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风云变幻,不敢妄言涨跌,写一点自己的心得供大家参考。希望换个角度看问题能给大家一点点启发。
总看到有人说,炒股不要加杠杆,风险太大,也经常看到有人加杠杆爆仓的故事。
关于杠杆,最惨烈的应该是2015年的股灾,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的一轮牛市让大部分股民都觉得自己是个股神,你有多少本金,就能赚到多少利润。于是,各种杠杆资金粉墨登场,融资融券是最低级别的杠杆,那些没有融资融券资格或者对融资融券感觉不过瘾的股民被场外配资盯上了,同时,恒生电子的HOMS系统为场外配资提供了资金接口和风控手段,场外配资呈几何级数增长,杠杆牛应运而生。然而,好景不长,管理层看到了杠杆背后巨大的风险,果断开始了“去杠杆”,查处场外配资,股市应声而落,从5100点跌到3300点。管理层还同时处罚了提供软件服务的恒生电子,罚款5亿,几乎使其破产。股灾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场外资金爆仓了,融资融券爆仓了,基金被大幅赎回被迫斩仓,踩踏又加巨了下跌。
也许是这一轮的杠杆爆仓给人的教训太深,所以之后总会时不时有人出来提醒大家,炒股不能加杠杆。
但是,金融的本质其实就是杠杆,股市的本质也是杠杆。只不过,这里说的杠杆是广义的杠杆。前面那个场外配资以及融资融券算是狭义的杠杆。
最原始的金融是借贷,借贷就是一种杠杆,无论是投资还是消费,借贷都扩大了资金使用的范围。
股票的发行也是典型的杠杆效应,原本缺少资金的投资项目通过发行股票实现了项目可行和扩大再生产,对于发行人而言,原始资本通过资本市场获得了巨大的杠杆效应。
现代金融市场更是处处是杠杆。期货,期权是典型的杠杆交易品种。
股票交易除了融资融券和配资外,还有一种不为人注意的杠杆效应。充分理解这些问题,对于股票投资还是很有意思的。
- 利率变化带来的杠杆效应
对于加息和降息,大多数人都是简单地理解成利空和利好,但是为什么如此却知之不多。
利率其实可以理解成资金的“股息”。从这个角度理解,股票的价格可以理解成获得相同利息需要的存款。比如,某股票每年收益是每股0.5元,而利率是5%,那么,获得相同收益的存款需要10元,所以,股票理论价格就是10元。
理解了这个,利率的变化就有了杠杆效应。当利率变化时,股价相应的变化是超过利率变化幅度的。比如,利率降到4%,上述对应的股价是12.5元,利率降到2%,对应的理论股价是25元。反之,当利率提高时,股价也是对应的杠杆式的下跌。
当然,利率对股市的影响远远不是如此简单,利率还会影响资金供应量,影响经济实体的效益,影响外汇价格从而影响股价。但是,作为资金成本的简单模型还是很有利于理解利率对于股价影响的杠杆效应的。
- 经济周期所产生的杠杆效应
当经济扩张时,企业效益提高,相应的股价提升,当经济下行时,企业效益下降,股价相应下降。
在经济底部区域时,买入相对低价的股票,等待经济回暖,相当于自然加了杠杆。而在经济高涨时,股票价格高企的时候,却是变现离场的时候。
- 周期股票的杠杆效应
道理与上述相同,只是有些股票天然带走周期性,也就天生带有杠杆性质。在其周期底部,价格低迷时买入,在其周期顶部,价格高企时卖出,是比较好的策略。当然,周期问题带来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预期。由于长期的周期运动,其规律被市场熟知,可能会让投资者提前预判其周期运动,从而使其规律性变得复杂化。
- 企业成长带来的杠杆效应
企业成长分为内涵式和外延式。无论哪种成长都会带来企业效益的提高,从而引起股价的上涨。这里需要注意的其实是对于成长的提前预估和透支。市场看到企业成长性时,会立即给予股价上的反应,所以,成长性可能一次性被市场认可,股价获得杠杆式上涨。但是,后来的实际却可能不如预期,这时的下跌也是杠杆式的。
至于预判企业的成长性,那是个人的眼界问题,有时候还有点运气,不能一概而论。
- 最后一个是利息复投带来的杠杆效应
对于稳定分红的股票,每年的红利再买入股票,每年获得的股息回报越来越多,从而产生一定的杠杆效应,唯一要注意的是分红的持续性能否保证。这个就不多说了。
股市的本质是背离
股市的本质是结构
股市的本质是预期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140860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