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中,为什么我们会有恐高症?如何攻克?
交易中,我们交易者恐惧的就是“恐高症”啊,恐高,害怕,不敢进,导致错过一波一波的行情。
我们都会有“恐高症”(恐低症是一样的,都是害怕追高或追低,我们统一就都按照恐高症来分析),例如:某只股票从10元涨到15元,回头看10元,觉得15元高了,恐高,不敢进,但很快涨到20元,后悔啊,但回头看15元,此时觉得20元高了,恐高症,不敢进,没想到涨到了30元,更加恐高,不敢进、、、、妈的,结果涨到50元了,一路盯过来了,想死的心都有了。期货也类似,例如螺纹:当价格从2000元,涨到了2500元,恐高症,不敢追;等涨到3000元时,恐高,不敢进、、、结果涨到了4000元。
抄底摸高是大忌,不能抄底摸高,可是等到价格出现了所谓的趋势信号后,都已经涨了一段时间和幅度,对比过去的低价格,就会后悔当初为何没进,会觉得现在的价格高,“恐高症”产生,就会导致不敢追,越涨越觉得价格高,越不敢追,就错失了一波一波的趋势行情。

十多年前我也有恐高症啊,和大家一样,我记得好像是在06年牛市的时候,当时一些机构发研报,说说苏宁这只上市公司好,我当时也研究了一些,觉得是不错,准备买,可是在我准备买的时候,害怕胆怯了,因为看了看2016年上半年的苏宁,价格一路涨,翻了3倍左右了,而且那几日苏宁连续涨停,觉得空间能还有多大?当时只剩下后悔了,后悔自己的研究晚了一步,要是自己早点去发现就好了。恐高啊,越涨,越恐高, 2007年底回过头去看看,即使我当时买入,也能翻十倍了。
那时离我做开始交易的时间都有八九年了,但是即便如此,当时的恐高症依然在,而且也是比较严重,让我错过了不少的行情,当时商品和股市全是牛市,本可以成为亿万富翁,却成了亿万富翁的隔壁老王。
很多人都说这是心理的问题,要克服这个心理,但是你可以暂时麻醉自己,告诉自己不要害怕,但是就如同我们小时候,晚上出门时,告诉自己不要害怕、不要害怕,其实内心还是很害怕,手抖个不停。这不是心理麻醉能解决的问题,也不单纯是心理上的问题,而是我们交易水平的问题。
当然我后面是解决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解决了,反正没刻意去解决这个问题,随着交易理念的成熟和交易体系的完善,也不知道何时就偷偷摸摸地没 了。
结合自己的经验,就给大家提供一个比较快速、相对简单的方法。
出现恐高症的重要原因,是害怕被套、害怕止损大
当行情不断上涨,相比过去显得“高”了,无意中就会想到,如果行情一旦折返下跌,相比于上涨的起始点,则下跌的空间看起来很大,如果真的下跌到那个位置,则我们的损失就太大了,害怕大止损、大亏损。例如股票从10元涨到15元,如果行情见顶回落,跌到10元,我们就会亏损30%多,如果再从30元的价格回头看10元,那下跌的空间更大,一旦跌到10元,我们将损失近70%,如果再从50元的价格看10云、、、、、就会导致价格越涨,回头看当时的低点,落差越大,风险越大,损失越大,自然越涨,恐高症越大,就不敢进。
做个比喻,我们住在塔楼高层,从18层一眼望一楼地面,无意中会想到,如果摔下去,就会跌到一楼,跌落空间很大,我们就很难可能摔死,我们就会害怕、颤抖,“恐高症”就会产生。
可是我们习惯住在高层,我们当初是怎么克服恐高症的呢?刚开始我们住在高层的时候,我们也会害怕,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不看一楼,不看一楼地面,我们就盯着我们住着的这个楼层,相对于我们住着的这个楼层而言,我们还是在平面上,看不到摔下去的空间多高,眼不见心不烦,就不容易感觉到害怕。时间长了,内心就接受了,慢慢就习惯了。
