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问美国的成长股指数,大家都会说是纳斯达克;但是如果要问A股的成长股代表指数,好像答案不止一个?创业板指、科创50、北证50……它们到底有什么区别啊?
相信这个问题对不少投资者来说也是一个待解之谜,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揭揭秘。
定位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需要回到本源,那就是了解创业板、科创板和北交所这三者的区别。
严格来说,这三者并不属于同一层级。
北交所对应的是上交所和深交所,而科创板隶属于上交所,创业板隶属于深交所。
不过由于创业板、科创板和北交所的上市公司主要都是成长股,所以我们就放在一起进行讨论。
从定位上看,可以看出创业板、科创板和北交所之间的不同。

定位是主要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重点支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的企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关于北交所,有两个关键点是需要知道的:
第一,与创业板和科创板相比,北交所的上市公司处于更早发展阶段,规模也更小。
第二,北交所担任了一定的承上启下角色。下指的是对接新三板创新层,新三板创新层公司可以申请北交所上市。

资料来源: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官网
基本情况

大概清楚了创业板、科创板和北交所的差异之后,我们接着来看一下市场上常见的5个成长风格宽基指数的基本情况。
这些指数对投资者还算是比较友好的,从名称上就能够有个基本的认识,例如科创创业50指的是从科创板和创业板按照市值选前50名的股票组合而成,北证50指的是在北交所选规模大、流动性好的50只股票。
不过创业板指和创业板综这两个指数在名称上很相似,需要注意一下两者的不同。
创业板指作为主流指数之一,是最为我们所熟知的,指的是在创业板中选最具代表性的100只股票组合而成。
而创业板综的知名度弱多了,成份股是在创业板上市的所有股票,数量超过1300只。

资料来源:wind,日期截至2023-09-30
市值分布

由于科创创业50是同时在科创板和创业板里挑选规模大的50只股票,挑选范围更广,所以市值平均值和中位数都是最高的。
前面我们有介绍到,与创业板和科创板相比,北交所的上市公司处于更早发展阶段,规模也更小,从市值一项就能够一目了然。北证50指数的市值中位数仅为14亿,而科创50为363亿,创业板指为252.79亿。
可能有小伙伴会觉得奇怪:创业板成立时间不是更早吗?怎么创业板指的市值平均值跟中位数比科创50还要低?
原因在于创业板指成份股数量更多,有100只。相比科创50指数只挑选50只成份股,创业板指多出来的那50只成份股市值都偏小,有33只在100~199亿元范围内,有22只在200~299亿元范围内,拉低了整体水平。

基长整理了这5个成长风格宽基指数在不同市值范围的个股数量分布情况,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对比不同。

主要是让大家对创业板、科创板和北交所之间的差别有大概的了解,同时知道指数的基本情况。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106136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