所进行的弥补,摆脱不了亏损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这些人总是活在对往日的懊悔里,看着后视镜开车。

很多人觉得我一直强调“初期掌握某个方法,然后复盘大量训练”是一种较为保守的态度,其实这是

没经历过的不以为然,正在经历的积弊难返,经历过的悔不当初…

没有充分的信心,根本就不适合实盘交易,因为在压力和情绪面前,一个口号,一个想法,甚至一本书或者某个不合逻辑的方法,都会把我们推入一个难以回头的方向。

而且我认为,初期的总结方法和验证方法的阶段本来就不应该有这么大试错成本的,一切都是偷懒和省事念头作祟

所谓二八原则,其实就是80%的人选了捷径然后弯路一走三年,20%的愿意接受枯燥,忍耐三个月而已,所以聪明人,聪明的永远都是愿意付出小代价来试错,而不是聪明的不会犯错…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1663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

(1)
股市刺客的头像股市刺客
上一篇 2024 年 5 月 31 日
下一篇 2024 年 5 月 31 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