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周期的误区

生物有生命周期,有出生、幼年、青年、中年、老年,有生病、恢复、衰老、死亡。不同的阶段对应着不同的经历,幼年时懵懂,青年时志得意满,中年时人生成型,老年时力不从心。是不是跟股市的周期也很像?股市之外的实体经济,产品也有生命周期,也会经历形成、成长、成熟、衰退。每个阶段对应不同的营销策略,产品策略,形成期企业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终端的促销上,广告投入非常大的引导市场需求,先发优势可以抢占市场空白点,有效的限制竞争对手的出现,为企业带来巨大的市场占有率(就像题材炒作初期多数人还没反应过来)。成长期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接受并使用,企业的销售额直线上升利润增加,同时竞争对手也会纷至沓来,威胁企业的市场地位。此时企业开始技术改造,增加商品的新特色,开拓细分市场,增加新的流通渠道(不断受到竞争题材挑战,一次次战胜对手在曲折中继续向上越来越多的人认可该题材)。成熟期商品进入大批量生产,市场处于竞争最激烈的阶段,企业应该放弃弱势产品,以节省费用开发新产品,降低售价来加强竞争力,以维护现有的成绩为主(炒作充分,低位挖掘殆尽,该涨的都涨了,板块高位震荡整理,难以再向上拓展)。衰退期企业营收利润各数据开始下滑,产品进入更换代期,企业可以选择延长产品生命周期,增加产品新功能新用途;也可以选择变卖品牌退出市场,增加市场调研开发新产品(老周期结束,新周期开启)。借助产品生命周期,可以分析判断产品处于生命周期的哪一阶段,推测产品今后发展的趋势,正确把握产品的市场寿命,并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和采取相应的市场营销组合策略,增强企业竞争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这股市的道理几乎是完全相通的,借助股市的市场周期,情绪周期,可以直接指导我们每个阶段该做怎么样的事。要说不同于实体经济的部分就是,执行环节。产品生命周期理解后,有着一个企业的人来完成部署,大家角色不同分工合作。但在理解股市的周期之后,往往只有你一个人来执行,没人监督没人奖惩,一个人就是一只军队,动动鼠标,盈亏就在于你当天的一念之间,

如果说股市有什么陷阱,最大的陷阱就是每天有太多的”机会”诱惑你,在你事前分析清楚制定好计划之后,盘中的波动诱惑你做出偏离计划的决策,这才是交易最难的地方,知行合一。

情绪周期它是一种作为市场合力的行为。预期市场合力,代表市场最真实的想法。只是大 A 不能做空的原因,总觉得下是不得已,上是天愈翩。实际上,不管是上还是下,都是它真实的意愿。而行为预期,代表着市场投资者,对于市场真实想法的理解程度。你亏的每一笔钱,都是和市场合力的方向相左导致的。同理,你赚的每一笔钱,都是和市场合力的方向共振产生的。那么可能会有人问,市场合力向下,我看懂了,但是我没挣钱,其实有很多投资方式,在这边就不讨论了。但是作为大 A 选手来说,合力向下,而空仓不亏钱,其实比赚钱还要难得。每天喊着冲天炮,却不懂得择时空仓的人,就像长不大的孩子,毕竟长大得需要太多痛苦的经历。

情绪周期的误区:框架其实就是这些,启动、分歧、发酵、高潮、分歧、衰退。然而为什么前面我说这无法强行总结成可以套用的定数。关键点在于,每个不同的周期,在它自己有限生命的过程中,会在框架中的任意一个环节里,根据当时指数、政策的影响,外在消息的影响等,演化出完全不同的走势结果。启动后的分歧,一定是发酵吗?高潮后的分歧,就一定是衰退吗?相信在看这篇文章的老股民们,应该都或多或少有所体会。实际上启动后的分歧,可能没有发酵。高潮后的分歧,可能再次迎来高潮。但是现在纵观老师们口中的情绪周期,和永远都是那一套模型,且都是事后走出来了再去定义。这和光用图形炒股,而不去思考图形背后的筹码博弈过程,其实是同一种误区。一旦进入真刀真枪的实战,分分钟就被教做人。实际上这种看不见摸不着,但却真实存在于市场的情绪,是可以在每天盘中发生的很多现象里感受出来的。比如发酵期的连板数和连板梯队,比如发酵分歧期的炸板失败后的高概率反包,比如高潮后退潮期的通杀高位股等等。一个情绪周期的完整体现,其实在每一天的盘面中,市场都在耐心的跟你诉说着,就看你是否能读懂它的心思,市场是谁?市场是 N 个投资主体形成的共同体,投资主体是谁?是人。人的情绪,能强行总结成一种模式去套用吗?好好品品吧。

情绪周期的误区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33108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

(0)
股市刺客的头像股市刺客
上一篇 2024 年 6 月 22 日
下一篇 2024 年 6 月 22 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