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关于买人与卖出到底谁更重要的问题,学术界一直争论不休。其实问题很明显,没有买入是不可能有卖出的。买入要考虑的问题是:
时——什么时间买;
空——什么价位买;
形——出现什么形态买;
质——买什么样的股票。
而卖出股票则相对简单:
时——什么时间卖;
空——什么价位卖;
形—出现什么形态卖。
正如前面所讲到的,什么时间买?在价值低估的底部区域黄金谷买;
什么价位买?在黄金谷的时间区域支撑位买;
出现什么形态买?在黄金谷时间区域出现底部形态突破颈线位和回抽颈线位不破时买;
买什么样的股票?买具有投资价值的优质股票。
简单地说,就是在关键区域关键位置出现关键形态突破颈线位和不破颈线位时,买入优质股票。
什么时间卖?在价值高估的顶部火焰山区域卖;
什么价位卖?在火焰山区域阻力位卖;
出现什么形态卖?在火焰山区域出现顶部形态跌破颈线位和反抽颈线位不过时卖。
简单地说,就是在关键区域关键位置出现关键形态跌破颈线位和不过颈线位时卖出。到这里,对于卖出来说,任务就完结了。卖出,只能卖手中持有的股票,没有选择的问题了。
以上可以看到:买入比卖出多了一个“质”,要解决这个“质”,就要下点功夫来选股。几乎所有投资大师都倾尽全力对上市公司股票的质量进行不懈的研究,形成各种不同的选股系统。巴菲特“选股如选妻”,致力于购买那些“伟大的公司”,一旦在价值低估区域买人,就长期持有。彼得·林奇钟情于成长型上市公司的股票,醉心于挖掘tenbagger(10倍股)。威廉·欧奈尔既重视上市公司的成长性,也热衷于发现那些具有启动形态的股票。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525280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