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不愿意承认,很多人来股市是为了寻求自我惩罚的

从表面上看,投资人来到股票市场投资的目标通常是为了赚钱。但是心理学家发现,相当多的投资人到股票市场投资的真实心理动机是为了达到自我惩罚的目的,也就是为了输钱

这些人或者由于物质欲的不满足,或者由于权力欲的不满足,或者由于价值欲的不满足,而到激烈竞争的投资市场寻求自我解脱,并进而表现为投资决策过程中的一系列心理障碍问题,例如投资人中常见的犹豫不决畏惧感,就不是靠默念下定决心,不怕牺牲能真正得以解决的,而必须寻找到深层次的心理欲念的症结所在。

很多投资人可能都有这种体会,某一股票经过长期的深度套牢以后,投资人终于感到忍无可忍,最终下决心割肉出局。在割肉出局的那一刻,投资人往往会有一种轻松感。这种轻松感,在心理学家看来,就是说明投资人由于某种心理障碍而来到投资市场寻求自我惩罚的征兆。而这种轻松感本质上是一种赎罪感

参考上文,尽管不愿意承认,但是在心理学家的眼里,我们当中很多人来股市确实就是为了寻求自我惩罚,就是为了输钱来的。

在前面《股票投资的3M系统你听说过吗?》一文中,我们提到过,本质上来说,投资是一个系统工程。正确分析只是成功投资的第一步。成功的投资不但需要正确的市场分析,而且需要正确的风险管理,正确的心理控制。这三者,被称为3M系统(MindMoney,Market)。而且,正确的心理控制是3M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

所以,本篇开始,我们进入心理分析流派——心理判断型投资战略的阅读共享。

投资心理分析流派是证券期货投资理论中的主要派别之一;但是多年来,证券期货投资中的主流理论学派却一直对投资心理分析采取忽视的态度。

对投资心理分析高度重视的少数投资者主要是若干资深的投资家。如凯恩斯、巴鲁赫(Baruch)、巴菲特(Buffett)、林奇(Lynch) 及索罗斯(Soros)等人

上述现象的产生其实并不奇怪。一个人如果完全缺乏对投资决策过程的亲身感受(例如投资分析家和投资理论家),或者对投资决策过程的感受不深(例如投资操作中的初学者),则很难理解投资心理分析对正确的投资决策的重要意义。这就好像初级的运动员往往主要关注技术训练,而顶尖的运动员往往更关注心理训练一样。

对投资者而言,心理分析主要分为两个方向,即对个体的心理分析和对市场的心理分析。个体心理分析的目标是解决投资者在投资决策过程中的心理障碍问题。市场心理分析目标是解决投资者对市场中其他投资人的心理活动特征的把握问题。

对于与证券期货投资有关的心理分析科学的发展,可参考下图。 

图片

在上图的个体心理分析一支中,弗洛伊德心理分析法,阿德瑞安心理分析法与弗朗科心理分析法,构成了心理分析中维也纳学派的三个主流学派。这三个分析学派既体现了历史的承续关系,又分别揭示了人类个体心理障碍不同层次与不同界域的可能病因。当投资人在投资决策过程中产生了心理障碍问题时,例如犹豫不决、冲动、畏惧,等等时,其原因往往是某一心理欲望与现实发生了冲突。而这种欲望及其冲突,投资人往往是难以自知的,因此,往往需要心理医生的帮助。

正如本文开头部分所讲投资者的自我惩罚征兆赎罪感如果投资者在投资决策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心理障碍问题,不通过适当的心理分析,往往很难找到其真正的病因所在进而找到根治的方法。这无疑将最终阻碍投资者在投资市场获得成功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107601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

(0)
股市刺客的头像股市刺客
上一篇 1天前
下一篇 1天前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