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永平很多人买股票时的理由

段永平:个人观点:其实区分所谓是不是’价值投资’的最重要,也许是唯一的点就是在’投资者’是不是在买未来现金流(的折现)。事实上我的确见到很多人买股票时的理由很多时候都和未来现金流无关,但却和别的东西有关,比如市场怎么看,比如打新股一定赚钱,比如重组的概念,比如呵呵,电视里那些个分析员天天在讲的那些东西。我有时会面带微笑看看 cnbc 的节目,那些主持人经常说着满嘴的专业名词,但不知道为什么说了这么多年也不知道他们自己在说啥。

推论一

买股票的理由很多,但只有基于未来现金流折现买入的,才是价值投资。基于其他理由买入的,是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推论二

基于其他理由买入的,都是违背了不懂不做原则。

不知道自己在说啥——也即不懂自己在做什么。也即投机,是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投机违背了不懂不做原则,也违背了在能力圈范围内活动的原则。

投机,就是赌博。投机的基于K线的猜涨跌和赌博的猜大小,没有本质区别。

段永平:平常心其实就是在任何时候,尤其是在有诱惑的时候,能够排除所有外界的干扰,回到事物的本质(原点),辨别事情的是非与对错,知道什么是对的事情。

很多人能做到不去赌博,但既然基于K线的投机和赌博没有本质区别,那么就应该像不赌博一样、不去做基于K线猜涨跌的投机。

赌博之所以不能赢,就是错误率太高了、正确率太低了。赌博的正确率在50%、错误率也在50%,

1、只有通过基于未来现金流折现的长期持股,才能把正确率提高到90%——所谓的时间的朋友,就是把正确率提高到了90%以上、甚至是95%以上。

2、另一方面,价值投资通过买入价值是价格两倍及以上的公司——来提高自己的正确率。只有这样的收益比率,才能做到有耐心的长期持股。

也即通过缩小投资范围,放大持股时间——来提升自己的正确率。

段永平:巴菲特说,他的投资一般是在他认为有95%的把握时才出手(我觉得也许没那么高),但很 多人实际上 60%的把握就出手了(或许更低,所以会看到他们深一脚浅一脚的),可是 10000 个60%出手的人里面总能在某个时段找到运气好而回报特别好的,但未必就是因为这些人厉害。

做其他事情时,60%的把握能够出手——即使失败了,也能学到一些东西——从而提升下一次行动的正确率。但投资不行——因为如果失败了,不能学到东西的。(感觉有学到了,也不是足够正确的东西)——并且因为失败,反而提升下一次行动的错误率。

在投资上,只能靠持续的成功来塑造自己。——因为这是一个百分比的游戏,而不是绝对值的游戏——大家都是只有100%。

打新股——这也同样违背了不懂(不懂公司的未来现金流)不做原则。而打新股赚钱,

1、其实仍然折算到收益率——对资金的收益率(赚的钱/总资金)几乎没什么改善。

2、污染自己的操作系统——有些钱赚了(有正反馈),会扭曲自己的操作系统、使自己行在错误的东西上面。

本质上,股市里的很多设计——是千方百计让人犯错的。

李世民:千章万句,不出乎“多方以误之”一句而已。

而让人犯错的一个极好用的办法是,

李靖:千章万句,不出乎“致人而不致于人”而已。

通过波动来调动人——从而使人致于人。也包括用,

1、市场怎么看,

2、打新股一定赚钱,

3、重组的概念,

4、电视里那些个分析员天天在讲的那些东西

5,那些主持人经常说着满嘴的专业名词

这些都是使人犯错的——同时通过这些东西,使人把自己犯错的原因归于自己身上(在自己身上找原因)——是自己的技术不够高、是自己做得不够好——其实,这些路径都是做不了好的。

