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A股大盘向上突破的概率有多大?向上突破后空间有多大

结合当前宏观经济、政策环境、资金面及市场情绪等多维度因素分析,2025 年下半年 A 股大盘向上突破的概率显著高于向下突破,预计呈现震荡上行趋势。以下从核心驱动因素、技术空间及风险提示三个层面展开具体分析:

  1. 宏观经济韧性支撑
    2025 年第二季度 GDP 增长 4.8% 超预期,制造业 PMI 连续两个月回升至 49.7%,新订单指数重回扩张区间,显示内需逐步回暖。非制造业 PMI 维持在 50.5% 的扩张区间,消费、服务业等领域的修复为市场提供基本面支撑。财政政策加码(如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设备更新补贴)与货币政策宽松(降准释放流动性)形成政策合力,进一步巩固经济企稳回升态势。在此背景下,A 股市场向上突破的概率约为 65%-70%。
  2.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政府明确实施 “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重点支持科技创新、高端制造、新能源等战略新兴产业。例如,设备更新政策覆盖范围扩大至电子信息、安全生产等领域,并通过贴息降低融资成本,直接利好相关行业业绩增长。资本市场改革如科创板、创业板深化及中长期资金入市政策(社保、保险资金增量配置)为市场提供制度性支撑。政策底与市场底的双重支撑下,突破概率进一步提升。
  3. 资金面持续改善外资回流:北向资金在 2025 年 6 月净流入 1833 亿元,7 月前 15 天再净流入 680 亿元,创年内新高,重点加仓 AI 算力、半导体、新能源等科技成长板块。截至二季度末,北向资金持仓市值突破 2.29 万亿元,较去年底增长 871 亿元,连续两个季度加仓。杠杆资金活跃:融资余额在 6 月 25 日突破 2 万亿元创历史新高,7 月 16 日达 18971.76 亿元,连续 8 个交易日增加,显示市场风险偏好提升。杠杆资金聚焦科技、军工等弹性板块,进一步推动市场情绪。中长期资金入市:保险资金、社保基金等增量资金加速布局,与政策引导的 “转型牛” 方向高度契合。
  4. 市场情绪与技术面共振情绪指标回暖:6 月 25 日 A 股成交额达 1.6 万亿元创年内新高,炸板率下降、连板高度提升,显示市场接力情绪增强。融资余额占 A 股流通市值比例升至 2.5%,接近历史高位,反映投资者风险偏好显著改善。技术面支撑:上证指数站稳短期均线(MA5-MA30),均线呈多头排列,中长期均线(MA60-MA250)构成强支撑。尽管 RSI、KDJ 等指标短期超买,但筹码集中度维持低位,主力控盘能力较强,调整空间有限。

二、向上突破后的空间测算

  1. 技术分析视角短期目标:若上证指数放量突破 3900 点(前高心理阻力位),下一目标直指 4000 点整数关口,终极压力位在 4050 点(历史套牢区)。中期空间:从波浪理论看,上证指数自 2019 年 2440 点以来的上升浪尚未结束,当前处于第 5 浪主升阶段,中期目标指向 3800-4000 点区间。若突破 3800 点,可能开启新一轮上升周期,挑战 4500 点。长期潜力:历史数据显示,A 股在政策驱动与产业革命共振下,牛市涨幅可达 100%-500%。当前沪深 300 股息率接近 3.5%,相比 10 年期国债收益率超出 180bp,全球视角具备估值优势。若政策超预期或全球经济稳定,长期或挑战 6124 点历史高位。
  2. 行业分化与结构性机会科技创新主线:AI 算力、半导体、人形机器人等领域受益于政策支持与技术突破,外资与杠杆资金持续加仓,上行空间较大。高端制造与新能源:设备更新政策加码、新能源车消费季启动,带动相关产业链需求释放,如储能、智能驾驶等细分领域。高股息与防御板块:保险、银行等金融股及公用事业板块在低利率环境下具备配置价值,适合中长期资金布局。

三、潜在风险与应对策略

  1. 风险提示经济复苏不确定性:尽管 PMI 数据连续回升,但制造业仍未完全摆脱收缩区间,PPI 同比下降 3.6% 显示工业领域通缩压力犹存。若消费复苏不及预期或出口受外部需求疲软拖累,可能影响企业盈利修复节奏。政策执行效果:财政政策的落地速度与资金使用效率是关键,如超长期特别国债的项目储备与投放进度、设备更新补贴的实际撬动效应等需持续跟踪验证。市场波动风险:当前融资余额占 A 股流通市值比例已达 2.5%,接近历史警戒线,短期资金博弈加剧可能引发波动。部分科技板块估值快速抬升(如 AI 算力、半导体),需警惕业绩兑现不及预期带来的回调压力。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特朗普威胁对金砖国家加征关税、中东局势等地缘政治风险可能扰动市场情绪。美联储货币政策路径(如降息时点)若与预期偏离,可能引发全球资本流动波动,间接影响 A 股外资流入节奏。
  2. 应对策略短期操作:关注市场情绪与量能变化,若指数快速冲高后成交额未能持续放大,需警惕技术性回调,可逢高减仓部分涨幅过高的题材股。中期布局:把握政策催化节点(如 7 月中央政治局会议、三季度专项债发行),逢低布局科技成长与消费复苏主线。风险控制:保持仓位中性(60%-70%),配置部分黄金、债券等防御性资产对冲外部不确定性。

四、结论

综合来看,2025 年下半年 A 股大盘向上突破的概率较高,预计呈现 “震荡上行” 格局,上证指数核心波动区间可能在 3300-3700 点。若放量突破 3900 点,可能进一步挑战 4000 点甚至更高。结构性机会将主导市场,重点关注科技创新、高端制造、新能源及高股息板块。投资者需在波动中把握政策红利与产业趋势,同时警惕外部风险与市场短期波动,以 “均衡配置 + 精选个股” 策略应对结构性行情。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1532233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

(0)
股市刺客的头像股市刺客
上一篇 27分钟前
下一篇 23分钟前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