所以克服“恐高症”的简单方法:就是不要站在18层,老盯着一楼的地面,就盯着18层的这个楼层。交易中,就是不要老盯着前面的低点,不要总和过去的低点做对比,而是看当前价格的区间,放大当前图,是否符合你的入仓信号,看当前的价格区间,便没有了失落差。另外,你站在18层,盯着17层,你也不会害怕,因为从18层摔到17层,也不会摔死,所以你根据当前价格,提前设好止损,17楼就是你的止损线,也是你盯着的平面,虽然下面可能跌的空间很大,但是没关系,即使行情真的大跌下来,你的点位止损小,你不会从18楼直接摔到地下一楼,而只是摔一层,从18楼摔到17楼,或从17楼跌到16楼而已,根本就摔不死,也不会摔伤,你的恐惧症大幅减弱。
综上来看,你盯着当前的价格区间,看是否符合你的入仓信号即可,同时想好你的止损点位,盯着你的止损点位,就看不到那么大的价格落差;而且即使行情真的转势或大跌,没有关系,提前想好“点位止损”,有止损做保护,你的损失很小。
当出现几次,你入场,赚了大钱,尝到了甜头,同时即使行情转势或大跌,你有止损保护,亏损比较小,远远小于行情的跌幅,你远没受伤,亏小赚大,你就不害怕了,时间一长,你的恐高症就慢慢消失了,这样你就喜欢上跟随趋势,敢于做强势股,强者恒强。
作为投资者,你必须要克服人类贪婪和恐惧的天性!这句话可能是大家在书籍,股评中接触得最多的一句话,甚至多得有些滥了。接触得最多的就一定是正确的吗?
我看未必,恰恰相反,我就认为这句话是一条谬论!既然说贪婪和恐惧是人类固有的天性,你又怎么能克服得了呢?你既非圣贤,又非僧侣,如何摆脱得了财富的巨大诱惑呢?进入了这个证券市场,最本质,最直接的目标当然就是获利啦!(这也是检验一切证券理论的唯一标准,否则无论理论多么华丽,那也是垃圾一堆!)也就是说,证券投机就是要去追逐财富的的诱惑,所以如果说你要克服这两个天性的话,最基本的一条就是你退出这个市场,矛盾的是,这句话一旦脱离了证券市场,哪里还是它的藏身之处呢?
巴菲特老先生曾经说过:要想在这个市场中获利,你必须要在别人贪婪时变得恐惧,在别人恐惧时变得贪婪。注意哦,巴菲特并没有说要克服这两个天性,恰恰相反,是要充分利用这两个天性。所以进了这个市场,你必须清楚的一件事就是,你的目标就是追逐财富的诱感,获取利润,如果有谁说他进入证券市场不是为了获利,而是其他什么乱七八糟的原因,那么无论他的业绩如何,他都不会是一个合格的股民。
克服贪婪的潜台词是股价已经升得太高了,你已经预测到它不会再涨上去了,所以就应该克服贪婪,及时地卖出股票,同样,克服恐惧的潜台词是股价已经跌得太低了,你已经预测到它不会再跌下去了,所以就应该克服恐惧,及明地买进股票。可问题是,你预测得准吗?
事实告诉我们,预测往往都是不准的!令很多人失望的是,市场最大的特征就是不可预测性,任何想精确预测市场走势的人,市场会精确地帮他预测到他的钱包将会变得越来越扁。在未来走势不可预测,形势不明的情况下,讨论贪婪和恐惧分明就是不必要的。股价已经涨得很高了,就表明它不会再涨了吗?
就是要克服贪婪,及时卖出的理由吗?股价已经跌得很低了,就表明它不会两跌了吗?就是要克服恐惧,及时买进的理由吗?呵呵,至少我想不是,趋势(特别是大趋势)的力量是非常可怕的,涨得很高不代表就不能涨得更高,在趋势的力量下,它可能会涨得更高,跌得很低不代表就不能跌得更低,在趋势的力量下,它可能会跌得更低。当然它也可能正如你所料,在你卖出的时候,股价就开始往下跌了,或者在你买进的时候,股价就开始向上涨了。
哪个可能性大些?不要问我,我没能力也没兴趣知道,我是个极端排斥预测的投机者,一切都必须看市场的脸色,市场怎么走就是怎么走,没得预测,至少我是这么认为,我也没逼你要同意我的观点。那么我该怎么做呢?哈,我要做个狼心兔子腿的投机者!顺势而为,严格止损才是投机真正的本质。看对了趋势,要像狼一样贪婪,得势不饶股,看错了趋势,要像兔子一样恐惧,跑得比谁都快!
可是难题又来了,顺什么样的势?又该怎么样来顺呢?
技术鼻祖教你看懂趋势——道氏理论
这套理论可了不得了
被誉为股市技术分析的源头
分析源头的鼻祖

