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票也是一个心理博弈的过程,什么时候买,买什么样子的股票,什么时候卖,世界上真正能单纯靠炒股票赚钱的人真的不多,除了具有专业知识和思考模式外,能够克服这些心理问题,也是很关键的,炒股人七赔二平一个赚,不是水平不行,而是心理不行。下面总结了炒股票面临的十大心理现象,供大家参考。
十大心理之一:从众心理
一般群居性的动物,都会有从众心理,这是基因遗传下来的,因为在远古时代,没有从众心理的个体根本就生存不了。秋天来了,一群大雁往南飞,有一只非得往北飞,后果可想而知。因为古代没有股市,所以不从众的人没有生存技能,也许巴菲特是生在了一个好时代,在古代这种人是被淘汰的一种。所以炒股票一定得克服从众心理,不能别人买就跟着买,别人卖就跟着卖,一定要克服这样的心理。就像打哈欠,一个人困,旁边的人也跟着困,这是群居动物的特性,我们一定要克服,楞克服。
十大心理之二:趋利避害
趋利避害是所有动物的本能,人的这种本能更强,本能就是基因带的,没有办法。很多的事情不可能很理性的,因为远古时期,人类生存艰难,突发情况多,必须要有趋利避害的本能才能生存,突然来了只猛兽,如果想清楚了,再去躲避已经来不及了,所以遇到猛兽,先躲起来再说,是本能。我们现在炒股票也是这样的,别人都在赚钱,肉就在眼前,大部分人是克服不了赚钱的欲望的,如果大跌,就会抛,这根本就不是判断,而是本能在驱使。所以,炒股票,就得反人性,去和我们的本能做斗争,克服趋利避害的心理。巴菲特的经典名言,别人恐惧的时候疯狂,别人疯狂的时候恐惧。
十大心理之三:惯性思维
心理学家发现,人们会根据事件的结果来修改自己的信念,如果结果是对的,那么就向上修改自己的信念,如果错了,就向下修改自己的信念。在炒股票上的表现就是,如果股票一直涨,就认为会还能涨,如果股票下跌,就认为会还会下跌,所以牛顶和熊底都是不理性的,都是人类的这种心理造成的。体育比赛最能反应出这样心理作用,士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影响比赛的结果,有时候不是真实实力的真实反映。炒股票一定得克服这种心理。
十大心理之四:逃避责任
逃避责任,不是道德的问题,而是本能之一。在部落社会,犯了错误用于承担,相当于死亡,所以逃避责任、逃避惩罚是本能。现代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类会有成功归因于自己、失败归因于外部环境的心理。反应在炒股票上,就是赚不到钱,就说是大盘不好,经济周期不好,国家政策不好,大家都说中国股市和外国股市不一样,就是这种心理。林园都说过,国内的股市和国外的股市在赚钱上面没什么本质的区别。所以炒股赚不到钱,一定要自我反省,不要赖国家,不要赖专家和庄家。
十大心理之五:模糊性规避
模糊性规避指的是人们更倾向于确定性的东西,对于不确定的东西进行规避。顾客有时以等待与静观的方式来观察商品价格的变动趋势与变动幅度,最后才决定购买,如果价格一直波动,对于购买者是不利的。史密斯热水器,价格一直稳定并且不还价,所以购买者一般就会直接买,很少看来看去的,如果装修买家具,就会整天看来看去,对比来对比去的。股票的价格波动得更厉害,所以购买者一般都会在观望。这是一种心理现象,不是个体现象。所以买股票,要克服观望心理,就是要果断。很多股民,在股票价格一直一致上涨的时候购买,因为今天买了明天肯定涨,这就是有短期的确定性,
十大心理之六:代表性法则
人们总是有从小样本的特征来推断总体的特征,总是以偏概全的心理。炒股票,经常会听到人说,周围炒股票能赚到钱的人没有,所以就认为炒股票赚不到钱,这就明显的是以偏概全。所以我们一定要有别人炒股票赚不到钱,但是我肯定能的的信念。如果贵州茅台涨停,那么整个白酒板块都会大涨,这就是代表性法则。
十大心理之七:可支配法则
可支配法则就是说根据已有的信息来判断事物发生的可能性。没有经过严格的计算和推断,只是根据之前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判断。比如2015年很多人认为上证指数肯定会超过6124点,因为那是2007年的最高值,实际上只涨到了5000多点。对于个股的判断也会犯这样的错误。看似惰性的判断,但实际上是一种心理活动,股票崩盘,也是大家认为股票的市值还要回到最低点产生的后果。这种可支配法则对于人类的生存也是至关重要的。不过在投资股票方面不能应用。
十大心理之八:展望理论
展望理论(prospect theory)也译作 “前景理论”,由丹尼尔·卡内曼和阿莫斯·特沃斯基教授提出,将心理学研究应用在经济学中,在不确定情况下的人为判断和决策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针对长期以来沿用的理性人假设,展望理论从实证研究出发,从人的心理特质、行为特征揭示了影响选择行为的非理性心理因素。
人们面临获利时,不愿意冒风险,但是面临损失时,又都成了冒险家。这是展望理论最简单直接的解释。这就不难理解了,为什么很多人股票一红就卖,一绿就一直拿。当获利很多的时候就着急卖股票,而被套牢时就会不断地补仓。赌博十赌九输也是这个道理。
十大心理之九:心理账户
有心理学家做过调查,比如今天晚上有一场价值200元的音乐会,如果昨天丢失了一张200元的电话卡,大部分人还是选择去听演唱会,但是如果昨天买的200元的音乐会门票丢了,今天大部分人都选择不去,尽管都是2天损失400元,得到的结果也是一样的,这就是心理账户实验。但斌就说过,股民最难的事情就是把卖亏的股票在更高的价位买回来。如果在一个优质股票上犯过错误,就很难再在这支股票上翻身,就是这个道理,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克服这样的心理。
十大心理之十:过度自信
过度自信源于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他是指人们过高估计了自身的能力和私人信息的准确性。而目前,过度自信被广泛用来解释各种行为及金融现象。这种心理在投资股票领域的反应就是频繁的进行交易,总是认为自己对于未来几天的涨跌有准确的判断。有研究显示:男性股民的交易要不女性股民交易频繁,但是收益要低。
您有以上的心理活动吗?欢迎评论留言私信关注!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469682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