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交量精解这个系列,我们之前已经讲了6期了,差不多有36000余字。这6篇文章与之前写MACD、KDJ等等指标时的反馈,有很大区别,表现在转发的人虽然很多,但真正参与讨论的人比例降低了不少。可见,从前那些天天评论量价关系最牛的人,也不过是瞎子摸象而已,真正了解的,深入研究的并不多。
其实这种习惯很不好,我曾经看过一篇关于军备武器的名称读法的文章,文章提到,霰弹枪的“霰”,到底读sǎn还是xiàn?AK47的“AK”到底读阿卡还是直接英文AK?还有T-34的“T”到底读tè还是直接英文T?当然这些名称,或许确实有它的正确读法,只要有人读错,就马上有人要去纠正。
其实这些纠正的人,大部分人并不是出于善意的担心对方不知道正确的读音,而是根据“你不知道正确读音”,从而推导出“你这块知识不如我知道的多“,再进一步推断“你啥都不如我知道的多”,或者索性认为“你不如我”。从一件孤立的事件上归纳出整体的结论,这其实是人的天性使然。
然而一个不知道正确读音的人,可能是个从事军工行业的资深专家,而纠正读音的人,可能是个除了正确读音以外,一无所知的人。这在心理学上,叫做“邓宁-克鲁格效应”,这个词大家可能不一定熟悉,但下面这张图,我相信很多人是看过的。

邓宁-克鲁格效应讲的是能力欠缺的人,在自己欠考虑的决定的基础上,得到了错误的结论,但是又无法正确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辨别自己错误的行为,是一种认知偏差现象。这些能力欠缺者,通常会沉浸在自我营造的虚幻的优越感中,常常高估自己的能力水平,无法客观的看待和评价他人。
简言之,越是愚蠢的人,越以为自己很聪明,关键是,这种自信是发自心底的,并不是撒谎或者逞强。而知道越多的人,反而越会发现自己的无知。美国的某个报业公司,曾经做过一项问卷调查,他们向公众提出了一些非常离谱的观念,比如太阳围绕地球转、彩票是非常好的投资方式,个子高的人跑步更容易缺氧,让公众们来判断。结果表明,每一个离谱的观念,都有20%左右的人盲目相信,这就是著名的“无知五分之一法则”,说的就是世界上总会有五分之一的人会去相信任何愚蠢的信息,这些人的知识匮乏,或者说认知偏差,让人无法想象。这也是为什么说不要和思维不在一个层面的人争辩,因为那样只能是鸡同鸭讲。
当然,我说这么多,并不是为了diss那些所谓的“愚蠢的人”,因为我们曾经都愚蠢过,不然的话,“年少轻狂”这词是怎么来的?就拿我自己举例,刚刚进入股市那会,啥都不懂,一直都是被我师父带着玩,后来我开始自学,没多久,我就认为我比我师父懂得多了,就不愿意听他的话了,他选出来的股,我也不屑去炒,还各种说不行。不过事实证明,我就是盲目自大而已。不过,从这之后,我就明白了一句话,“不服高人,得死”,所以后来,我变得虚心起来,继续深入的去学习,去实践,但时至今日,我仍旧觉得我距离我师父的水平,还差得远。这不是谦虚,而是因为我能够正确的认识自己的不足。
当然,还是有很多人无法正确认识自己的,那五分之一的人,还是存在的,并且会永远存在。但想要纠正这种认知偏差并不难,古代先贤们早已经给了我们解决的方法。子曰:“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我相信,大家上学是应该学过的,它表达的就是一种学习的态度,但可以引申到我们对待事物的态度上,最终落在“虚心”二字上,虚心使人进步嘛。我没有自大到说,我写的东西都是无比正确的,无法超越的,但如果你能虚心地去看去学习,我相信你一定能够从字里行间发现一些对你有用的亮点,而这些亮点让你学到了,就会成为武装你自己的知识。