道氏理论主要有三个要点
1、市场的平均指数包容和消化
一切因素和信息(除了上帝的行为)
2、任何走势都有三种运动方式构成
3、确定趋势
第一条用在咱A股就是十个字:
股票指数反映一切信息

而且大指数与小指数要方向一致
才有参考价值

持续上涨表示情绪高涨
反之则表示市场情绪低落
很难在指数持续大跌中赚到钱
倾巢之下无完卵的道理都懂

但还是会有人侥幸认为
自己的股会是那一两个没摔碎的

确实,哪怕大跌也有涨停的股票
但是跌停的更多
所以第一条再说直白一点就是
顺势而为,不要与趋势做无谓的斗争
第二条是说,任何走势都不会
一直涨或一直跌

说的好专业,其实你都懂
主要趋势运动就是股市整体趋势

也就是所谓的牛市或者熊市
虽然在咱大A还有猴市…

次级运动方式就是
在大走势中的次级走势
其实就是反弹和回调

日间运动就是小的周期走势
也是就是更小的起伏波动

他们合体也就变成了这样

确实,除了这三种
还真没别的形态了
第三条,确定趋势就是
如果上升走势能够不断突破前期高点
回落时不低于前低点
这就是被判断为牛市

反之,下跌走势不断突破前低点
回涨不高于前高点
这样的市场就是熊市

而且趋势必须要得到量的确认
也就是说上升趋势中
成交量一定是涨放量,跌缩量

反之 涨缩量跌放量

道氏理论还认为,只要不出现拐点
那么就要默认行情的继续
那什么是拐点呢?
道氏理论中拐点分三步形成
1、 趋势线被突破

2、上升趋势不再创新高
或下降趋势不再创新低

3、在上升趋势中
价格向下穿越先前的短期回档低点
或在下降趋势中
价格向上穿越先前的短期反弹高点

这三步相当于道氏理论
对趋势发生翻转式的判断认定
可以大概率判断出趋势的当前状态
以及操作时机
这套理论不仅能用在大盘上
在个股上也可以很好的体现出来
我们用个股举个例子

首先先画出该股的次级运动形态
并画出它的趋势线(如何画线点击回顾)
次级形态下穿趋势线意味着
大趋势可能会出现变动

下穿趋势线后的回涨并未创新高
就紧接着回落

回落破前低点后
确认行情反转

上面是上升趋势的例子
再来一个下降趋势的

我就不多说了
3步确认拐点

值得一提的是
由于人的性格不同
也会导致拐点判断的不同
比如说激进派和保守派
在同一走势中就会选出两个不同的拐点

这个没有对错
但不论是激进派还是保守派
都要以区分趋势还是次级走势为重要目标
不过这个理论也存在缺点
比如滞后性
涨了三分之一,才提示能入场
跌了三分之一,才提示要出场


但纯技术面的第一追求就是概率
所以不要去纠结怎样赚大钱
而是思考怎样不断的赚钱更有效

它大面积涵盖了技术面的基础内容
但不管任何一种技术和理论
都要系统深入学习,才能发挥到极致
千万别略知皮毛就放手去干
选择正确的买卖点
1、下跌趋势不做。就算股价下跌途中不停的震荡,但是对于我们说,这都是虚幻的,我们的唯一选择就是看空,千万不要对一只处于下降趋势的个股抱太大的希望,哪怕是前期的龙头,一旦下跌趋势成立,谁也不知道跌势的尽头在哪。

2、当一个股票在下跌趋势中,完成一次的震荡之后,拒绝新低的出现,并再次向上(而被突破)时,此时意味着空头力量衰减,市场暂时均衡,但此时并不需要急于买入,以防震荡后继续重归下跌趋势

