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灵真是计算机之父吗?|Quantlab支持服务端发布策略(代码+数据)

AI量化

策略回测成功后,可以自行发布到服务器:

if st.button(label='发布策略'):
import requests,json,uuid
task_data = asdict(task)
from utils import mongo_utils
if task._id is None:
task._id = str(uuid.uuid4())
del task_data['_id']
mongo_utils.get_db()['tasks'].update_one({'_id': task._id},{'$set':task_data}, upsert=True)

图片

策略会于每天盘后自动更新数据后,运行:

图片

图片

读书

读艾萨克森的《创新者》,有所悟。

一项划时代的发明,基本上不是某一个天才的顿悟之作,而是全社会随机协作的结果。

牛顿的微积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贝尔的电话,冯.诺依曼的计算机等等,不可不认,他们完成最后的临门一脚,名垂千古实至名归。

但我们需要注意到,时势造英雄。——客观说,即便没有他们,这些也会出现,也许会晚一点罢了。

如果你熟悉科技史,你会发现,在这些发明突破之前,事后看,这个结论基本也“呼之欲出”了。

技术发展,有其内在逻辑和演化方向,就是说,特定的技术是一定会出现的。而特定的天才,在合适的时机,推动它向前。

一系列的微创新,加上天才的突破,把人类技术推向前一大步。

另一个更激动人心的结论是,并非这些突破都来自所谓天才的学者,很多就是实验室的工程师,尤其在现代,都是实际场景中遇到了问题,想办法解决,带来的突破。——比如现代电子计算机,说实话,图灵机只是一个思想实验,有或没有,工程上大家都会造出来。

这一点的启发是什么?

咱们做AI量化,或者搞大模型,其实离前沿很近,这就是意义。

做你喜欢且擅长的事情,没准“一不小心”带来历史性的突破!——calling(有召唤感)的目标和意义,之于人生非常重要。

吾日三省吾身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成长不可能发生的一瞬间。长期求索,顿悟是有可能的。但顿悟之后,仍然需要长期间的“在事上炼”。

很多同学希望拿到一个策略(圣杯),从此走人人生巅峰,这怎么可能?!

回看三~五年,反思总结;布局未来三~五年。

回看过去三~五年,从“1+1”的人生布局,进化到现在的“ABCZ”(人生计划之”ABCZ”)。从且战且退的无奈规划,到还可以努力一把的勇气。

Z计划基本落成,可以成为“时间的朋友”。

B计划稳步推进中,需要“平台化”,“管道化”。

外部环境也在变化,最近几年,技术圈最大的机会,甚至可以说未来也是——就是大模型为代表的AGI落径。

它将颠覆多数行业,重组,洗牌,这是普通人的机会。

这应该会是C计划很好的出发点,同步可以很好的反哺育A计划。

量化,AI(agents),写作(阅读),英语(口语)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103376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

(0)
股市刺客的头像股市刺客
上一篇 2024 年 7 月 29 日
下一篇 2024 年 7 月 29 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