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散户是这个市场很庞大但又很弱势的群体,也许乍一看,会觉得这句话有点儿矛盾,但细品品,就会发现这是“真理”。散户虽然在数量上占有绝对优势,据统计,我国股民开户量早已突破一亿大关,但这里的数量却不能代表力量,由于散户决断较为独立,个体资金量小,基本没有什么凝聚力,很难与庄家抗衡,再加上庄家占有“天时、地利、人和”(即信息来源广、分析能力强、资金力集中)等多方面优势,散户要想看破庄家的诡计,战胜庄家,认清游戏规则必不可少。
首先,散户要认清敌我,看清在这场战役里谁才是你的对手。股市这个战场远比三国里的陷阱计谋更加变幻莫测,比世界大战的场面更加震人心魄,你只有怀揣更高明的谋略,保持更理智平和的心态才能赢取最后的胜利。不要被庄家开始给的一点儿甜头就蒙蔽了双眼,成为了为他买单的人。
其次,要了解股市是一个“零和”游戏场,它是很残酷的,必须厮杀,没有双赢。“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绝对是对这个市场的真切理解。你身在其中,要洞察周围的一切情况,对信息和政策绝不能掉以轻心,要有大局观和趋势感,动作要快,万不能优柔寡断。在这个战场中,你不要害怕“树敌”,因为他们不一定正确,在别人疯狂的买入时你卖出不一定是坏事,在别人慌乱卖出时你卖出也不一定是好事。
最后,股民们要明白一个问题:其实买股票就是一场“击鼓传花”的游戏,在游戏中,你分不清人们是在抢花还是抛花,但你必须知道,谁都不想成为最后那个接到花的人。
股票中永胜的方法必须是求败,只有找到败原因和形式,然后排除了永败的可能就会得到永胜,价格是千变万化的,当然就没有固定不变的价格规律。
所以我们不可能找到永远都能赚钱,永远都有效的赚钱的方法和模式,但我们完全可以找到一种败的模式。
1、我们可以找到不败的方式,我们可以通过败中取胜,我们在一生的交易生涯中只有排除了永败。
才会取得永胜,排除不了永败,那我们的胜只是暂时的短暂的,而在交易时,排除败的方。
可以是用不变的模式对应万变变化,用固定的模式加上“度”来对应千变万化的市场,用“度”来框定败的范围,只有有效的框定了败的范围,我们才会得到永胜,价格是千变万化的,不变才可怕。
只有变化越多,我们胜的机会就越多,我们败的机会就越少,出现我们败的特性就越少,我们要做的就是控制好“度”,排除了永败的可能,剩下的就是永胜,这是我们投机生涯中一生的成功。
2、一通百通,在平时我们的交易模式中,很好解释的东西就是固化止损,让利润奔跑,就是以不变的模式对应万变的市场。
股票的万变可以表现在波长上,也就是说波长是无限的,表现在行情上就是小行情中行情大行情等等,无限级别,而我们没有办法去测定未来行情的级别,就好像我们没办法绝对预测未来行情的走势一样,无法预测未来的天气一样。
但我们可以固化亏损的级别,当我们使用的方法中因设定波幅而触发止损级别与现有市场走势相一致时,我们就会不断止损,这就是追踪趋势的交易法,在特定级别的盘整行情会不断止损的原因。
但价格是万变的,不可能总是在一个级别的波幅上来回运转,总会出现任意的波幅,也就是说让你亏损的波幅是有限的,而让你赢利的波幅是无限的,
我们只要遵循一些规则,我们的交易就会做到正期望,我们永胜的方法,就是怎么样保持不败,而保持不败的方法,只有在败的形式中去找,我们有用限的资金对抗败的形式,
唯一的那就是“度”,也就是说在一生的交易生涯只要正确掌握了“度”,并严格执行固定的模型就可以对抗万变的市场,做到永胜
在一些赚钱的交易模式中,过去我们只知其方法,不知其理,只有知其理才能更深入。
看看内容,是一生中的永胜,而永胜的条件是“度”的把握。
3、找到输的形式才找到赚钱的理论和方法,从这个当中推断到一种交易模式是正确的,是有理论依据的,至于什么方法,不便多说。
察势,待时做到永不败,除了鸿头高照一生中都有运气以外,还有一个那就是天才的人。
经典K线战法铁则:锤子线买进,上吊线卖出
“锤子线”与“上吊线”解释
1、“锤子线”锤子线是指K线形态象一把锤子,下影线很长,没有或只有很短、可以忽略不计的上影线,开盘价和收盘价价位很接近,看上去就象锤子形状。锤子线又分为锤子线和倒锤子线。倒锤子线是指倒过来的锤子线,不像前者是锤头在上,锤柄在下;而是锤头在下,锤柄在上,上影线很长,没有下影线或只有很短、可以忽略不计的下影线。锤子线的形态特征:出现在下跌途中,小实体在K线的顶部,实体颜色(红、绿)无所谓;下影线的长度应该比实体的长度长得多,一般认为下影线应是实体的两倍以上。(如图)

