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出后第二天就大涨,卖了就大涨,是不是卖错了?或者没卖,结果来回坐电梯,类似的经历,会不会让你耿耿于怀?如何卖好,是投资的难题之一,今天聊聊,我对卖出的一些看法。
从人性的角度来讲,卖的难度是买入的2倍。买入只需要克服恐惧心理,而卖出除了需要克服恐惧心理之外,还需要克服贪婪心。
从技术层面来说,只要买入价低于内在价值,至于是8折买入还是7折买入,稍作统计就可以做出决定。而卖出则不然,因为上涨没顶。有的涨了60%,有的涨了300%,泡沫末破裂前,很难知道会能吹多大。
曾经,我想着去找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法。但最终只能接受没有完美的投资方法,只有经过衡量后能接受的方法。也许不完美才能有效吧,因为,一旦真有了完美的投资方法,最终必然趋同,所有人都会选择同样的方式。从而使得方法的失效。
而不完美的选项则可以有很多,每个人的性格,学识,经历,甚至资金量的大小都可以影响最终的选择,从而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没有完美的卖出方法,只有适合自己的,自己能够明确优缺点,并能坦然接受不完美的缺点,就属于是好的方法。
废话不多说,下面聊聊我的选择。
一:牛市高估卖,熊市正常卖。
根据我统计的结果看,牛市上涨趋势中,很多个股都能获得比较高的估值水平,只要基本面情况正常,不需要良好,就能得到高估的机会。从概率上来说,高估卖出胜算很大。而在熊市的下跌趋势中,大部分股票的估值都处于低估状态,即使有利好消息驱动,大部分情况下,股价也只能得到合理估值,很难出现高估的情况。从而使得高估卖出成为小概率事件。根据这个现象,就有了第一个卖出条件,牛市高估卖,熊市正常卖。
相对于低估买入,高估卖出的方式而言,合理价格卖出的方式有可能会放走未来十几倍的大白马,同时,也需要更大的工作量以搜寻更多的潜在标的。另外,还多了需要额外研判市场情况,增加了潜在犯错的可能。但是,在熊长牛短的A股,熊市合理估值卖出,更具备可操作性。
二:基本面发生重大变化
基本面的重大变化由多方面的因素形成。如果是政策性的,需要看是战略性的还是战术性的调整,战术性的可以不预理会或者利用,战略性、方向的政策只能顺应。如果行业竞争带来的变化,需要考虑是否侵蚀公司的护城河,还需要看公司是否具备独特性的竞争力,能否在竞争中有胜算。
在我国,还有一个很重要,但很少被人提及的因素——创始人退出。不管是主动退出还是被动退出,最终的影响都是偏负面。比如我比较熟悉的浙江美大,在创始人在位期间,浙江美大在集成灶行业属于一枝独秀的存在,营收是第二名2倍。而自二代接班之后,被火星人一步步逼近并最终超越,丢失了龙头地位。另一家众所周知的民企——娃哈哈集团,今年年初创始人宗庆因病逝世后,高层博弈激烈,接班人至今尚未站稳脚跟。
可见,创始人问题,在国内非国企中是核心的重要的因素。接班人少见能比创始人做得更好,无论是后辈接班还是职业经理人接班,均不例外。
三:发现更好的机会
这种情况涉及到换股,更要谨慎决定。新目标具有更好的成长性或者更好的盈利能力,或者更强的确定性,这时候可以换股。一般而言,新标预期收益起码要有超过原来持股30%以上的预期收益,才能考虑换股。
就我个人而言,极少触发这个条件,几年才有一次,而上一次还是19年用华东医药换到了东方雨虹。虽然,雨虹的表现非常优秀,但华东医药的表现也不错,20年从15块涨到52块,难言对错。
换股属于好换成更好,与卖出后马上买并不一样,虽然行为一样,但实质不一样,这点要注意区别。
在3个卖出条件中,除了第一种情形外,第二种和第三种情况,都涉及复杂的判断,可见老话说的没错:会买的是徒弟,会卖的才是师傅。
要想卖得好,更需要提前做好规划,形成体系,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优化、迭代。
今天抛砖引玉聊了三个卖出条件的设定,如果觉得不错,那就点个赞支持一下吧!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738561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