好了,咱们闲话就不多说了,开始咱们今天的内容。平时我们分析成交量时,往往会掉进成交量的陷阱中,这些陷阱其实在之前讲的内容中也有出现过,不过我还是觉得需要把它们单拎出来,给大伙讲讲。
在经典理论中,认为成交量是不会骗人的,而且成交量的大小与股价的涨跌成正比,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只有量增,股价才能上涨
2、缩量下跌,则不会跌太多
3、长期盘整的股票,带量突破上涨时,意味着庄家要开始拉升了
4、股价高位放量上涨,一定还会创新高
这些观点,并不都是完全错误的,有时也是正确的,但大多数情况下却是比较片面的,如果只记住这些类似口诀一样的判断,那么结果一定是悲哀的。
成交量的放大,反映了买方需求的增加,反映了增量资金的入场,反映了股票的流通性提高了,还反映了市场内投机气氛浓厚。从正面说,这些现象都表示了市场的繁荣,会带动股价上涨,但与机会并存的却是风险,好机会必然面临高风险,古语说: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也是这个道理。成交量的过度膨胀,必然带动股价加速上涨,这样的情况下,庄家主力或者说大户们,出货就会变得相对更容易实现,那么后期是继续拉升还是寿终正寝,可能性都很大,普通投资者并不能真正判断出主力的真实意图,结果必然导致损失惨重。
而反过来说,成交量减少时,不坚定的浮动筹码就会逐渐增多,卖出的人越多,这种卖压越会趋于表面化,最终会导致恐慌式出逃,股价也随之滑落,这样一来,投资者的兴趣大减,资金很快从市场中抽离,那些来不及撤退的就被埋在里面,被动套牢了,需要等到下一次股票重新活跃起来时,才有机会获得重生,但要等多长时间,这谁又能知道呢?
其实成交量这个指标,不仅是具有辅助分析的作用,同样具有警示作用,表现在“事出反常必有妖”上。比如说股价正在经历放量上涨,股价与成交量不断创出新高,假如此时只有成交量在放大,但股价却没有明显的拉升,大概率表明股价已经接近高峰,回档的可能性增大,此时投资者需要警惕。又或者连日上涨的股票,某日高开低走,最终于较低的价位上收盘,这种情况同样时股价回档的前兆,正所谓山雨欲来风满楼,所以投资者最好还是尽快离场为妙。另外,像我们之前文章里说的,多空一致性较强时,股价呈现缩量上涨,但随着成交量的日益萎缩,股价拉升的表现也不像之前那么干脆利落了,也说明股价已经趋于高位,投资者应该考虑获利了结了。
总之,就是当量价出现了较之前不同的怪异表现时,其背后往往隐藏着另一个阶段的开始,那么此时,作为投资者,面对着未知的未来,与其冒险跟随,不如暂避锋芒。有经验的投资者往往会把整个市场或个股的成交量,作为衡量和观察市场变化趋向的标尺,用来判断入场和离场的时机。不过,这确实很难,成交量指标区别其他技术指标的最大不同点,就是它极度的客观,但信息又非常少,所以造成了主观判断的空间非常大,就像上面说的怪异表现,这些表现可能比较明显,也可能很微小不易察觉,并且判断的依据根本无法量化,所以唯一的方法只能是多看多分析,以此来增加经验,不断的增加判断正确的概率。
所以,成交量不仅会骗人,尤其对于那些对量价关系一知半解,对技术分析一瓶子不满,半瓶子咣当的投资者,可以说是一骗一个准。庄家在操作中,利用成交量会经常有意设置陷阱,我们该如何防备呢?
