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衰中国经济,主要从去年二季度中国GDP指标未达预期开始。
随之而来的,是所谓的“中国经济顶峰论”,意思是说,中国经济发展到顶了,接下来该衰退了。
而打压中国股市,则比这早得多。
前面中国经济指标不错,空方无法打压上证,便一直打压创业板,但对上证则是在关键点位打压。比如,当上证要突破前期高点(阻力位)时,疯狂砸一下,在接近支撑位时,再疯狂砸一下,如此,上证虽然不至于很惨,但也一直起不来。
等到去年二季度GDP未达预期后,空方就顿时疯狂起来,连续不断地打压股市,且此时已不仅仅是创业板,连带上证也不放过。
对此,国家开始连续出台利好消息救市,很快,股市的“政策底”到了。
作为中国特色,股市历来有政策底和市场底之说,意思是在政策底到来之后,股市还会再下跌一段时间,最后到达市场底,然后大盘开始反弹甚至反转。
显然,在政策底和市场底之间的这段时间里,多空双方的博弈极其关键。
按照以往的经验,国家会要求大型公募基金(即所谓的国家队)出手救市,只是不知为何,这次却没有。
曾经私下问一些公募基金的朋友,按他们的说法是,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市场的归市场,行政不加以干预。二是国家队救市会让公募基金严重亏损,导致“国有资产流失”。
当然,还有一些其它说法,就不详细说了。
不管怎么说,反正事实就是,所有的公募基金也跟着空方一起开始砸盘,当然,同时也依靠做空期指、融券等各种手段获益。
的确,从短期来看,这让那些大型公募基金的亏损不严重,甚至不少还是盈利的。

只是这种做法从大众的角度看,那就是国家队里出现了大量的“股奸”,跟美国人内外勾结,一起做空中国股市。
可想而知,一旦这种舆论形成,对股市信心的打击该有多么沉重!
当然,让公募基金没想到的是,一旦市场情绪崩溃之后,止损将是大家共同的选择。
尤其是股票亏得惨不忍睹时,基金却没亏太多,或者说还有盈利,那么,抛售基金也就成为必然。
为此,我还特意写了篇文章,叫基金挖了个坑,结果将自己给埋了。
现实就是如此,股民的股票跌太多,可能就不管了,但基金既然没亏或小亏,那就赶紧抛吧。
一旦基民抛售了手中的基金,那么,基金本身就必须抛售手中的股票,兑现后返还给基民。
于是乎,基金被迫抛售手中的股票,再次导致大盘的下跌。
于是,恶性循环开始!
而更糟糕的是,一旦恶性循环加剧,纵使中国GDP增长5.2%,也无法提振市场情绪。

或许有人会说,市场的归市场,跌就跌吧,大不了推倒重来。
但显然,持这种看法的人是完全不懂经济的人。
回顾2015年那场股灾,我们就可以清晰地看到,如果让股市没完没了地下跌,引发的可就不仅仅是股灾那么简单,甚至可能导致中国经济的崩溃。
简单说明一下。
首先,散户亏损导致对经济前景的担忧,都不敢消费,严重影响经济发展。
其次,基民疯狂抛售基金,导致基金被“强平”或被迫大量抛售股票,资金越来越少,再无力拉抬股市。
第三,因为股票市值的缩水,所有股票质押的贷款就存在危机,这种危机导致银行催债,借贷方不得不抛售股票还贷。如果还不了,那就是银行债务危机。
第四,银行的各类金融衍生产品的亏损,会引发赎回潮,让银行资金周转出现问题。
第五,如果银行出现问题,经济崩溃应该就不远了。
当然,央妈的降准就是要缓解银行的资金周转问题,但释放的一万亿分到各大银行,实在有些杯水车薪。
降息对银行是把双刃剑,对普通百姓影响不大。尤其是当市场情绪崩溃之后,老百姓无论如何是不敢多消费的。
最后想说一说关于救市的问题。
其实,影响股市走势的,主要由经济、政策、舆论、资金和市场情绪等五大要素决定。
就目前情况看,经济形势其实不错,且相关利好政策也都不断推出,与美国人的舆论也在激烈交锋。
最差的应该是市场情绪。
不过有句玩笑话,一根长阳改三观。所以,市场情绪也不是太难改变的。
说到最后,目前最缺的应该是资金!
希望两万亿平准基金不仅仅是个传闻,而应该尽快到位。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46694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