2、“上吊线”上吊线是极为常见的K线形态之一,从字面上看就给人一种阴森可怕感觉,在实战中常常利用它来制造一些恐怖气氛,以达到某种目的,因此熟悉上吊线的特征和内涵对操作股票有一定的意义。 所谓上吊线,顾名思义,就是形状酷似上吊样子的K线。它表示一个交易日里股价低开或平开,然后盘不断振荡下挫,只到收盘时才将股价拉起,停在高位留下一根长长的下阴线。一般是见顶的信号。上吊线出现时,后市往往看淡。上吊线的形态特征:出现在上升途中,小实体在K线的顶部,实体颜色(红、绿)无所谓;下影线的长度应该比实体的长度长得多,一般认为下影线应是实体的两倍以上。(如图)

3、锤子线与上吊线相同之处实体处于整个价格区间的上端;下影线的长度至少达到实体高度的2-3倍;没有上影线,即使有上影线,其长度也极短;在快速运动后出现的锤子线或上吊线,一般需要后K线来验证。4、锤子线与上吊线区别锤子线与上吊线本身是一种图形,只是出现的位置不同而叫法不同;锤子线一般出现在股价经过一段时间的下跌,要有一定的跌幅,即是阶段循环底部,叫锤子线;上吊线出现在股价经过一段时间的上涨有一定的涨幅相对的高位,称为上吊线。在看涨的锤子线实体是白色其意义更坚挺,在看跌的上吊线实体是黑色其意义更坚挺;判断锤子线之前必定有一段下降趋势,上吊线必须出现在一段上升趋势之后;在双锤子线中,其收盘价应该一个比一个更高,在双上吊线中,其收盘价应该一个比一个更低;在大阴线后出现的锤子线或大阳线出现的上吊线,一般都需要后K线的验证才能构成反转形态。
锤子线与上吊线形态原理
1、锤子线:市场在做空一段时间后,价格不断下跌,卖方力量逐步消耗,而买方力量慢慢积聚,在某一交易日,价格大幅下跌,但底部此时以明显呈现极强的吸纳愿望,有买家大力将价格上推,一直达到当天最高收市或是接近最高收市价位收市。锤子线,一般处于下跌势中,表明市场可能见底,如果当天收市价高于开市价(红色锤子线),对于买方更是利好标志。
2、上吊线:市场在屡屡做多后,买卖双方力量达到平衡,在一个交易日内,多方努力将价格上推,创出当天新高后,并无心维持高位,价格大幅下跌,卖方力量势不可挡,多日来卖方被压制的能量瞬间释放,价格大力下挫,但当天收市价仍处于较高位置,接近最高价,形成实体部分相当小。上吊线,一般处于上扬市中,表明市场可能见顶,阴线比阳线效果更好。
锤子线与上吊线操作策略
1、首先应判断其是否可靠,是否为反转形态。可以根据上面的形态特征加以分析,还需要观看第2天走势是否配合反转,不可盲目建重仓进场,可以当日建轻仓(比如 1/10 仓或更小等)试探,注意设好止损位。
2、上吊线看跌信号的确立,还应谨慎看其是在市场顶部,还是中继指标。如果上吊线的实体与次日的开市价之间向下的缺口越大,那么构成市场顶部的可能就越大。在收出上吊线后是一根大阴线,这就进一步验证了上吊线,投资者可随后逐步建立空仓。
3 、形成顶与底后,其后市有可能出现反抽,即价格再度试探锤子线底部,只要不破最低位,锤子线见底形态依然有效。
4、连续两天出现上吊线必须卖出;连续两天出现锤子线可以买进。
5、出现上吊线以后开盘没有站上收盘价或30分钟没能收回,激进的可以卖出;稳健的等到收盘前看有没有站在上吊线的收盘价,如果没有站在上吊线收盘价则卖出,如果站上不卖。
6、如果第二天开盘价站在上吊线的收盘价,上吊线失去意义,看后期走势决定买与不卖。
锤子线与上吊线案例说明



