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分析方法,是证券期货投资分析的主要方法之一。
当前,国际证券期货投资界的四大主要分析流派是:①技术分析流派;②基本分析流派;③心理分析流派;④学术分析流派。这四大分析流派的对比分析在波涛博士的第三本书《证券投资理论与证券投资战略适用性分析》会详尽展开,此处不赘述。
技术分析流派,是其中最早形成系统化、理论化的分析流派之一。早期的技术分析方法形成,以18世纪中叶日本米市的蜡烛图为基础;而现代的技术分析方法,则以道氏理论为标志。
技术分析方法的基本特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对待市场的态度
投资人与投资市场的关系问题,是任何想获得投资成功的职业投资家所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对这一问题不能做出明确的回答,则无法据以确立投资哲学,从而无法确立相应的投资策略思想,因此,也无法建立适用的投资方法。
对技术分析流派而言,市场永远是对的。技术分析流派认为,任何能对市场产生影响的信息,其影响都立即反映到市场价格的相应调整之中。而任何不能对市场价格产生影响的信息,都是与市场波动无关的信息。在任何一个时点上的价格,都是反映各种市场力量相互作用并达到相对均衡状态的均衡价格。因为价格迅即反映着所有市场力量的所有信息,因此,市场永远是对的。如果市场参与者所得出的对市场状态的判断与市场价格所提示的市场状态不同,则只能是市场参与者判断错误。
在对待市场的态度问题上,基本分析流派的观点正好相反,认为市场永远是错的;心理分析流派认为市场有时候是对的,有时候是错的;而学术分析流派则对这个问题不置可否。此处不展开详细对比。
2、分析数据的来源
对技术分析流派而言,由于他们认为:①市场价格已包含着所有相关市场信息。②过去的价格变动包含着对未来价格变动的提示。因此,对技术分析流派而言,市场价格数据是惟一可靠的信息源。所以,技术分析流派的分析方法的主要特点,是侧重使用直接的市场数据。
在分析数据的来源上,与技术分析流派侧重使用市场内数据相反,基本分析流派侧重使用市场外数据;心理分析流派和学术分析流派则是内外兼顾。同样的,此处不展开详细对比。
技术分析流派始终强调市场数据是第一位的,是占主导地位的。如果从其他数据资源提取的信息与从直接市场数据提取的信息相矛盾,则技术分析派强调首先尊重市场数据。
技术分析流派的这种思维方式,有下列特点:
1)预见性——在市场的重大转折关头,技术分析流派有可能比基本分析流派更有预见性。【个人理解:历史上的大顶大底都是市场自己走出来的】
2)客观性——对重大国际经济政治事件的影响,技术分析流派的评估更趋于具有客观性。
纵观多次重大国际经济政治事件对全球市场的影响,波涛博士认为,在重大的市场变动面前密切关注市场本身的变化,往往比按照常规方法分析其事件的前因后果进而推导其可能的影响,更加可能达到客观性的评价结果。
3)独立性——在经济景气循环的转折点,技术分析流派的观察更趋于具有独立性。
绝大多数投资人都迷信所谓“权威”,例如“权威机构”、“权威人士”或“权威评论”等等。但是历史反复证明,在经济景气循环的重大转折点,这些所谓权威都会趋于陷入惯性思维的轨道,看不到经济和市场已经或即将发生逆转。在这种重大转折关头,技术分析流派的分析方法和手段同心理分析流派的方法和手段一样,具有更强的抵抗思维惯性的潜力。
历史已经反复证明,在景气循环的转折关头,几乎所有的所谓“权威”机构都趋于做出错的判断。而相关的统计数据与经济信息,从本质上也趋于诱导投资人做出同样错误的判断。因此,相对而言,从分析工具的理念和性能上看,技术分析流派和心理分析流派的分析方法更趋于具有独立性、客观性和反潮流的特征。
对技术分析流派而言,除了思维方式的预见性、客观性和独立性之外,其方法也有一个不容忽视的以下弱点:技术分析方法不容易把握事物发展过程中量变与质变之间度的界限。
