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看下这三大指标的含义
MA:是将某一段时间的收盘价之和除以该周期。比如日线MA5指5天内的收盘价除以5 。
MACD:是由快、慢均线的离散、聚合表征当前的多空状态和股价可能的发展变化趋势。当MACD从负数转向正数,是买的信号。当MACD从正数转向负数,是卖的信号。
均量线:是一种反映一定时期内市场平均成交情况亦即交投趋势的技术性指标。参数分别设为5日、10日和40日。一般来说,如果5日与10日均量线均向上运行,则说明本轮上攻行情刚刚启动,投资者可以大胆买入。在一轮主升浪当中,仅用10日均量线也可以寻找出买入信号,即在10日均量线走出圆弧底形态时可以考虑买入。
“三线金叉”研判逻辑
如果单一看某一指标金叉来判断股价后市,准确性不高,那么实战选股中可以结合这三项技术指标,金叉共振,在技术分析“价、量、时、空”这四大要素中有三个发出了买入信号,研判准确性的概率将得到极大提高。
“三线金叉”形态特征

1、股价在长期下跌或震荡整理后,重新缓慢上升。有时会同时出现5日、10日均价线、5日、10日均量线和MACD的黄金交叉点,这是股价见底回升的信号。
2、有时会伴随出现“两阳夹一阴”、“多方炮”、“出水芙蓉”、“量顶天立地”和“MACD上穿零位线”等形态出现。
三线金叉共振现最佳买点
什么是三线金叉共振
三线金叉指的就是三个指标同一时间出现的金叉,分别是均线、均量线还有macd指标。
具体来说,就是5日均线和10日均线的金叉, 5日均量线和10日均量线的金叉,以及macd中的DIF线和DEF线的金叉。

三线金叉买入条件
(1)均线系统要求
A、至少3条均线汇聚粘合,越粘合效果越好!越粘合就说明了:短期或中期的3条均线主力的成本比较接近,那么他们就会形成强大的合力。
B、汇聚粘合的均线系统必须在三个交易日内,同时向上发散,多头排列。
(2)均量系统要求
A、5日、10日均量系统即将和已经金叉发散,出现了多头排列。
B、成交量明显增大。
(3)MACD系统要求
A、在零轴附近即将和已经金叉或双底,零轴以上金叉最佳。
B、底部区域,DIF上穿零轴也可以。
C、相对高位区域,MACD必须即将或同步金叉。
三线金叉共振的技术要点
1、均线金叉之后必须同时向上发散,呈现多头排列(至少三条均线汇聚粘合,越粘合效果越好,汇聚粘合的均线必须在三个交易日内,同时向上发散,多头排列)。
2、5日均量线金叉10日均量线,成交量明显放大。
3、DIF线上穿DEA,在零轴附近金叉(在零轴附近即将和已经金叉或双底,零轴以上金叉最佳,在底部区域,DIF上穿零轴也可以。相对高位区域,MACD必须即将或同步金叉)

“三线金叉”买点参考
1、第一个买点在5日、10日均线和均量线以及MACD之中,最后发生金叉为中短线买入信号;
2、第二个买点在三金叉发生后上攻途中出现回档时,在10或20日均线附近逢低吸纳;
“三线金叉”案例图解

名家汇 2016年10月14日
满足三线金叉添加,均线、均量线、MACD同步金叉,成交量放大,随后股价大幅上涨。

广宇发展 2017年9月18日
形成三线金叉,股价从不到10块钱涨到最高15块,涨幅50%以上。

上个月公布的三季报中,也有不少满足“三线金叉”的个股,上图为三季报自选池的其中一只,已经满足三线金叉,且中线趋势不改,主力持续加仓,近期回踩10日线已经出现买点,后市继续上涨。
总结:三线金叉说明市场人气得以进一步的恢复,场外新增资金在不断地进行,从而使量价配合越来越理想,因此三线金叉为强烈的买入信号。
如果单一看某一指标金叉来判断股价后市,准确性不高,那么实战选股中可以结合这三项技术指标,金叉共振,那么成功率就大很多了。那么根据金叉共振的思路,就有一套选股方法,三线金叉。接下来通过几项案例来为详细进行讲解:

图1
如图1 是非常典型的三线金叉共振的案例,均线上5日和10日均线形成金叉上扬信号,KDJ与MACD同时形成金叉买入信号,在三线金叉共振形成之后,股价开始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涨幅截止到目前也已经超过60%。

图2
如图2 此类形态虽然均线金叉有所延迟,但依然属于三线金叉共振。此类形态的股票在KDJ和MACD形成双金叉买入信号的时候一定要多留意,均线是否开始呈现拐头向上的趋势,如果出现可以等待均线金叉出现进场布局,如没有出现还需进一步等待。而图2股票在均线出现金叉信号之后股价也是维持上涨趋势,截止目前涨幅也是超过了30%。
交易高手是怎样磨练成的?
一位交易场上的幸存能手,归纳了几项交易规则,恰正符合了上述征人条件。谨罗列于此,但愿投资人能因而增加获利,远离苦痛。
无论新手或老手,往往都忽略了成功交易的心理要素。交易无疑是全球最具压力的工作之一,几与吞火表演或拆除炸弹无异。
交易绩效有时宛如云宵飞车,时而攀高,时而剧降,总是夹杂着欢乐与哀愁。一个不留神,市场便可能瓦解投资人心理,蹂躏投资人灵魂。只要进场交易,这类的经验便无可避免,但是投资人尽可学会如何应付这些情况,甚至学习从中获利。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41346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