锤子线与上吊线注意事项:
这两种K线形态,都既可以是看涨的,也可以是看跌的。在使用这两种图线时,首先要确定在它之前确实是有一段上涨或下跌的行情,而这两种图线又分别位于这段趋势的最高点或最低点。在这两种图线出现后,最好是等待下根K线的确认。
比如说,在日线图上,上吊线的次日,市场开盘在较低的水平,上吊线的实体与上吊线次日的开市价之间向下的缺口越大,那么上吊线就越有可能构成市场的顶部,在上吊线之后,如果市场形成了一个绿色的实体,并且它的收市价低于上吊线的收市价,那么这根阴线就可以做为趋势反转的确认。锤子线的方向则与它相反。
上吊线判断顶部
上吊线也常常会出现在主力盘中震荡洗盘的时候,而判断顶部形态的上吊线和整理形态的上吊线通常可用以下两点进行区分:
1、上吊线出现的位置。如果股价在高位出现上吊线形态,则形成顶部的可能性较大;相反,如果股价刚脱离底部,则其成为整理形态的可能性较大。
2、上吊线形成时的成交量。如果上吊线伴有巨大的成交量,尤其是出现近期天量的时候,投资者要特别警惕股价可能会出现单日反转。相反,如果上吊线形成时,成交量大幅萎缩,投资者应等待出现另一个确认信号,以免落入陷阱。
有没有提高追涨停成功率的方法?
有,而且很多,所有方法关心的都是两个核心要素:动力+空间。
动力,指股票涨停的力度强不强,我们追涨停股,本质上追的是股票涨停之后继续涨的惯性,动力强的股票,涨的惯性才大。
空间,指股票涨停之后上方的空间大不大,空间大,阻力小,接下来继续涨的可能性才高。
这两个是可以追涨停股的充分必要条件,缺一不可,像下边这只股票,涨停动力很足,强势放量,但是直接顶到压力位,没有空间,追涨就套。

怎么判断股票上涨的动力足不足呢?
本质是判断股票涨停有没有足够多的跟风盘,主力可以拉出第一个涨停,但后续股票还想涨,必须有跟风盘形成统一看涨的效应,独角戏,唱不下去。
很多人习惯从成交量的角度判断股票跟风盘,这个思路没毛病,巨量涨停,说明不管有多少人卖都有资金愿意买,确实是上涨力度强的表现。
比如下面这只股票,放量涨停,引发了巨大的跟风盘效应,之后股价在巨量资金的推动下再次大涨。

当然,光靠成交量判断股票的涨停力度是远远不够的。
如果把股票比做一辆汽车,趋势就是方向,而成交量就是油门,上涨趋势中涨停放量,往往会起到推动上涨的作用,下跌趋势中涨停放量,有些时候反而是高位砸盘的信号。
于是,就用到股票趋势了,做为我们判断涨停股是不是有动力的另一个标准。
上涨趋势的股票,如果出现放量涨停,很容易吸引更多的跟风盘,股价在涨停后继续上攻的动力就会更充足。
比如这只股票,本身就是上涨趋势,出现放量涨停,相当于给上涨趋势踩油门加档,接下来一飞冲天了。
看到这你可能会质疑,分分钟找出那些上涨趋势的股票放量涨停然后崩盘的例子,或者下跌趋势的股票,放量涨停之后继续涨的例子。
没错,会有这样的情况,但你要记住,我们追涨停股,买的是大概率,只要大概率成功的策略,就是可行的策略,不能因为某些个例,而否定整体。
简单总结一下,追涨停股,本质是判断股票涨停之后继续上涨的概率有多大。
所以,先要看涨停的动力是不是充足,观察股票的趋势和涨停成交量,上涨趋势,股票放量,说明上涨动力充足。
补充两条:
1、上涨趋势,可以通过均线来判定,中长期均线向上,股票的趋势就是向上。
2、一字板涨停虽然缩量,但这是最强的涨停形态。
解决了动力的问题,紧接着我们解决空间的问题。
股票如果想涨,必须有足够的空间来让它涨,如果上边压力重重,就很容易出现涨停之后冲高回落的走势。
原理很简单,就像一个会轻功的大师,即便他起跳的力度再强,但头上三尺就是房顶,那他也飞不了多高。
就像下面这只股票,动力很足,但是没有空间,一个涨停直接顶到压力线,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判断股票的上涨空间,主要是看有没有突破一些重要的压力,主要分成三类:
1、中期均线:这是天然的压力线。
2、下降压力线:高点连线形成的压制。
3、前期高点:创出新高,上方一片坦途。
这几个类型都很简单,我就不展开讲了,我们直接看几个案例。
第一个是股票涨停突破中期均线的情况,上方空间打开,股票持续上涨,这时候你追涨停的成功率会很高。