3、当个股出现多空均衡之后,股价未来的走势无外乎3种可能,向上、向下,或者是横盘震荡,但是不管怎么样,最终会走出方向出来,要记住下面这三种走势。

4、调整后的第一种可能就是股价向上突破,这意味着多头开始逆转空头走势,结束调整状态,敏感的操作者,应在个股出现突破的瞬间进场做多,买入个股。

5、当有一天股价不再创出新高,遇到明显阻力一直无法突破时,对于我们的操作来说,就是获利了结出局。下图中的绿圈1位为合理的减仓点,绿圈二为全部清仓出局点。

6、调整后的第二种可能,是个股在支撑性附近出现横盘震荡,出现此种图形,适合我们用小仓位,依靠支撑和压力线,进行高抛低吸,在箱体内进行操作,但是这样操作往往利润不高,而且还有一旦市场选择方向,那么存在操作方向可能做反的风险。

7、调整后的第三种可能:看下图绿线走的轨迹,这说明市场暂时的多空均衡,只是空头蓄势的一个过程,这是一个下跌中继的趋势,后市股价可能继续出现下跌。此时在跌破支撑线时应果断卖出。

8、最好是在市场没有选择出明确的方向的时候,不做过多的仓位动作,频繁的箱体操作,容易导致成本的上升,不好把握,对于空仓者,未选择趋势,这应该应耐心等待。

9、来看一下经典的卖点一

10、经典的卖点二

11、再看看经典的买点一

12、综合来看,正确的买卖选择如下图所示,红色点为正确的买点,绿色点为卖点或者减仓点,此图包含了个股从底部-拉升-顶部-下跌的四个过程。

【提醒】
一、对于大多数投资者来说,尽量只做上升趋势个股。
二、如果个股上升趋势一旦被破坏后,要第一时间减仓,以防止杀跌的风险出现
三、个股出现调整时,要考虑个股后面的每一种可能,并针对性地制定交易计划,在个股出现信号果断执行计划。
四、对于一直处于下跌趋势的个股来说,不要轻易抄底,以防止是下跌中继,后面还有漫漫熊途。
交易者的敌人,只有傲慢的自己
凡持剑者必死于剑下-《耶稣受难记》
越是觉得自己没有对手的高手,就越会面临一个最强大最难战胜的对手-自己!理性的思维最是奢侈,人心都是倾向感性的,由高处不胜寒而催生的自信和自我满足感足够让所有的高手迷失自我。也包括交易者,尤其是很多时候觉得赚钱很容易的交易者。
对交易来说,当你觉得交易很简单的时候,说明需要你把他看的更复杂一点,当你觉得交易很复杂的时候,说明需要你把他看的简单一点,市场也不存在绝对的难易,而在于交易者怎么看待这个市场,你越是觉得容易,就越是容易忽视它的难度。
交易本是一场对失败很敏感的游戏,而不是交易者可以轻易征服获得快感的自留地,亏损总是会在不经意间不请自到。
无论你怎么做都不可能取得绝对的胜率优势,没有谁可以一直保持准确的预测,行情的随机波动有一部分肯定会在意料之内,而有一部分也肯定会在意料之外,交易者若是希望可以取得持续的成功,首先需要做的到的就是一个谦逊的自己,至于是意料之外的行情,还是意料之内的行情往往并不由得自己,市场有他自己的节奏。
坦白的说,市场并不是绝对的公平,只不过这种不公平往往是对绝大部分的交易散户而言。
不幸的是,往往交易者以为最简单的却恰恰是最难的,从技术到心态都需要一个成熟的过程,技术的成熟不是各种指标积累的越多越好,而是你理解每种技术的缺陷但是能依然为自己所用;交易心态的成熟则是每一次交易都不逾矩,不再因为把主观受了刺激当做进场的理由,无论结果再怎么坏都不会再抱怨市场的合理性,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反思,反思,再反思。
无论怎么样,交易者都不应该抱着一种”收税”的心态和预感来市场做交易,如果你的交易中心只放在通过交易的过程来实现赚钱的结果上,那么你永远不可能认清市场的本质,你会为了减少不愿意承担的风险而强制性的追求完美的交易方法,世界上或许有龙,但是站在离天最远的地方找,实在是太难了。
