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仓位管理,为什么没有完美的方案呢?就是因为交易者在不同境遇、不同阶段,他的期望也是完全不一样的。
有的人是事业有成,交易是当个爱好或副业看待,对他来说,这只不过是除银行理财之外一种提高收益的补充手段,以稳定为主,不追暴利。
有的人想有所作为,希望通过小账户撬动高收益,凭能力和拼劲捞几桶金完成资本积累,房子车子女人都想问市场要,稳定复利太慢,只争朝夕。
就像某个小兄弟的暴论:开个千倍杠杆账户,分批往里投,看见好机会就重仓往上押,有浮盈就扩仓,爆了就爆掉再入,只要押出趋势他不赚个几十倍就不可能出来
毕竟曾经也是体验过500翻到3W刀的人,虽然阴差阳错的亏回去了,但只要市场再给他一次机会,他觉得依然能证明自己,然后就没然后了。
感情上确实能理解,当一个人觉得自己一无所有的时候,自然无所畏惧,本身就站在谷底,再低也低不到哪了,但凡碰上个机会谁又能说他不会借此翻身呢?
所以仓位管理尴尬就尴尬在这里,当一个人满脑子都是暴利翻仓,根本不想追求稳定复利的时候,什么风险,什么模式,什么胜率对他来说没有任何意义,他认为自己想过后果,觉得能接受就权力去这么做。
但从理性上,我却不认同,因为风险永远不会被一些简单的方法抹除,它只是被偷换概念,搁置并遗忘了,用爆仓当止损斩断的是亏损额度,但改不了极低胜率这个事实。《公(巴赫交易论)号》
每个人都能承担几次亏损,但只有极少数人能承受连续亏损之后积累的心理压力和负面情绪,并在此基础上依然执行自己的交易模式,或者说可怕的根本不是亏损,而是失而复得——得而复失的挫败感和负面认知。
同时追求极端暴利的预期也在影响着他们,过度贪婪不断的在趋势中过量、过频的去加仓,在价格已经明显过热的时候依然抱有极强的单边预期,继续捂住仓位不放,不到黄河心不死,最后才可能才会发现
“通常暴利神话只有在极端市中才能创造,但极端市可能一年也遇不上一次”
这就是上篇文章说顺向突破加仓的不适合新手使用的核心所在,但话说回来,逢阻减仓就没有问题吗?确实也有
趋势有两点最难预判,第一是它持续的时间,第二是它最终的价格目标,因为人的大脑是无法从单一事件中得出具体概念的,只有通过复杂的案例比对,才能从众多同类案例中得出抽象的规律认知。
所以我们没办法逃脱“想象力”的制约,所谓想象力,实质是建立在和近期经验、历史趋势的对比参照之上,我们认为自己是在推测未来,其实真实情况是我们期待的未来,是过去经历的重复。

想象力的局限性,或多或少会让我们的立场变的保守,对趋势幅度预估不足,之后可能产生的情况就是,我们第一轮减仓之后心理预期松绑,纪律一松懈,情绪就像找到了“突破口”一样
从贪婪渴望更大的利润的极端, 变成了恐惧担心自己的浮盈流失的另一个极端,前面是雄心万丈,后面是草木皆兵,说好的逢阻减仓,前面确实减了,但后面生怕自己浮盈有闪失,一见反弹一冲动可能就一股脑的把单子全平了,这就是一个问题。
如果主动减仓全部由主观评定而没有客观标准的话,它对理智和心性就会有很高的要求,那么在趋势中就很难被真正执行到位
所谓客观标准,我认为是从方法上可以把仓位大概分为三个批次:
1、减仓段

减仓信号不应由主观判定,不要自己觉得涨到位或者跌到位就随便减单子,应该提前规划市场结构,然后关注价格反应!
如果走势在重要阻力附近呈现出明显的受压反应,即小级别出现遇阻整理结构或长影毛刺V反之类的假突,那么就可以确定这是阶段趋势的极限位置,去减掉三分之一的单子,二次遇阻三次遇阻的话,最大减仓量不宜超过一半。
2、持仓段

