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道”是宇宙万物运行的基本规律,“术”在“道”之下,是万物运行的具体方式。“术”的其中一个内容是泡沫,本期我们讨论估值的泡沫。
森林碳汇是一个前景广阔的领域,而造纸是森林碳汇的下游行业。本文以造纸行业的上市公司青山纸业(600103)为例,讨论估值泡沫的问题。
估值是有预期差的。估值预期差就是你认为市场对公司的商业模式、竞争格局或行业空间有误解,导致股价被低估或高估了。如果是高估了,就是我们所说的有泡沫。
估值预期差是投资者最容易找到的预期差。经常有人说,房地产被高估了,互联网被低估了,等等,这其实是对估值预期差的误解。
一家公司,总有人看好,也有人不看好,股价就是市场看法的中性体现,除非你刚好也是中性观点,否则你不是觉得高估了,就是觉得低估了,这种“估值预期差”,其实只是立场,而非独到的见解。
真正意义上的“估值预期差”是能被大多数投资者认可但目前还没有被发现的估值逻辑,通常兑现不会太久——太久就是被证伪了。
例如以前有证券分析师认为贵州茅台是奢侈品,应该按奢侈品股票来估值,因此动态市盈率应该是40倍左右。而现在贵州茅台的动态市盈率是32倍,也就是说市场大致认可了奢侈品的估值逻辑。
有些投资者认为某股票被低估,最终果然涨了,但实际上只是产业趋势来了,或者是业绩的提升,或者是热点炒作,而非估值逻辑的变化。这种盈利属于种豆得瓜,有偶然性,不能作为稳定的投资体系。

估值预期差有一个好的地方,就是可以量化,泡沫有多大是可以计算的。也有一个不好的地方,就是它是时间的敌人。即使你的估值预期差是正确的,如果长期不兑现,一旦公司本身变了,这个估值预期差也就不存在了。这是因为,大部分公司的经营本身就是一个不确定的黑洞,充满了隐藏的坏账、复杂的社会关系和管理层的私人欲望。在此情况下,再好的估值逻辑,时间长了也会发生变化。
如果股票被认为是低估了,缓慢上涨是比较温和的方式,但是也有激烈的方式,就是庄家做庄,因为股价被低估一直是“庄股”的重要特征。
在2000年的时候,青山纸业的股价长期低于5元。这时,A股著名的庄家赵笑云进场了。赵笑云之所以认为低估,逻辑有两个:一是纸浆价格上涨,二是新闻纸的需求增加。在赵笑云的炒作下,青山纸业的股价上涨了一倍,达到10元以上,说明市场认可了估值逻辑。不过,这个故事结尾不是很好,在股价达到10元以上的时候,赵笑云为了诱使散户接盘,继续唱多青山纸业,并喊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口号。最后散户接盘,股价大跌,留下一片狼藉。赵笑云因此出逃英国,至今未归。
这个案例虽然结尾不完美,但是可以说明估值预期差是怎么发现和运行的。事物总是成对出现,低估过度炒作就成了泡沫,最后泡沫破裂,回归真实价值。
对于企业上市来说,最重要的一步就是确定估值。企业上市后,股价就会不可避免地高估或者低估,这时就会形成估值预期差。如果是高估,原股东将会在禁售期结束后减持。如果是低估,管理层可以继续买入股票,等待股价上涨。因为企业是自己经营的,原股东、管理层更能了解真实估值。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397542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