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世纪90年代,美国基金经理迈克尔·奥希金斯首次提出了红利策略。该选股方法相对简洁且有望带来超越大盘的回报,因此受到美国、欧洲等发达地区成熟投资者的热烈追捧。
如今,在全球市场中,红利策略已成为Smart Beta产品最常使用的策略之一。与红利策略渊源深厚的红利低波策略,在国内外同样拥有成熟的实践案例。
在国内市场上,中证指数公司在2013年12月和2018年12月先后推出了中证红利低波动指数及沪深300红利低波动指数。随后,部分头部基金公司迅速布局了相关ETF产品,及时帮助国内投资者配置高股息、低波动资产。
2023年,A股市场的波动性加剧且以结构性行情为主导,红利低波策略的防御属性进一步显现。Wind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中证红利低波动指数和沪深300红利低波动指数分别上涨了6.45%和10.24% 。
主题ETF的“赚钱”效应也相当突出。以沪深300红利低波动指数为跟踪标的的嘉实沪深300红利低波动ETF,在2023年实现了14.35%的回报率。进入2024年后,红利低波动指数继续走高,自年初至2024年3月8日,嘉实沪深300红利低波动ETF的回报率已达到10.82%。
“红利低波”策略从何而来?
由奥希金斯提出的红利策略,其投资方式为:每年年初从道琼斯指数中选取10只股息率最高的股票进行平均买入,并于后续年度按照相同标准调整持仓。这一策略也被称为“道指之犬”策略。
据华福证券研究所的统计数据显示,自2001年至2023年6月底,“道指之犬”策略在大部分时间段内跑赢了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
在国内,随着A股股息率逐年上升、上市公司分红机制不断优化、市场条件日益成熟,红利策略逐渐受到市场欢迎。
加之国内外资本市场不确定性因素导致投资者风险偏好降低、获取超额收益难度增大等多重因素,红利低波策略因其能够筛选出收益稳定、防御性强且具有高收益潜力的优质公司,在震荡市中的“避风港”属性得到机构投资者重视。
为了方便普通投资者布局红利低波资产,早在2013年12月19日,中证指数公司就发布了红利低波动指数;2018年12月4日又推出了沪深300红利低波动指数。
其中,沪深300红利低波动指数通过选择沪深300指数样本中流动性好、连续分红、股息率高且波动率低的50只证券作为样本,采用波动率倒数加权法编制而成。
该指数具体的样本空间为沪深300指数样本中过去三年连续现金分红且每年现金股息率均大于0的上市公司证券。沪深300红利低波动指数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样本调整实施时间分别为每年6月和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此外,特殊情况下中证指数公司将对该指数进行临时调整。
众所周知,沪深300指数由沪深两市市值最大、流动性最佳的300只股票组成,涵盖了各行业龙头和大型蓝筹股。相比沪深300指数,沪深300红利低波动指数的优势在于不仅股息率收益相对较高,而且价格波动率较低。
“近几年,追求稳定收益,且注重股息分红的长期投资者十分重视红利低波策略。”有业内人士谈道。
嘉实率先布局沪深300红利低波ETF
敏锐捕捉市场需求,2019年8月,嘉实基金率先推出沪深300红利低波动ETF。截至2023年12月末,该ETF前十大重仓股包括上海银行、北京银行、浦发银行等金融股,以及长江电力、中国广核等公用事业行业个股,是国内唯一一只追踪沪深300红利低波动指数的ETF产品。
在2023年A股市场持续动荡期间,嘉实沪深300红利低波动ETF取得了14.35%的回报率,远高于其跟踪指数沪深300红利低波的10.24%涨幅。从2021年初至2023年底三年间,该ETF实现总回报率为23.61%,同期跟踪指数上涨9.38%。
从基金管理人视角来看,近年来投资者对“稳健收益”的需求日益增强,而红利低波策略自带的抗风险能力恰好满足了寻求“稳中求胜”的投资者需求。近段时间以来,红利低波策略还展现了一定的进攻特性。
2023年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Wind数据显示,全年沪深300红利低波动指数和中证红利低波动指数分别上涨10.24%和6.45%,明显优于沪深300指数(-11.38%)和上证50指数(-11.73%)的表现。
