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长投资战略是指以“增长性”公司的股票为投资对象的股票投资战略。
对于“增长性”的定义,首先,考察公司的时间标准通常不低于5年,而且是连续性增长。这就规定了增长性公司应当是业务稳步扩张的公司,而不是跳跃性扩张的公司。其次,规定了公司最低增长速率。一般增长性公司的增长速率通常要求高于通货膨胀率且不低于市场平均增长率,增长性公司的增长速率通常要求高于通货膨胀率15%以上。最后,规定了公司增长的动力来源——必须源自公司内部。这一规定从本质上区别了增长性公司和“扩张性”公司。另外,对增长性股票的收益率要求至少连续5年内保持15%-25%的复利水平。
基本分析流派里面的增长学派认为,按照传统的价值投资理论,投资人难以找到上述定义的增长性公司和增长性股票。正是在这一点上,增长投资理论对价值投资理论提出了挑战。
价值投资学派的理论要点在于测定投资对象的价值。为达到这一目标,不论价值学派使用什么样的分析手段,其最终的着眼点一定归结于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分析。
但是,在增长投资理论看来,价值投资理论的上述推理属于本末倒置或因果倒置。不是因为有了盈利能力才具有增长动力,而是因为有了增长动力才可能具有盈利能力。
因此,在增长投资理论家看来,关键不在于测评企业的盈利能力,而在于测评企业的增长动力。
也就是说,增长学派把研究的重心由对企业财务状况的研究转移到对企业增长能力的研究上了。对增长学派来说,他们更重视的是企业从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变动的轨迹和特征。相对于价值投资学派静态的分析方法,增长学派的分析方法是动态的。由于这一分析方法上的差异,对价值投资学派而言,他们所追求的投资目标只能是“买低卖高”,而不可能是任何其他目标。而对增长投资学派而言,他们所追求的投资目标不但可能是“买低卖高”,而且可能是“买高卖更高”。因此从方法论而言,增长投资学派的方法体系具有比价值投资学派更大的灵活性和更高的兼容性。
由以上分析原则出发,增长投资学派摒弃了以“价值评估”为核心的对企业投资价值的分析体系,进而建立起以“增长动力评估”为核心的对企业投资价值的分析体系。
在增长投资学派分析方法的基本思路中,企业的增长动力主要来自以下主要方面:①企业市场竞争力——主要看企业产品的创新能力;②企业的经营效率——主要看利润率的变动趋势;③企业的财务控制能力——主要看短中长期财务规划的平衡能力;④企业的资源配置能力——主要看企业对内外部资源的平衡和综合运用能力;⑤企业的营运氛围——主要看企业精神和团队精神面貌;⑥企业核心领导的素质——主要看核心领导的专业能力、人品素质、法律意识、职业道德等。
在增长投资分析中,最普遍性的错误是以“增长的主观概念”代替“增长分析”。市场上各种追热点,炒概念的投机炒作都是属于“增长的主观概念”范畴。“增长的主观概念”与“增长分析”的本质区别之一就在于两者分别带有完全不同的心理特征。前者是求同心理、也就是从众心理;后者是求异心理,着眼于得出与众不同的结论。
正是由于这种普遍性的错误存在,当投资人使用增长投资分析时,较之于使用价值投资分析,更容易丧失分析判断的独立性,从而更容易陷入股票市场投机热的盲目性之中。本质原因还是因为价值投资的投资原则只允许追求“买低卖高”,而增长投资的投资原则不但允许追求“买低卖高”,而且允许追求“买高卖更高”。投资人如果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与相当成熟的投资战略与策略,则不可能在实际投资活动中清醒地把握“买高卖更高”与投机狂热之间的差别,从而会相当轻易地陷入投机狂热的投资误区。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107602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