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市场的三条公理及其推论

股票市场的三条公理及其推论

公理,是指依据人类理性的不证自明的基本事实,或经过人类长期反复实践的考验,不需要再加证明的基本命题。

公理一:每股股票都代表对企业拥有一个基本单位的所有权,优秀企业的股票所代表的自由现金流和内在价值长期是增长的。

优秀企业区别于一般企业的特征是,能够通过不断进行扩大再生产获得高质量的盈利,进而获得不断扩大的自由现金流。

所谓高质量的盈利,可以体现为巨大的盈利、持续的盈利、增长的盈利、加速增长的盈利、强大的潜在盈利能力,或者兼而有之。

依据未来现金流折现,优秀企业拥有巨大的内在价值,且长期是持续增长的。

优秀企业的股权是非常值得持有的资产。

优秀企业的股票,由法律保障代表了优秀企业的股权,其内含的自由现金流和内在价值长期是增长的。

公理二:股票价格长期来看会回归企业的内在价值。

买股票就是买下了整个企业。那么,我们去买下整个企业的时候,需要做什么事情,买其一部分股票的时候,也应该做同样的事情。

股票的价格,对应全体股票的市值,也就是整个企业的价格,必然与整个企业的内在价值相关联。

市场在长期是非常有效的,它从来不会亏待任何一家优秀企业,也不会放过任何一家烂公司。

公理三:股票的“主观定价”规则和“边际定价”机制,决定了股票价格在短期内和给定时间点具有随机性,完全不可预测。

我们应该做到,任何买入、卖出、持股、持币的决定都不应基于对市场的任何短期预测和给定时间点预测。

很多投资者,包括价值投资者,在投资操作中很多时候都在潜意识中不自觉地加入了对市场的短期预测和给定时间点预测。

例如,尽管估值已经很低了,害怕进一步下跌,导致建仓拖延太久以至于错过机会;或认为估值已经跌到历史最低点,已经不可能再跌,可以加上高杠杆抄底;或者害怕市场下跌,过早地见好就收,从而丢失了潜力巨大的优质股权。

股票市场的三条公理,构成了我们对股票市场规律最基本的认识。它们适用于古今中外的所有股票市场。

无论是否限制涨跌幅,无论是T+0还是T+1,无论核准制还是注册制,无论有没有国家队还是所谓庄家,无论是否具有做空机制和工具,都完全适用。

我们在股票市场中所有的投资理念、投资策略都是由这三条公理推导出来的。我们的任何投资行为都不可与这三条公理中的任意一条相抵触。

否则,我们就无法在股票市场中建立投资的确定性,我们就是在赌运气、在投机,就是犯了原则性的错误。这三条公理同样适用于股票衍生品如股票期货、股票期权市场。例如,看涨期权的多头或空头,都是违反公理三的。

根据这三条公理,我们可以得到很多“反常”的推论。

推论一:股票其实是流动性很差的资产。

我国股票实行T+1交易。T日买入,T+1日卖出,T+2日提现。所以很多人都把股票当作一种流动性非常强的资产。这种观念大错特错。虽然股票可以实行T+2日提现,但是如果要把股票作为一项投资工具的话,股票其实是一种流动性非常差的资产。

股票只能在紧急情况下作为高流动性资产用来快速变现救急。

为什么说股票是流动性非常差的资产?

买入股票之后,可能立刻就产生浮亏,甚至很长时间都是不小的浮亏。这个时候如果提现,这次投资就以负收益告终。更不用说买入后遇到重大事项停牌,一停停半年,想变现都变不了的情况。