第二个是股票涨停突破下降压力线的情况,同样也是上方空间打开,之后股票持续上涨,追涨停成功。

第三个是股票以涨停的方式创新高,强势打开上方空间,这也是非常典型的可追的涨停股类型。

最终总结一下。
追涨停股,我们需要考量两个核心要素,涨停的动力,上方的空间。
涨停的动力,我们通过成交量和股票趋势来分析;
上方的空间,我们通过三个角度来判断空间大小。
这就是涨停股能不能追的全套思路,很简单,通过这套思路能够极大提高追涨停股的成功率。
但是要注意,不可能有100%成功率的方法,我们博取的永远是概率,所以使用任何方法选股,严格的止盈止损纪律必不可少。
那么交易成功最需要的究竟是什么?交易系统?资金管理?还是……?
在经历各种交易实战的此起彼伏后,我们交易员也许会开始思考一些关键问题。这是一个好的开始,也是一个必由之路。那么对于交易成功而言,究竟最重要的是什么呢?有的人说是交易系统,有的人说是资金管理,也有其他的答案,必然还有人会把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如分析师、投资顾问甚至所谓的喊单老师。
说到这里南行知忍不住想插一句:自己不靠谱的时候,未必别人就一定靠谱。交易这件事要么努力自学自己上,要么运气好想办法找一名超级交易员为你上。对自己或对他人半信半疑的时候最容易吃到败仗。
言归正传,在交易的时候到底什么最重要?南行知的答案是交易员本身。因为在交易的世界里,既没有最好的交易系统,也没有最好的资金管理方案,但有一个最重要的存在,那就是交易员本身。
每一个交易员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有的交易员沉默寡言而逻辑严谨;有的交易员爱好社交而反应迅速。有的交易员喜欢在市场上快进快出、及时获益;有的交易员却喜欢耐性等待、沉着伏击。这不仅与每个人不同的思维方式有关,更与每个人不同的性格与处事风格有关。如果说字能反映人的性格,那么交易风格更能反映交易员的处事态度。
交易系统重要吗,当然重要;资金管理重要吗,当然也重要。在我们交易员起步与成长的时候,一套不错的交易系统可以锻炼我们的执行力、耐性以及盘感,会让我们对交易变得理性与严谨。与此同时,一套适合我们的资金管理方法可以为我们的学习与成长之路保驾护航,不至于过早的市场里面走向死亡。
如果刚开始的时候没有交易系统,大部分交易员都会依赖“盘感”在期货市场里冲杀,殊不知没有大量实战交易的盘感与自欺欺人又有何异?同样,如果起步的时候不懂资金管理,杠杆用的风生水起,频繁交易、重仓交易,也必然会加速自己交易生涯的终结。
然而,有这两样武器的交易员还不具备迈向成功的能力。交易员还得带上自己,找到真正的自己,轻装上阵、披荆斩棘。
很多交易者也许都会经历同样的阶段:先是依照感觉盲目的进场,再然后开始寻找万能的指标,最后会尝试寻找一整套交易策略。很多人从此可能会走上康庄大道,但也有的人可能对未来依然充满着迷茫?试问: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是否遗漏了什么?
我们一路探索,寻找万能的指标,寻找完整的交易策略,甚至寻找所谓的导师,然而我们却从来没有好好分析过自己。
趋势跟踪类的系统能盈利吗?能!
震荡摆动型的交易系统能盈利吗?也能!
带有趋势过滤的震荡摆动型交易系统能盈利吗?当然能!
那为何我们一直还在亏?
试问我们有认真执行吗?
试问在使用趋势跟踪策略的时候,我们能忍住浮盈回撤的痛苦吗?
试问在使用震荡摆动型策略的时候,我们能禁受盈利的诱惑,及时落袋为安吗?
试问在使用带有趋势过滤的震荡摆动型交易策略的时候,我们能接受错过大行情的遗憾吗?
问题的根源就在我们交易员本身。趋势跟踪需要耐性,但我们可能是一个活泼好动的人;震荡摆动需要敏捷迅速,而我们可能有点反应迟钝;增加过滤需要懂得等待,而我们可能害怕错过。
总有符合我们的一种交易策略与交易风格,在向外探求的时候,也请不要忘了随时问问自己:自己到底是什么样的性格,到底适合什么样的操作风格?
也许你曾听说过某位大妈持有股票达两三年,赚了百分之几百;也许你听说过某位日内炒手每天进出近百次,每年能赚200%;也许你还听说过某某机构采用高频量化策略,半年就赚1000%。希望你不要羡慕,因为我们的个性、所处的环境以及所拥有的资源并不相同。
也许当你有了像那位大妈一样的闲置资金的时候,你也有机会取得同样的成果;也许当你有过那位炒手曾经的磨练时,你也有机会获此能力;也许当你有了像某某机构那种团队与设备的时候,你也有机会做出那样的成果。
所以在不断探索交易之道的时候,多回头看看自己,成功可能来源于自己!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576075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