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会感觉痛苦?心理的痛苦来源于现实与期望值之间的落差,落差越大痛苦越大。
期望值是指你能实现目标的心理预估概率大小,比如很多人都有要成为世界首富的想法,但没有实现也不会给他带来多少痛苦,因为他对这个目标的期望值极低;期望值一般由环境决定,大脑会自动选择一些和自身具有可比性的参照物来衡量,这个过程是在不知不觉发生的。
亏钱了就一定会痛苦?不一定,在大盘暴跌的环境下,他对赚钱的期望值会降低,所以不会产生多少落差,也不会带来多少痛苦。同理赚钱了也不一定会高兴,如果自选股全部涨停而他只涨了两个点,这种环境决定了他的期望值会很高,赚的这点钱低于期望值,所以也会带来痛苦。
有些情况下期望值会很高,比如因为某种原因错失了目标股,而目标股大涨,此时你达成目标的心理概率接近于 100%,就会产生极大的落差值。
——退学炒股
退学炒股对股市痛苦根源的剖析,触及到行为金融学的核心矛盾。能否有一套克服负面情绪的认知框架:
你排队买奶茶,突然有人插队到你前面,你会生气 —— 因为现实(被插队)和期望(公平排队)有落差。
股市同理:
- 买套时:原本以为股价会涨,结果被套住(现实<期望)
- 卖飞时:卖早了没赚到更多,别人却在继续赚钱(现实<期望)
关键结论:痛苦 = 现实结果 – 内心期望
(比如你预期赚 20%,实际赚 5% → 痛苦;预期亏 30%,实际亏 10% → 反而开心)
二、如何降低痛苦?调整你的 “心理秤”
- 别和别人比(参照物错位)
→ 例子:同事买的股票涨停,你买的只涨 3%。但他可能投入了全部积蓄,而你只用零花钱试水。
→ 解决:只和自己的投资目标比(比如年化 15%),而不是看别人账户数字。 - 拉长时间看(短期变长期)
→ 例子:今天买的股票亏了 5%,但如果你原本计划持有 1 年,这点波动就像大海里的浪花。
→ 解决:把 “今天亏了多少” 改成 “今年赚了多少”,痛苦感会大幅下降。 - 提前定规则(减少意外)
→ 例子:提前设定 “跌到 10% 就止损”,当真正跌到止损位时,你不会痛苦,反而会觉得 “按计划执行了”。
→ 解决:用 “机械规则” 代替 “主观判断”,比如设定止盈点(赚 20% 卖一半)、止损点(亏 10% 全卖)。
三、买套了怎么办?试试 “阿 Q 精神”
- 假装自己是大股东:
想象你买了这家公司 1% 的股份(虽然实际可能只买了一手),大股东会因为股价短期波动就慌吗?他们更关心公司长期发展。 - 反向计算:
如果现在再给你一次机会,你还会用同样价格买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说明你的判断没错,只是市场暂时不认可。 - 设置 “后悔药” 机制:
比如每次买入后,强制留 10% 现金,当股价继续下跌时,可以用这部分钱补仓,降低成本。
四、卖飞了怎么办?记住 “吃鱼法则”
- 接受自己只能赚 “鱼身”:
鱼头(启动前)和鱼尾(最后疯狂)很难吃到,能吃到鱼身(中间主升浪)已经很成功了。 - 用 “卖飞奖励” 安慰自己:
把卖飞的盈利想象成 “意外奖金”,比如你卖在 10 元,后来涨到 15 元,就当自己本来只能赚 5 元,现在已经提前落袋为安。 - 建立 “卖飞清单”:
记录那些卖飞的股票,分析它们后来下跌的案例,你会发现很多 “卖飞” 其实避免了更大的亏损。
五、日常训练:打造 “情绪免疫力”
- 每日期望记录:
开盘前写下 “今天预期赚 / 亏多少”,收盘后对比实际结果,持续 1 个月,你会发现自己的预测往往不准确。 - 10 秒暂停法:
想冲动交易时,立刻深呼吸 10 次(吸气 4 秒 – 憋气 4 秒 – 呼气 6 秒),这能让大脑从 “情绪脑” 切换回 “理性脑”。 - 写 “情绪日记”:
每次大亏 / 卖飞后,写下当时的具体想法(比如 “我觉得它肯定会涨”),过一周再看,你会发现很多判断是错误的。
期望调低不攀比,规则提前定仔细;买套就当大股东,卖飞只怪鱼太滑;每日练习养心态,股市才能笑哈哈!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962931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