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缠论时线段的划分和画笔比起来费劲得多,所以很多人就放弃了线段,直接使用笔来构造中枢和走势。这么做也没问题,因为一般情况下,本级别一笔是次级别的一个线段,是次次级别的走势类型。直接使用笔无非就是跳级别的联立,只要个人习惯就好。但是线段存在仍有不可替代的意义:

走势类型是根本,线段直接就是次级别的走势类型,能把各级别完美统合起来,避免本级别一笔在大级别还是一笔的情况带来的歧义;
另外,同一级别来说,笔的破坏开始于K线的分型,线段的破坏发端于笔的分型,所以线段的稳定性是高于笔的,用线段更加稳定,更能准确反映最真实的走势。
缠论原文对于线段其实有2个定义:一个是次级别走势类型,另一个是有重叠的奇数(≥3)笔。后一个定义是为了避免前一个定义中,线段是次级别走势类型,而走势类型包括至少三个线段构成的中枢,这样一个循环定义的麻烦。就相当于在缠绕的毛线团里拆出了一个线头。
所以,缠论的走势递归只在1分钟图上画笔和线段,再大级别都直接使用次级别走势类型作为本级别线段。这样就完美规避了各级别画笔带来的走势分析歧义。
但在实际操盘股票时,需要从几千家公司里筛选,都从一分钟开始划分走势很不现实。易心个人经验,在实战中高效的走势分析方法是:
1. 在周线图上画笔,结合5、20均线,初步判断标的是否处于向上笔的前中期。如不是,直接放弃。
2. 在30分钟图上画笔、线段(按照有重叠的奇数笔定义),同时在日线图上画笔,观察日线笔和30分钟线段的对应关系,分析走势结构。
3. 如确定当下在买点区域,定位日线笔的前高到当下的走势,在5分钟图上对应画出该走势的笔、线段,明确5分钟走势类型的分界点,校正30分钟的线段划分。同时找到5分钟图上的买点介入。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428770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