虽然如此,但投资的时候可以基于未来现金流折现(在公司身上找原因)——使自己先立足于不败之地。——这是做对的事情,剩下的是千方百计的把事情做对。

推论三

因为是基于未来现金流折现买入的,所以,目标公司的股价越跌越买。而如果是基于其他理由买入的,那么越跌越容易卖。

因为当股价下跌的时候,就有了自己这笔资金的更好的未来现金流折现——当然越跌越买。

段永平:苹果每次大跌的时候我都会加码,每一次!想到10年后的时候,自己喜欢的股票大跌,怎么会心情不好呢?不过确实绝大部分早年跟我买苹果的早都卖掉了。

未来现金流折现,是最强的依据——这就像是把钱存在了银行吃利息一样、只不过价值投资吃的是折现率。

价值投资赚的是,

1、公司的利润

2、利润对应的身价

利润是现实的,而身价是未来的。也即每一刻的财富,都包括了公司的历史利润,以及是至少未来10年的利润之和。

所以,投资中的身价总是远远大过公司已经赚得的现金利润。

二、辩证法分析

正确和错误构成了一组正反面,除了自己正确、还要别人犯错——这样才能赚大钱。所以,股市里的某些东西,是千方百计让他人犯错的。

1、市场怎么看,

2、打新股一定赚钱,

3、重组的概念,

4、电视里那些个分析员天天在讲的那些东西

5,那些主持人经常说着满嘴的专业名词

这些东西,都是使人犯错的。如果懂未来现金流折现——那么这些东西就无法影响你,也就不会被调动,也就不容易犯错。

在调动中——最容易犯错——因为进入了未知领域,行在未知——则一定是败多胜少、错多对少的。

当然,股市中——并不需要人有太高的错误率——只要有50%的错误率,也就足够了——也就进入了赌博的模型了。

而保留的这50%的正确率——就总是给人以希望,并且让人感觉这个正确率是可以提升的——之所以不能提升,问题是在自己身上。——于是使人走在错误的道路上。

价值和钱构成了一组正反面,价值就是公司的未来现金流折现,钱就是自己付出的价格——投资,就是把钱转化为价值,又把价值转化为钱的过程。

而K线波动,只有钱的一面,而没有价值的一面——根据辩证法,这是基于钱、走向钱——这是不健康的、不能长久的。

三、思维方式分析

价值投资,是正面教员。只有通过了解反面教员——才能让正面教员发挥作用。所以,段永平这段话,提供的是正面教员和反面教员的正反面兼具,

1、正面教员是基于未来现金流折现做的价值投资

2、反面教员是基于其他东西做的投机。

正确和错误,都是相对于某个东西的——某种客观的东西,

1、基于未来现金流折现来判断对错。——也即称重机。

2、基于K线波动来判断对错。——而K线波动,本质上是由其他人决定的(别人使你对、别人使你错)。——也即投票机。

并且,K线在本质上是更主观的。而未来现金流折现在本质上是更客观的。

未来现金流折现,可以使你的决策——在长期上是正确的,并且正确的足够大——也即成为时间的朋友。而K线波动,可以使你的决策——一会儿是对的,一会儿是错的,并且难以使你的正确足够大。

1、基于未来现金流折现能在单一公司上赚到十几甚至上百倍的收益。而甚少亏钱的可能性。

2、基于K线波动在单一公司上赚到很有限的收益(当然比一般的工资要大得多)。但却有50%左右的亏钱可能性,并且是亏大钱的可能性(比一般的工资大得多)。

也就是说,前者能排除亏钱的可能性。而后者,并不能排除亏钱的可能性。

而在投资时——必须排除那些可能赚钱、也可能亏钱的机会。——从这个原则出发,也只能基于未来现金流折现来做投资——只有这样,才能排除那些可能亏钱的机会。

也就是说,

1、要提高正确率、降低错误率——只有这样才能让其越来越远离赌博的性质。——使其变成基于确定性。

2、要排除那些可能赚钱、可能亏钱的机会。——这种是披着机会的皮,但其实往往是陷阱。

3、不受市场的影响。——上涨和下跌,他人的、专家的观点。

4、要在能力圈内活动。——基于K线波动,不是能力圈,能力圈是自己能决定自己的对与错。

5、要从长期来看。——K线波动,一点儿也不反映长期,比如10年后。但通过看未来现金流折现,则可以看到10年后。

都需要通过未来现金流折现来进行投资。

而要基于未来现金流折现来进行投资——就要不懂不做,看不懂未来现金流的公司不要买入。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1455079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

(0)
股市刺客的头像股市刺客
上一篇 1天前
下一篇 1天前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