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指数在一片哀嚎之中,跌破了3000点,报收2983,再度回到了3000点以下。
10月23日,一片恐慌之中,指数创下阶段性新低,2923点。
10月27日,指数在底部的徘徊之中,突然拉出一根中阳线,报收3017,顺利回归3000点上方。
从跌破3000,到收复失地,前后一共不过6个交易日。
在这之后,指数就开始稳步上行,似乎完全没有要再回到3000点去看看的意思了。
那么问题来了,3000点以下的这个黄金底,到底被谁抄走了?
这个问题为什么值得深思,是因为散户在2923到来的时候,几乎清一色的表示不会去抄底。
绝大多数散户,要么早已满仓躺平。
要么就是对于市场非常的悲观,认为2900必破,一定要看看2800。
以至于一部分散户,即便指数重新站稳3000点,都认为指数还要再下来做二次探底。
可以这么说,看多的散户没有子弹抄底,看空的散户压根没去抄底。
这个底,被散户抄到的几率和比例,微乎其微。
那么,这个底被哪些聪明的资金抄走了?
其实,你如果仔细观察盘面,就会发现,市场在底部的成交量并不小。
就拿10.27,收复3000点的那天来看,两市成交高达9600+亿元,比起前段时间缩量的时候只有6000-7000亿,是明显有资金介入的。
收复3000点后,市场已经多次出现万亿成交量,可见这一轮抄底的资金,并不是小打小闹,而是真金白银的大资金入场了。
增量资金不来源于散户,那增量资金肯定是主力机构所为,底也就被这部分资金抄走了。

其实,抄底资金无非就几种,因为市场上就这几类聪明的资金。
第一类,懂的都懂。
每次的底部,都会有神秘资金参与。
这一次,汇金增持银行股,以及沪深300,就是一个标准的信号。
除此以外,诸如社保基金等,也是抄底的主力军。
只不过,社保基金并不会大张旗鼓的告诉市场,我来抄底了。
等我们发现社保基金踪影的时候,应该已经2024年一季度了。
所以,抄底资金入场,往往都是偷偷摸摸,能不公布就不公布。
这部分资金,往往可以精准的抓住市场底部的机会,因为他们知道市场大概会跌到什么区间。
只不过他们的动向相对比较隐秘,明着公开的汇金,也不会天天汇报买了多少,更多的是释放一个信号。
至于散户信不信,他们并不在意,因为等涨起来了,自然就有人信了。
第二类,私募基金。
这一轮底部,抄底的私募基金不在少数。
有一部分私募基金,竟然发出了A股没有投资价值的言论。
这种信号,是妥妥的反向指标,用来诱导散户低位止损割肉的。
有大部分的私募基金都摩拳擦掌,等着抄底的良机,他们早就蓄势待发了。
只不过,他们也在等一个契机,等到市场绝望的时候,方便捞底部筹码。
9月10月开仓的私募基金不在少数,这两个月净值大幅度上涨的也有不少。
私募基金相对公募基金灵活很多,尤其是在仓位管理和股票的选择上。
每一轮抄底,或多或少都有私募基金的身影,也可以证明私募中确实有一部分对市场特别敏锐的操盘手。
第三类,指数基金。
投资指数基金的资金,是一定会在3000点抄底的。
因为3000点以下,很多宽基指数的估值,绝对是偏低的。
比如创业板,市盈率已经到了历史极低的水平,沪深300也处于历史较低的水平。
所以,很明显我们看到了沪深300的成交量放大,而创业板更是放量迎来了反弹。
指数基金的投资方式,比较简单,就是通过估值的高低,分仓位买入。
估值越低,买入的金额越大。
其实,早在3100点的时候,绝大多数的指数基金估值都已经进入了一个较低的区间了。
买指数基金的方式,和价值投资有点像,是根据指数的估值,决定持有的仓位。
不能单纯的按3000点来衡量板块的估值,因为当下3000点的估值,和之前2700点的估值比较接近。
通过市盈率来衡量指数总体的估值高低和投资风险收益比,比较合理。
3000点以下,整个指数已经处于相对低估值区域,那些投资指数基金的资金,就会大举买入。
对于他们而言,只输时间不输钱。
第四类,价值投资。
价值投资资金,包括价值投资者,这次抄底3000点,也是主力军。
早在市场没有破3000的时候,就有部分价值派喊出了破3000点大举加仓的口号。
价值派大多知行合一,3000点以下抄底是大概率事件。
不过也有一部分的价值派,已经在3000点上方就满仓了,抄底资金并不多。
价值派也有部分会参与一些指数基金,包括一部分蓝筹个股买入。
底部区域,比如茅台等有些个股,还是出现比较明显的放量和挖坑现象的。
价值投资派的核心是仓位管理,他们在3000点以下补仓介入的资金,也是比较有限的。
价值派不流行大举抄底,而是流行边跌边买,他们不会放过低价的机会,都是会参与的。
第五类,量化资金。
不得不说,量化资金最近大举在入场,只不过很多投资者没有意识到。
因为量化资金的动静,市场接收到消息是相对比较慢的。
量化资金不赚抄底的钱,赚的是波动的钱,是超额收益。
但量化的实际收益,是指数收益+超额收益,也就是上涨的时候,量化资金的收益率也是更高的。
3000点附近,因为量化资金原本的收益率不错。
大量理性的投资者,还是选择了加仓量化,追求双重收益。
量化资金,虽说被誉为市场的羊毛党,但如果没有量化交易的高买低卖,市场的成交量会缩水很多。
量化在成熟市场都有很多的应用,到后期会演变成量化模型的对抗,这类资金比较冷血,也是市场中的杀手。
他们不热衷于抄底和逃顶,不主观,是市场散户的大杀器。
抄不抄底,其实不是特别的关键,这取决于每个人的交易模式。
但对于行情的方向把控,是非常关键的。
3000点以下没买到,那么3000点以上的机会,难不成就不把握了吗?
如何保证3000点以上的投资机会不错过,才是当下该思考的核心问题。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136994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