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系统,是指由相互关联的交易规则构成的完整规则体系。
由交易系统的定义可以看出:①一个交易系统至少应包括两条以上的交易规则。②这些规则应具有相互间的有机联系。③这个系统能完成至少一个完整的交易周期。
由交易系统的定义还可以看出,市场上的大多数投资人不使用任何交易系统。目前国内股票市场上的大多数投资人有三种基本的决策方式。第一种是由上市公司经营信息得出对企业经营状况的某种判断从而决定买进点。第二种是由根据对所谓“庄家”的动向而决定的买进点。第三种是根据股票的跌幅而决定的买进点。这三种方式的共同点是:①只有买入点的规定而没有卖出点的规定,因此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交易周期,即完成一个进场和出场的循环。②这种决策方式都具有某种主观随意性,因而不能称之为规则。上述三种交易方法,由于不符合交易系统的定义,因此都不是系统的交易方法。
交易系统大体上可分为下述几种类型。
1、以技术指标为基础设计的交易系统。
比如我们最熟悉的MA均线系统。选择两条均线,比如MA5和MA34,金叉时买入,死叉时卖出。这就构成了一个简单但是完整的交易系统——有明确的买点规定和卖点规定,有能力完成一个以上完整的买卖周期。
此处举一个反例。比如用相对强弱指标RSI设计一个交易系统:当RSI小于10买入,大于90卖出。这个交易系统则有严重的设计缺陷,因为如果用于中长线信号,RSI指标可能长期不能趋近于某一极值,从而得不到对应的操作信号,长期无法完成完整的买卖周期。
2、以数据统计分布模式为基础设计的交易系统。
这类交易系统的设计者一般都有很强的数学功底,有能力对市场数据作分布特征的统计研究。比如,有人对中国股市20年的开盘情况作了详细的统计,发现在上升波段中,股价隔天高开的情况超过50%。以此统计数据为基础,设计出了一套交易系统,专门在尾市临收盘前买入,第二天开盘就卖出,而且是全仓进出。经过长期交易之后,居然盈利颇丰。这个交易系统的投资理念,就是捕捉跳空开盘的利润空间,其使用的前提条件是股价处于波段上升趋势之中,反之就不操作。
3、以图形分析为基础的交易系统
图表分析和形态理论在技术分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使用的投资者也不计其数,因此不少交易者以图表分析和形态理论为基础设计交易系统。
比如,海龟交易法则就是以形态突破理论为基础设计的交易系统:突破20日高点买入,跌破10日低点则卖出,辅之以资金管理规则。虽然看起来简单,但它却是一个完整的交易系统。
此处举一个反例。比如按图形分析的W底反转为买入信号,按M顶反转为卖出信号。这是一个有严重缺陷的系统。因为某一信号不是必然发生。
4、以基本分析为基础设计的交易系统
比如,当P/E(股价,收益比率)小于某一值时为买入信号,当 P/E大于某一值时为卖出信号。或者当收益增长率大于某一值为买入信号,当收益增长率小于某一值为卖出信号。
无论这两种交易系统收益率如何,一般散户都很难坚持,因为这个交易系统需要很长的交易周期才有可能产生效益。
5、以心理分析为基础设计的交易系统
比如,当市场传言开始传播时进入市场;当市场传言被证实时离开市场。
由以上各种举例我们可以看出,交易系统的设计可以建立在各种不同的理论基础之上。上面的列举已经包括了技术分析派、学术分析派、基本分析派和心理分析派。
总之,交易系统的关键特点在于它的客观性和完整性。当根据任何一种理论形成的操作方法达到整体的客观性和整体的完整性时,它就已经成为了一个交易系统。
后记
在波涛四部曲的第三本书《证券投资理论与证券投资战略适用性分析》中,波涛博士在答读者问时,再次明确了“交易系统是个什么东西”。
交易系统是指交易规则体系的总成。交易系统有两种最基本的类型:一种是纯粹的技术交易系统,大部分的商业化的交易系统都属于此类。这种交易系统的骨架是数学公式;另一种是综合体系的交易系统,它是投资哲学思想、投资战略以及具体交易方法的集成。它以投资哲学思想为灵魂,以投资战略为指导,以交易规则为依据。波涛博士认为,真正能经得起长期实战考验的是第二类交易系统。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107626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