即使买入后立刻产生浮盈,也不过是我们运气好罢了,并不能改变股票不是一种高流动性资产的本质。

既然股票是长期资产,流动性很差。那么在投资股票的时候就不应该期望短期变现。

一些投资者,错误地以为股票是流动性非常好的资产,把下周、下个月、下半年或者明年要买房的钱、结婚的钱、上学的钱甚至治病的钱投入到股市,期待快进快出,获得增值。

特别是在牛市的时候,这种想法更加普遍。

“短债长投”是非常危险的,在股市中“期限错配”,导致拿不住股票,等不到股票价格回归内在价值的那一天;在急需要现金的时候,不得不在浮亏或者回报不足的状态下卖出股票。

推论二:任一时刻的股价、市值、净值都是精确的错误。

将股票账户市值等同于银行活期存款金额,是绝大多数投资者的痛苦之源。

大多数人在持仓下跌时都是痛苦的,在上涨时都是兴奋的。

任一短期时刻的股价、市值、净值其实都是一种幻象,都是一种精确的错误。

短期内股价的涨跌,主要由当时参加交易的买方和卖方的买卖行为决定。

这些买卖行为的决策,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对之前股价走势的观察,股价的心理锚点,对当前股价便宜还是昂贵的判断,对短期股价走势的预测,对长期股价的预测,对公司短期经营情况的预测,对公司长期经营情况的预测,对宏观经济的预测,对货币政策的预测,对所有直接相关、间接相关,甚至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的预测,都会反映到当前的买卖决策上来。

所以,股市在短期内是投票器,股价主要由人们的心理因素和很多莫名其妙的因素决定。而长期而言,虽然每一次股价的形成仍然是人们短期投票的结果,但是长期来看股价却和公司的经营状况产生了非常可靠的相关性。所以,只有在长期由内在价值决定的股价上涨,对投资者才是有意义的。切勿将股票账户的每时每刻波动后的结果等同于可以随时取出的现金。

推论三:只有长期持有才可以确保获得股价与公司价值的高度相关性和确定性。

推论四:止损、止盈等任何基于买入成本价做出的交易决策都是逻辑错误的。

推论五:任何隐含了对股价短期预测和给定时间点预测的买入、卖出、持仓和空仓决策都是逻辑错误的。

推论六:投资策略与资金量应无相关性。

很多投资者认为资金量不同,使用的投资策略也不同。

他们认为资金量小的时候,快速致富是最重要的,哪怕真的全部亏完也可以接受。所以资金量小的时候应该激进一些,比如可以只持有一只股票,可以压上高杠杆,可以追逐热点趋势。

等到资金量做大后,再开始做稳健的“价值投资”,这种做法是错的。

股市其实并不知道你资金量大还是小,不会因为你激进了,就会特别地奖赏你。

敢赌不一定能赢,想快不一定就快,采用激进策略不一定能够快速赚“第一桶金”,大多数人反而把入市的一点资金全部亏完了。

无论资金量大小,都应该采用同一种策略。

当然,资金量太小以至于难以分仓,或是资金量大到很容易影响股价是两种特殊情况。除此之外,无论资金量大小,股票投资都应采用一以贯之的策略。

推论七:股价具有反身性,市场出现极端价格的可能性永远存在,市场维持非理性价格的时间可能远超我们的预期,因此不要使用任何程度的杠杆,也不要做空。

市场出现极端价格的可能性都永远存在,可能是极端低价,也可能是极端高价。市场维持非理性价格的时间可能远超我们的预期,可能长达数年以上。

因此,使用杠杆是很危险的。

同理,做空也是很危险的,不但做空高估值的好公司是危险的,而且做空高估值的烂公司,甚至做空高估值的造假公司也都是很危险的。很多财务造假的烂公司,可以做到连续多年股价上涨,形似“白马股”。

即使明确要被退市了,也可以连续很多个涨停。

杠杆只是能够放大盈利或亏损的幅度,但是它改变不了盈利或亏损的概率。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其投资体系是不健全的,杠杆还增加了亏损的概率。

用杠杆的危险远大于好处。

以上内容选自静逸投资 的《投资至简》这本书。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512100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

(0)
股市刺客的头像股市刺客
上一篇 5小时前
下一篇 5小时前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