越是看似完美的交易,漏洞就越大,当你以为交易胜率很高的时候,实际上并没有比扔一次骰子高多少,之所以觉得高,大概因为你觉得自己付出了精力,所以你会更看重它,不愿意接受它会亏钱的事实,随之而来的就是止损的问题了,你越是对一笔交易倾注的越多,亏损就越可能成为一个问题,人都不喜欢承认自己做了无用功,这是通病,只不过市场可从来不管你是不是特别看好某一笔交易,对于它来说不愿意止损的结果都是一样的。
在交易的过程中,很多交易者的思维往往都会锚定在当前的价格上,总觉得市场应该负责解释自己的预测,但是,这个世界的规律是永远都有意外的存在,这意味着某些看稳赚的交易背后依然存在巨亏,同时,某些看似不合理的交易反倒能够获利颇丰,对于交易者来说,不管执着于哪一点,结果都是一场败局,或许唯一可选择的态度就是择善固执,不论交易是顺利还是不顺利那都是市场波动的结果,谦虚谨慎的接受每一种结果,喜不自大,忧不自卑,做好自己就可以了。
蚍蜉终究撼不动大树,并不是每个人的使命都是要改变些什么,对绝大部分的交易者来说,也不是成为股神那样的人物,他们参与交易得目标也许应该仅仅是不亏钱而已。
对于那些想以交易为生的人来说,需要学会的是怎么用谦逊来平衡自己的勇敢
交易中“知行不一”的根本原因到底是什么?
其实这个思想,我多年前就反复强调过,不断地在我的文中反复跟大家讲,我也是经过自己亲身的交易经历,才领悟到问题。在大约十年前,我也认为,我知行不一的关键是我的性格、习惯,或心态有问题,后来等我对交易有了新的领悟后,自己也经历了,才改变自己的理念。
无数交易者都不断地告诉我,说“我经常判断对,但就是做不对,看对的行情没做、或该止损的时候下不去手、我容易知行不一,性格不好,心态不好,是不适合做交易么?怎么解决这个问题?”。例如,A股从今年4月份开始下跌,他们说,他们早就觉得股市不对劲,要跌,想出来,但一直没敢出,是知行不一和人性弱点作怪。其实是你的基本功有问题,你当时的判断很模糊,把握较小,你就没看对,只不过事后行情恰好下跌了而已,仅此而已;如果当时,你非常相信股市要下跌,把握很大,我就不相信你不会平仓出来,哪能允许钱白白蒸发。
举个例子,小时候,大人们告诉“不要触电,危险”,但是我们不会当真,反而好奇,总尝试去触摸电。长大后,见到电,我们会自动远离,根本不想去触,因为我们身边触电死亡的例子,以及学到的电的知识,无论从逻辑上,还是从实践案例中,都知道电是极其危险的,此时的知是深刻、全面的,所以不用任何人警告我们,我们会自动远离电,也会告诉自己的孩子不要触碰电。因为我们的把握很大,就如同你走在路上,看到地上有100元现金,你捡不?当然会捡。如果看到地上有一坨狗屎,你踩不?肯定要躲。因为你很相信很清晰会发生什么,自然就会执行。
所以问题就清晰了,站在行情中间而言,当时你的许多判断是似是而非的,只不过事后行情凑齐那样走了,所以你无意识地认为自己判断对了。说明事前还没有做出让自己信服的判断,把握很小,似是而非,在下跌和上涨之间犹豫纠结,并没有真正的答案。
不知或半知半解,好似知,但是知的比较浅,就认为自己知,其实没有深刻理解知的内涵,所以无法流入血液,就不能左右交易,导致表面上看起来是知行不一。例如,前面有危险,但悬崖和坑不同,知道是悬崖,肯定不过去,知道是坑,那就跨过去。
所以不要轻易说自己的问题是知行不一,是性格,是人性,或者是心态,等等,都不是,是你不知,或“知”的浅显,所以你需要先从“知”上下狠功夫,不要为自己的无知或浅知寻找借口!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475794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