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将影响企业估值的周期分为两类,一个是市场周期,一个是企业经营周期。
1、市场周期:
市场周期就是企业自身经营没有任何问题,但是由于市场情绪、目前的估值高度、资金面的变化或者某一个其实不大相干的消息导致市场的涨跌。对于我来说,我是最喜欢由于市场周期导致的估值变化的。本身企业的确定性不变,市场周期导致估值忽高忽低,正是高抛低吸的好时机,判断起来一点难度都没有。就如同2018年五粮液的PE 跌倒15倍,一方面企业还在高速增长,但是估值却降到地板了。这就是捡钱的机会。正是市场给了这样的机会,到了2019年才有150%+的股价上涨。
2、企业经营周期:
经营周期就是企业的基本面发生了变化,这个是需要特别关注的,而且判断起来也是相当有难度的。巴菲特说价值投资要越跌越买,那是针对基本面不变,但是市场周期导致估值下跌的情况。如果经营周期恶化了,那是需要第一时间跑路的,老巴最近清仓航空公司,就是判断其经营周期逆转了。

关于企业的经营周期变化,我这里举两个例子来说明。
A、贵州茅台:
茅台是我的重仓股,最近三年多,股价从300元涨到1300,不少人担心茅台酒什么时候卖不动了,滞销了,价格崩盘了。作为投资人有这样的担心很正常。我们作为一个合作的投资人,只担心是不够的。我们需要判断茅台进入逆周期的拐点。事实上,判断茅台公司的拐点还是很简单的,二马给出的最简单的判断方式是:如果你还是不能轻易的以茅台的标准零售价买到茅台酒,那你就不要担心。所以我们要做的是持续监控市场价和零售价的差值。
B、牧原股份:
这个公司不是我的持仓股,但是不妨碍我马后炮的研究一下。牧原股份从2018年底到现在涨了300%。上涨的逻辑是比较清晰的,由于猪瘟导致猪的存栏量大降,并且很多散户都不让养猪了。那么猪瘟过后,市场需求恢复,但是供给短期内跟不上,必然导致猪肉价格大涨。猪瘟是一场变相的供给侧改革。
之前我对于牧原这样的公司是看不上的,因为他并不够优秀,当猪肉需求恢复后,其利润会回到正常水准。但是我们不能忽略市场的短视,市场往往会针对短期的业绩提升给予重奖,特别是当这个公司本身价格不高的时候。
牧原这个事促使我有一个反思,即使是一个不够特别优秀的公司,在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打击下,股价下降。这里面可能是我们非常好的机会。我们只需判断这个打击的持续时间,和这个打击的影响有多大。
牧原的表现实现了戴维斯双击,一方面从打击中恢复了,另外,由于供给侧改革,业绩大增,股价更是大幅上涨。
所谓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作为投资人,需要需要找下一个猪瘟、下一个牧原。那么下一个牧原会在哪里。
从投资角度,这次疫情可能是一个机会,有些不是特别优秀的行业龙头,如果我们评估因为疫情影响,短期业绩不佳,如果股价也因此重挫,同时如果行业内的小企业存活困难,这是又一场供给侧改革。当疫情结束的时候,这些龙头企业将迎来非常好的市场机会。
这里强调一下,我们不是什么公司都按照这个思路去选择。我选择的公司至少是正常年份还有着不错的利润,合适的估值。这是我给自己留的安全边际。也就是说即使我选错了,也不会出现大的偏差,也只有符合这个标准的企业,才敢重仓,而不是拿一点小资金玩玩。
但是对于疫情,这个和之前的猪瘟不同,对于猪瘟我们基本可以判断是一个短期的行为,而这次百年不遇的疫情,至少目前还无法判断影响有多大。我们能做的不是判断趋势,而是等待尘埃落定时,再做行动。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41214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