前面减掉一部分单子兑现了收益,那么剩余的仓位就需要变换一下出场方式,免得被趋势中的阶段震荡洗出局,因为趋势中的阶段震荡持续时间会比很多人预想的要长,几个或几十个交易日都很常见。
从关注重阻——价格反应,到结构支撑——警惕破坏信号,一个是向上看,一个是向下看。
持仓段的减仓条件,是看趋势逻辑有没有失效,没有失效就需要一直持仓,因为趋势本身追的就是被动盈利,避开高风险交易行为,吃趋势演变所带来红利。
而且我认为交易者都需要搞明白两个概念,一个是相对收益, 一个是绝对收益
所谓相对收益,是用一些较为高难度的交易手法追求更大的利润,但预期利润增加的同时,交易行为本身的风险性也在增加,所以盈亏同源,一切都是对等的。
而绝对收益呢,是避开高风险行为,尽可能的压低自己的潜在损失,成本降低了,那么预期利润自然变相提高了,也就是我刚才说的,某些行情中我们不必刻意使用高难度手法,能被动吃到趋势增长的红利就非常不错了。
所以持仓段,核心就是拿住底单,减仓条件要看下方重要支撑有没有破位,趋势结构有没有被破坏。
3、清仓段

最终底单在什么位置平仓有两种方案:A,需要反向开仓时,清仓反手;B,跌破结构后,倒推第二个位置是清仓位置
比如结构4是二次减仓的位置,那么结构3就可以作为底单清仓的位置,避免留验证空间太窄,被深度回调欺骗,导致误判。
总体而言,逢阻减仓后半段利润流失是肯定的,一轮趋势最终能达到60%的利用率就可以了,所谓吃鱼吃鱼身,但就这基础仓位,做好了也应该有一两倍的收益率。
但奈何大多数交易者似乎看不上这种稳健的收益率,都是5倍10倍一般般,20、30刚刚好的盈利预期,然后被频繁加仓频繁止损搞乱了节奏。
甚至说句不好听的话,很多朋友连一轮完整的趋势持仓都没有体验过,他们却相信自己有能力执行顺势加仓这种高难度的操作。
而且我认为做趋势重要的并不是收益率,而是交易节奏,只要节奏清晰,最终怎么做赚的都不会少,反之则容易“一通操作猛如虎,转眼倒回八万五”
负面经历体验过一次就可能击溃人的信心,导致我们完全放弃自己的既定路线。
这难道不可怕吗?凡事自我怀疑,自我归因的倾向再加上一些“高手”所鼓吹的理念,使新手产生一种“他人即权威”的依赖性,慢慢的形成了一些足以影响人交易观念的错误思想,真是害人不浅。
实践出真知,长远去看,仓管逻辑的复用是稳定还是不稳定,是追求极端暴利还是长期稳健盈利,花几天时间走几遍复盘软件就知道了,因为只有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才能知道有几两水平,人性和心态处于什么层次。
从这个角度来说,逢阻减仓我认为中间不需要做过度的干预,按部就班正常操作就可以,甚至可以做到计划制定之后,全程离盘操作,基本不用看
这种方式我认为是适合大多数散户的,因为最好的交易方式永远是生活和工作之间找到平衡点,最能让你淡然处之,心无挂碍的方式,而不是今天懊悔自己不该加仓损了单,明天懊恼错过了小单边少赚了XX万…
可以想一下,如果过度在趋势中过度参与的话,我们不光要承担高波动市况下剧烈提升的交易难度,还要承受很大的心理影响,假如本来不加仓账户净值20万,一个加仓失败,被回撤打损了,净值变17万了。
正常人会是什么感觉?得而复失的痛苦会远大于少赚一笔,所以很多人会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觉得自己有底单浮盈激进点没什么,另一方面就觉得自己跟丢了西瓜一样,刚才还是20呢,这会吐成17了,然后去着急忙慌的想接回加仓,让净值回到原位,一旦有了这种心理预期很容易对短线波动过度解读,然后以单K形态作为新的进场依据。
所以很多人在正常情况下是有判定趋势和追踪趋势能力的,但在趋势中受限于仓管理念和盈利预期,他们会承受很大的心理影响,就像带了有色眼镜一样,去主观扭曲自己的分析结论,为自己的冲动寻找依据,不鼓励新手盲目使用加仓方法,就是因为大多数新手还没有管理盈利预期的自觉能力
同时对于一些老手来说,逢阻减仓也有一些过于保守的倾向在。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1661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