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自由对于普通人而言是非常遥远的事情,但是并不是不可能的事情。财务自由的核心就是不用工作,一样可以自由生存和生活。那么问题就转化为,怎么用非工资收入替代工资收入?非工资收入的来源最好的办法就是资产,目前最方便买入的资产估计就是股权了。那么用股权的分红收入替代工资收入,就成为普通人实现财务自由最方便最有可能的事情。
股权的分红收入跟工资收入的共性就是,都是相对稳定的收入。尤其是对于长期稳定分红的公司而言,持有其股票就可以年年的稳定的获得分红,与工资差别并不大。唯一的区别就是工资收入可以维持生存和生活,股权投资的分红在初期由于股权数量少,其分红难以匹敌工资收入。但是股权分红收入也有其好处,就是股权分红的增长潜力比较大,且不受行业劳动技能的局限。工资收入达到一定水平后,会受制于打工者所处行业,所在公司,本身劳动技能和年龄的限制,再难以大幅增加。而股权的增长却不受上述条件的制约,只要是股权数量足够,分红就可以一直增长。

从工资的稳定性及受限制性来看,股权分红收入的累进增长更具有发展前景。因此从理论上讲,股权分红最终替代工资收入,实现财务自由是完全有可能性的。问题在于,如何获得足够的股权,以获得超过工资收入的分红。如果按照月工资收入1万,年收入12万元的收入水平计算,股权分红达到同样的收入水平需要多少资金呢?如果按股权分红率6%计算,倒推计算一年获得12万分红收入,大约需要200万的资金。这样的资金量,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而言,是绝大多数人一辈子都难以企及的数额,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两个思路,一个思路是降低生活水平,实现低水平的财务自由。比如说,过年收入6万元,甚至是3万元的生活,这样需要的资金量就只有100万元或50万元了。另外,就是换个思路,不需要一次性的拿出来200万元,而是将目标进行分解,一步步去实现。就像是上台阶一样,上一个一个的台阶,最终实现目标。比如说,按年度股权分红1万元一个台阶设计,实现每个台阶需要的资金就只有17万元了。17万元对于一般的打工者虽然有难度,但不再是难以企及的了。但是一旦上了这样的一个台阶,每年就可以有1万元的非工资股权分红收入,2个台阶就是2万元分红收入,就可以极大减轻后续台阶的攀登难度。
所以,股权资金问题就变成了细分台阶,并逐级实现的问题,最困难的事情就成了第一个台阶实现的问题。如果按照17万元一个台阶计算,这个台阶普通家庭已经有能力实现了。但是,一般人估计很难有这种财商思维,也不会有这样的财务自由的强烈愿望,从而使得这种美好的事情成为普通人难以企及的梦想。现在道理已经讲清楚,路途已经隐约可见,该怎么做只能是看读者自己的意愿和实施能力了。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512043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