1、久盘后的放量拉高出货
这里说的久盘指的是股价前期经过一轮较大的上涨后的高位盘整,或者是公布中报、年报前的盘整,这种盘整,由于时间较长,比如两三个月甚至半年,股价都在一个较窄的范围内横向波动或者涨跌的方向角度很小,此时从走势中呈现的是,股价上涨乏力,下行又无量,不被市场广泛关注,交投也很不活跃,基本没什么增量资金进入。
而当某一天,该股票开盘后的量比突然大幅提升,在买一至买三位置出现大量的买单,同样卖一至卖三出现大量卖单,成交量急速升高,推动股价也快速上涨。这样的异动,自然逃不过投资者的眼睛,其中不少人就会试探性地抢入部分股票,由于股价变化较快,为了确保成交,这些人一般都会按照市价即时成交,也就是说尽管卖单较多,但主动买入的人更多,更加助长了股价的不断上升,这样情形也会使买方的信心增强,整体来看,很像是放量突破盘整,将要展开一轮新的升势的样子。
股价在当天往往能够迅速升至7%以上,甚至可能出现大单封涨停的情况,不过不久后,封单消失,股价又重新回调到7%-8%位置的波动,此时买二买三的挂单很多,买一的挂单却相对较少,再去看卖一卖二卖三的卖单都不是很多,但整体的成交量却不少,这又是为什么呢?大家细想一下应该就能想明白了,这是因为有大量的卖单并没有挂单,而是直接通过市价进行了主动卖出,所以才会这样。全天下来,有可能出现一会封涨停,一会又破开涨停在7%左右盘整,这样的情况可能经历数轮,最后在收盘时,当日所有的成交,大部分发生在7%-8%附近。
到了第二天,该股可能略微低开,不久后快速拉高,也可能直接高开高走,这样的情况颇给人一种,是对于放量突破的确认,所以又有很多谨慎的投资者会在这一天参与进来,不过当股价上涨到5%-7%时,股价会突破调头向下运行,大量的卖单会冲向那些在挂在低处,没有成交也没来得及撤单的买单,随后又拉升至5%-7%,这个过程在当日可能仍会反复的进行,好像是给人上车的机会似的。不过由于主动买单的减少,向下抛压不断,股价最终会逐渐走低,甚至在收盘时,会跌到上一日的收盘价以下。从在K线的角度去看,当日很可能收一根长上影下影的十字星线,或者倒锤头线。
在随后的日子里,该股成交量萎靡,股价很快跌破前面股价突破盘整时的位置,并且一路阴跌不止,如果此时投资者不及时止损的话,不久后很可能接踵而至的是恐慌式的出逃,股价加速下跌,跌到怀疑人生的那种程度,投资者被深套,难以自拔。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其实就是庄家在利用成交量设置陷阱,通常情况下,股价在相对高位盘整一段时间后,庄家可能自知实力有限,无力强行上攻,或者市场中没有相关的做多题材,又或者有什么潜在的利空消息被庄家提前了解到。总之,为了尽快脱身,就采用了这种对倒筹码的方式,制造成交量突然放大的假象,吸引短线投资者的眼球,再通过突破关键位置、确认突破的方式,打消投资者的戒心,诱使其盲目跟进,最终被沦为被割的韭菜。庄家的这种拉高出货的方法成本很低,因为它们只是在刚刚启动时,对倒了部分筹码,随着股价推高的过程中,徐徐出货,让那些追涨的人接下,而没有买到的投资者,他们的挂着的买单又没有及时撤销,这既增强了买盘的力量,又在来回波动时,给了庄家出货,创造了成交的机会。庄家利用的就是量增加升这一大家普遍认同的规律,制造了假象,最终达到出货的目的。
当然,上面所说的,只不过是一个简单的描述,在实际盘面中的变化,可能要比这个要复杂的多,时间上也可能更长一些,来来回回的波动也可能更多一些。所以,按图索骥的话,是没有意义的,我们应该主要关注的是,在这个过程中的那些细节变化,然后在未来的操作中,多多注意,至少可以给自己的头脑降降温,不至于一股脑的冲进庄家的陷阱中去。