技术分析方法的这一弱点与上述优点是伴生的。当技术分析流派的投资家达到具有预见性、客观性和独立性的某一结论时,他往往面临另一个重要的判断问题,即对上述判断的意义作出判断,也就是判断量与质的界定。对任何事物的发展而言,包括市场趋向的变化,都有一个从量变走向质变的过程。投资家必须判明量与质的关系问题,才可能作出明确的投资决策。
解决量与质的的界定的一个有效途径是采用系统交易方法。这也是作者所著《系统交易方法》的核心思想之一。
3、所作决策判断的本质特征
各个分析流派所形成的决策性判断,从本质特征上而言有显著差别。通过技术分析方法所达成的判断,从本质上而言,是一种“否定性”的判断;通过基本分析方法所达成的判断,从本质上而言,是一种“肯定性”的判断;心理分析流派所达成的判断,既可以是“肯定性”的,也可以是“否定性”的;而学术分析流派,不做判断,只做假设。
同样的,这里不展开详细对比论述,我们先来看技术分析流派的“否定性”判断怎么理解。
例如大家都不陌生的“移动均线金叉买入,死叉卖出”这样一个简单的交易系统,之所以赚少赔多,主要原因就是对技术分析方法所形成的的判断的本质问题不理解所造成的。
大多数人习惯两分法的思维模式,即事物“非此即彼”。而实际上,宇宙间万事万物都是以一种三分法的方式存在,即除了“彼”和“此”这两种形态之外,还有一种“非此非彼”的形态存在。
就拿股票的走势方向来说,除了上涨和下跌,还有一种“不涨不跌”的横盘形式存在。这一点是大多数人投资人没有深刻理解的,也是很多投资错误的根源。
前面提到的“金叉买入”,这种判断从本质上而言是一种“否定性”判断,即在一定概率水平上否定了市场的下跌方向。而当这一否定判断发生后,股票的走势方向还是有上涨和“不涨不跌”的横盘震荡以及可能概率较小的下跌(否定了市场下跌,并不意味着它不会下跌)三种方向。这就是为什么简单的“金叉买入、死叉卖出”的均线交易系统难以成为一个有效的赢利系统。
摊开来讲,所有建立在单一技术方法上的投资决策系统都难以成为赢利系统;另一个可以推导出来的结论是:同时使用的技术方法数量越多,整个投资决策系统的胜率越低。
4、投资规模实用性
从投资规模的实用性角度,我们需要了解:技术分析流派适用于战役、战术规模的投资;基本分析流派和学术分析流派适用于战略规模的投资(后者偏重于战略规模的研究);心理分析流派对投资规模没有限制。
无论大家认不认可,这里也间接说明了:刚起步的小资金可以学习价值投资的基本方法,但是不能无视技术分析方法的存在。从某种意义上,技术分析方法可以提高赚钱的效率。但同时,硬币的另一面是——也可以提高亏钱的效率。
5、投资风险控制能力
在投资实践中,风险控制能力的强弱表现为对风险定量能力的强弱。对风险不能做到有效的定量测量,则不能有效地控制风险。
技术分析流派决策判断的否定性质,有利于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因此具有很强的风险控制能力;相应地基本分析流派决策判断的肯定性质,导致其风险的定量模糊,因此风险控制能力较弱;学术分析流派遵循的是“风险分散化”原则,因为同样具有较强的风险控制能力;心理分析流派对风险判断的基本原则是根据对市场心理变化的把握,因此也具有较强的风险控制能力。
总之,技术分析流派在各主要分析流派中,从方法论上而言具有最强的投资风险控制能力。这是因为技术分析方法对投资风险的判定条件及数量规定,有着最严格的规则体系。
6、多重市场适应性
限于篇幅,直接给结论:技术分析流派具有最强的多重市场适应能力;基本分析流派对多重市场的适应能力最弱;心理分析流派有较强的适应力,但基于不同的心理测量体系仍有一定制约;学术分析流派由于存在的基础是美国等发达国家的金融体系和证券体系,对于其他国家市场来说,普遍存在条件不充分的限制条件。
至此,技术分析方法的特征,已经介绍完毕,还顺带和大家梳理了其他流派分析方法的特征。对于投资者来说,最重要的是深刻理解各流派分析方法论的原则和本质,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这样才能根据不同的市场条件加以创造性的应用。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107619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