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盈利的方式很多种,有做趋势的,波段包含在趋势里,不同级别周期而已,有做日内炒单的,有喜欢做震荡区间的。。。任何一种方式做好了都能赚钱,每一个体系里市面上都有熟悉透规则并利用规则赚钱的大神。这里就趋势方式做个拆解,盈利的核心都一样,利差!不同手段而已
1.趋势–用什么样的方式去评判和衡量趋势出来,是上还是下,借助工具,有明确的量化标准。过了某个点走势脱离震荡,趋势开始诞生
2.进场,趋势有了,后面就是针对趋势行情进场。这里可以细化行情,降低一个周期去寻找进场点。首先趋势一旦出来,大概率会延续,行情生长的过程里,不太容易有明确的进场点出来,信号的进场点出来,可能已经走出去很远了,或者说犀利的行情,一波流已经到头了,意义不大。另外一个,降低一个级别,能在趋势行情里,找到明确精准的进场点,试错的成本相对会小很多。
3.平仓,这里的平仓分为止损和止盈。平掉原有的仓位,结束这一笔交易!系统内坚定持仓,无惧调整。离场信号出现,坚决离场。这就要求操作前,有一个明确的可量化的操作系统,换句话说,有一个明确指导进场和离场的条件,如同红绿灯,触发了就行动。红灯亮了,停下来等待,绿灯亮了,走起。信号系统也是一样,出现了买入信号买入,出现了卖出就卖出,该进进,该出的时候出。
系统只要是正向收益的都可以,无所谓是裸K突破,趋势线突破,123或者2B法则,或者是技术指标均线,macd,kdj。。。。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或者自己用着顺手的,都行。《通向财务自由之路》里面系统的那一节,列举了几个人,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交易方式,都不影响他们赚钱,说明交易用什么样子的系统在交易里不是最重要的核心,工具而已!
4.资金管理,一直以来都是被交易界列为交易里天字号法则,足见其重要性。但是在我目前的理解里,保证不死,赚的时候能多赚点,亏的时候少亏点就是属于个人最优的资金管理方式。我个人比较崇尚场外被动管理,假设我有100W计划用来交易,一直以来我有一个难以克服的交易问题,喜欢满仓干,总喜欢把行情预期的比较远,每一个走出来的行情都习惯性猛干。以至于前面好多年里收益一直不稳,资金曲线上蹿下跳,大赚大亏,但是不影响我对于交易的判断和操作,只是和大多数人通常认识里的不一样而已。当然总被“大神们”笑话,然后过来再指导教育一番。其实总的交易下来资金曲线是向上的,所以无所谓。所以后来我为了降低意外情况导致的风险,适应这个所谓的问题,即不改变原有的模式,又能适合自己的的交易方式满仓干(因为那是性格,很难改的。不和人性做对抗),采用了降低可用资金的方式,我每次就放进来20W,每次依然满仓,赚到一定程度出金,爆仓亏了入金!和大神们的20%的仓位有哪里不一样呢,但这完全没有违背我的交易习惯。所以对于资金管理的方式,仁者见仁!可以最大持仓一定比例,可以满仓交易,可以试仓盈利加仓亏损减仓。。。!
5.执行,知行合一,执行的一致性,虽然在前面的几年里,一直苦恼这个问题,但不影响我一直以来都觉得这是个伪命题。在过去几年的交易生涯里,从最开始都明白,有系统,照着做,很快就能盈利。入行的时候看了几本书,觉得均线是最简单的指标,就用均线好了,然后一直顺着均线系统在适应,改造,升级,优化。想到了一种方式,就会去不停地试,任何系统都有适应的行情和不适应的行情,均线是一个趋势性指标,震荡期间,完美失灵。于是在失灵的情况下就会想办法保持精准,这本身就犯了改变原有事物规律的错误,没有想着去适应,而是想的都是细化,改变。于是从交叉,到老鸭头,到空中加油,到大小周期转化,到别的指标辅助配合。。翻来覆去都在这个怪圈里转悠了好多年才走出来,才明白,自己要求的不是交易,是行业学术研究,一定要追求一个不存在的确切答案。其实就是自己对于系统的了解不够,没有做到具体的可量化,操作上存在缺陷,又不能坦然地接受系统不完美导致的亏损,才导致无论怎么改变,都脱离不了怪圈。
放下降准,学会适应,简单就行了, 于是轻易就迈过去了这个瓶颈。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553690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