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上看完上面两本,对筹码的认识应该就有一套完整的体系了,所以就不做过多解读。
我在筹码分析上面的打法叫“无量K线”,后面有机会跟大家细聊。本篇文章,我们就从最基础的来看,先带大家认识下筹码。
筹码在A股学术名称应该叫“流通股票持仓成本分布”,它是基于流通盘是固定的,无论流通筹码在盘中如何分布,累计量必然等于总流通盘。
其原理来源于在不同价格区间的成交量,在不同价格最终所形成的分布情况。用于反映不同价位上的整体持仓数量。
举一个例子:假如说某公司一共发行了16个票,然后有四个人买了这个公司的股票,股东A在10块钱的位置一共买了3股,然后不动,一直持有。然后在股价上涨到11的时候又买了6股。股东B在12元的时候买了4股,同样也是持股不动。股东C在13元的位置买了1股,然后又在14元加仓2股,一共持股3个。然后我们来看,3位投资者一共持仓16股,也就是说持股数和总的发行量是相同的。

在实际的应用中,由于交易软件已经为大家提前计算好,所以我们并不需要手动计算。A股中最新搞筹码论的是陈浩,软件上最先应用这套逻辑好像是指南针,不过目前各大软件基本上都有相关的应用,所以也不需要什么特别的软件。
我们就以我经常用的东方财富为例,因为刚刚改版,东方财富的筹码图改成在右上方,比较隐蔽。
筹码图主要有3种模式,分别为获利比例、N日前成本和N日内成本,三种模式用不同的颜色来做区分,不过都是大同小异,“形”上的差异并不会造成“意”上的差别。

我们以最基础的默认“获利比例”来分析,筹码显示两种颜色,白色和黄色,白色就是套牢盘,黄色就是获利盘。
网上说的应用方法有很多,说的云里雾里,不过只要牢牢记住3个核心点就行:
1、获利不抛的筹码是主力的筹码
2、解套不卖的筹码是主力的筹码
3、横盘不出的筹码是主力的筹码
我以去年关注的一只个股纳斯达为例,来说一下这3点的实际应用。
首先,是获利不抛是主力,大盘从8月中旬到9月末涨了30%以上,不过我们发现,底部的筹码峰已经很高,这就代表还有大批底部筹码并没有交易出去。这部分会是谁的筹码呢?很明显是主力。
有朋友问,为啥呢?这个大家就复盘下自己的内心,如果持有的某只个股盈利超过10%,那么当时你是什么心态?火烧火燎,异常狂躁!(PS:我也是这么过来的的,需要时间和交易来磨练。)

其次,解套不卖的筹码是主力的筹码。这个大家知道的,此前我们在如何捉妖股的时候提到过,假设股价走势和股东人数成背离,那么就代表了有人在暗地里吸筹。
以《这只“妖股”差点涨停》提到的煌上煌为例,股价和股东人数呈现背离之后,股东人数自最高点的11万降至4.5万,股东人数下降了近60%。
随后筑底成功,煌上煌开始反弹,尽管股价一直在上涨,股东人数的下降趋势依然没有停止,在3月10日公布的数据,自2月28日又下降了5000人。
这就代表了,这批主力获利筹码和解套筹码都没有出货,而是在继续搞事情。后面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已经涨了超过40%。

最后,横盘不出的筹码是主力的筹码。我们还是以纳斯达为例,我们发现股价自9月至12月震荡了3个月,但是底部筹码依然比较牢固,这也就进一步印证了前面的判断。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底部筹码也不是万能的,有只能说明可能主力还在,还有更大的意图,没有也并不能说主力就撤了,最好再用其他数据来应征。
今天我们就到这里,还是老规矩,再次强调,案例仅仅是案例,不是交易建议,大家要以自我为中心,动态观察投资标的。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41394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