如上图所示,该股前期有较大的涨幅,然后在高位长期盘整,缓慢上升,箭头所指的三根K线,前两日都是放量大阳线,对应的成交量也是放出巨量,从它们的分时线图中,就可以看出,第一日为了引起注意,出货量不高,只是开盘拉升,随后回调盘整,第二日开盘也是逐步拉升,来回波动,这一天的出货量较前一日高出不少,尤其是下午时,随着股价回调,成交量逐渐升高,第三日拉升的速度很快,一边拉升一边出货,下跌速度也很快,投资者根本来不及撤销买单,就被埋了,这一天的成交量更是创下天量,最终收盘时,留下一根长上影的十字星线,在随后的日子里,股价又经历了一小段横盘后,随后一路狂跌。投资者如果在横盘处心存侥幸,不及时止损,将会被深套。
2、财报发布前,成交量突然放大
每年都会有财报行情,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定,上一年的年报要在本年的4月30日之前披露,中报要在8月31日之前披露,从时间上看,年报的时间更加充裕,可操作的空间也更大一些,而且年报披露的上一年度的财务状况,比中报的炒作性更高一些,所以相对来说,年报行情出现的更多一些。
在财报公布之前,很多上市公司其实早就已经做出来了,只不过不发布,非要等到截止日期的最后一天才发布,也许人家有人家的理由,这个咱不论。不过至少,有很多地方都是有条件领先一步知道消息的,即便是没有这个条件,在各大券商和机构的调研中,也对一些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早已预测出来了。总之就是说,庄家主力在很早以前就已经入驻当中了,并且已经进行了一定规模的炒作,就等着年报的利好消息公布,拉高出货呢。
不过也有一些上市公司的保密工作做的比较好,可能到了公布的前几天,才会有一些关键的利好消息泄露出来,对于这样优质的短线机会,大资金已经来不及低吸筹码了,所以会尽快的做出反映,能买多少是多少,股价也会放量上升,待消息一公布,很可能直接涨停板开盘,那么这些提前知道消息的资金就能顺利卖出,做个漂亮的短线。

如上图所示,该股的年报业绩不错,年报发布的前两日才开始起涨,上涨幅度不过50%左右,长庄是不可能只赚这点收益的,而且快进快出,干净利落,连一个反弹都没有,哪里起涨的,基本上又跌回到哪里,说明庄家手中筹码不多,只是利用大资金急攻,所以可以推测出,这就是短庄行为,主力做了个漂亮的短线。当然,我们现在拿来分析,完全是事后诸葛的行为,不过我建议这种行为,应该多一些,多观察,多分析,多动脑,才能积累经验,从而在可遇不可求的跟庄中,拿到自己能够驾驭的利润。
另外,消息可不只是利好,还有可能是利空,作为普通投资者,同样是无法提前知道的,但庄家主力可能会。所以有一种情况,股价在财报公布前,可能一直阴跌,并没有开启财报行情,整体呈现下行趋势。然后在财报公布的前几天,庄家可能会故意在盘中打压股价,造成股价异常波动,颇有在利好前挖坑的嫌疑,随后又出现大量的买卖盘,成交量激增,股价也迅速回升,这给挖坑的动作带来了一定的确认。这样的异动又怎么能逃过广大短线投资者的眼睛呢?于是他们猜测,财报中一定会有什么利好消息要公布,本着“搏一搏,单车变摩托”的心态,他们大胆的跟进。不过到了第二天,股价放量滞涨,或者盘跌,更有甚者,会加速下跌。至此,庄家出逃计划完成,待上市公司公布财报,业绩大幅下滑,暴雷等等,导致股价迅速下滑,甚至连连跌停,短线客变成了长线套牢盘。
当然,有些时候庄家不是真的出逃了,而是利用利空消息,在对倒中,出的多进的少,战略性的减少所持筹码,然后顺势做空,连连封杀跌停,待到套牢盘丧失理智,纷纷割肉之时,在低位加倍接回这些低价筹码,用来平摊拉低庄家的成本,以图在下一轮行情中获利。