一位基金经理指出,2023年红利策略在稳增长板块上的表现突出,再度成为兼具防守和进攻特性的投资标的优选工具。
其实,这些优势归根结底是由沪深300红利低波动指数背后的逻辑所决定的。
分析人士表示,首先,沪深300红利低波指数从囊括各行业龙头和大蓝筹股的沪深300指数中精选样本,并剔除了违法违规、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问题的股票,初步进行了风险过滤。
其次,该指数挑选的是连续三年分红且股息率高的股票,这意味着入选公司至少连续三年盈利,现金流状况良好,且积极回馈股东。“沪深300+连续三年分红”的条件实际上筛选出了各行各业盈利能力强且信誉良好的公司。并且,在连续三年分红的公司中,选择三年现金股息率最高前50%的股票,确保了选入股票品质优良且估值合理。
第三,在股息率较高的股票中选取波动率最低的50只,可以有效剔除那些价格大幅波动或被市场炒作的股票。
深耕指数赛道,坚持策略创新
在2023年,沪深300红利低波动指数跑赢了大盘。得益于此,嘉实沪深300红利低波动ETF吸引了大量资金流入。
根据Wind统计数据,截至2024年3月8日,该ETF的规模已达到14.82亿元人民币,相较于2023年3月8日的1.15亿元增长了1189%。
这些优秀产品表现的背后,是基金公司强大的指数管理能力与前瞻的产品布局。嘉实基金自2005年开始涉足指数业务,经过多年的深耕,其在行业内的许多策略创新都处于领先地位。
2019年,嘉实基金提出“Super ETF超聪明的指数投资”品牌,并于2022年对该品牌进行升级,围绕“超级机遇、超级闭环、超级工具、超级便利”四大核心理念构建出色的产品体验。基于深入的产业基本面研究,嘉实基金率先布局了一系列高景气赛道的基金产品,推动其指数业务快速发展。特别是从2021年以来发行的ETF产品中,首批及首只产品占比超过一半,其中多只基金知名度颇高,除了沪深300红利低波动ETF外,还包括于2024年3月18日在上交所上市的A50中证ETF、上证科创芯片ETF、国证绿色电力ETF、科创信息ETF、中证稀土产业ETF、稀有金属ETF以及高端装备ETF等众多指数产品。
另一方面,值得关注的是,2024年初至今,市场上规模较大的四只沪深300ETF持续吸引资金流入。市场人士普遍认为,包括社保基金、保险公司、企业年金、个人养老金以及外资在内的各类中长线资金都有望成为推动股票ETF规模增长的重要增量来源。
其中,保险资金正在加大对高股息资产的配置力度。一位非银行业分析师指出,2023年,在新会计准则的影响下,为缓解资本市场波动对利润表带来的影响,保险公司普遍调整了股票资产配置策略,增加配置高股息资产并计入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FVOCI),旨在主要获取分红收益。
他预测,高股息资产将持续成为保险资金权益配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未来的投资机会,嘉实基金表示,红利策略有助于投资者实现攻守兼备和低位布局的需求,在当前低利率时代的大背景下,长期持有红利资产的价值更加凸显,尤其适用于长线资金的投资。对多数个人投资者而言,红利低波策略可作为一个理想的长期配置策略,建议结合其他辅助性“卫星”策略共同运用。
*风险提示:基金投资需谨慎。投资人应当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特别是特有风险,并根据自身投资目的、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是否和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谨慎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或本金不受损失。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业绩,其他基金业绩不构成本基金业绩的保证。本产品由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发行与管理,代销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和风险管理责任。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315996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