庄家利用财报发布而出货,概括起来无非以上这几种方式。因为外部环境有利,制造陷阱的成本又低,所以不论是财报发布的利好还是利空,这个时期都是庄家极容易制造假象的阶段。财报行情是存在的,而且它还是全年中最重要的行情推动因素,但对于投资者,尤其是喜欢炒财报行情的短线客,就要尤其的慎重,对于这类陷阱要心存风险意识。
跟财报发布有关的,还有一种是利用高送转,除权填权,使成交量放大出货,不过最近几年由于这种方式使用的太多了,投资者对高送转已经不想以前那样缺乏理智,所以这类已经很少见了。不过我认为它并不会消失,A股距离上次2015年的大牛市已经过去6-7年了,还能留在股市中的都是摸爬滚打许久的老油条了,新股民的比例很少,只有再一次牛市时,才会大量涌入新股民。我猜测这种方式到那个时候可能还会出现,不过现在讲也没什么意义了,就不在这里展开了。
3、逆势放量上涨的陷阱
股民炒股其实跟农民种地一样,都是要看天吃饭的。在股市中,大盘就是天,当大盘下跌,可谓沙石俱下,个股不论好坏,很难不受波及,尤其是平时活跃度就比较高,贝塔值较高的个股,大盘小涨,它大涨,大盘小跌,它大跌的情况,也是常有的事。但就有一些股票,会逆下跌的大势,而放量上涨。
这一类股票,可能平时长期在一个平台或者箱体内波动盘整,某日,大盘放量下跌,个股纷纷翻绿,市场上哀鸿遍野的,唯独它不降反升,放量上攻,可谓“万绿丛中一点红”。有很多投资者会认为,逆势上涨的股票一定是好股票,或者有什么潜在的利好消息没有公布,又或者有什么大资金在托底,股票就是抗跌,所以纷纷跟进。谁知道,这样的行情可能只会持续1-2天,大盘都可能企稳了,它开始补跌,而且还是加速下跌,跌的那叫一个狠啊,还不如跟着大盘一块跌呢,那些跟进的投资者纷纷被套牢。
总体来说,庄家在进场吸筹时,虽然也会放量,但大多不会太多,然后在底部慢慢盘整,只要有耐心就可以了。但庄家出货时,由于手上的筹码太多,就需要想方设法的得制造成交量陷阱,人其实不是那么好骗的,都是需要一步一步的诱导,一环套一环的进行,才会让投资者主动进入陷阱,最终成为接盘侠的。所以,我们在研究量价关系时,需要以一个更广阔的视野去观察,去分析一只股票长时间的运行轨迹,这个时间至少也要半年至一年以上,才有可能了解到股价所处的位置,以及和业绩之间的关系,从而推测出庄家的活动迹象,及其操作规律,不然,很难避免在庄家出货时盲目跟进,最终落得个追在山顶,然后留着眼泪再一览众山小。
这里还得再提一点,以上所描述的都是庄家利用成交量或者说量价关系,在出货上做文章,可以说都是在诱多。还有一种情况是诱空,比如高位放量大阴线,有一定量价知识的人,很可能会推测出庄家在出货了,纷纷获利卖出或者止损,但散户逃离之后,股票在后面又再创新高。这同样是一种陷阱,只不过目的不是出货,而是要把获利盘或者不坚定的筹码甩出去,以便其轻装上阵,能够更好的上涨,不然它再想要出货时,获利盘卖压会过大,导致无法顺利进行。
今天的内容就到此结束了,有关于成交量精解这一系列已经接近尾声了,在下一篇文章中,我们会介绍一些有关成交量的技术战法和操作技巧。
另外,我还要再次强调一点,以上所讲的内容,都只是在描述庄家的套路,实际行情可能要比我讲的更加复杂多变,但至少是万变不离其宗的。我们去描述它、分析它,就是为了让我们可以了解这些风险,让我们少踩一些坑,少一些盲目和冲动。最终的目的是让我们的脑袋里能够时刻绷着一根弦,能够拥有风险的意识,从而能够少亏钱。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15429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