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均线攻略之操作法则篇

均线是连续多日收盘价的平均值连接而成的曲线,所以它也代表了市场的平均成本线,也就是说,在这条线所在位置,成交是最密集的。既然是成交,那就是有买和卖两种操作,这样就意味着,股价在其上之时,均线会对股价起到支撑作用,反之,股价在下之时,均线会对股价起到压制作用。同一条均线,会根据股价所处位置,而自行的发生压制和支撑的转换。

实际上,所谓的支撑和压制,说白了就是多空双方在此处的一种动态平衡,如果其中一方的力量突然高于另一方,那么这种动态平衡就会被打破,形成向上突破或者向下跌破的情况发生。举个例子:我们依旧把股价当作是1日均线来看,它相对于5日均线来看,压制、突破、支撑、跌破,这样的行动轨迹,就成了1日均线与5日均线的交叉,如果是1日均线上穿5日均线,就成了黄金交叉,简称金叉,反之1日均线下穿5日均线,就形成了死亡交叉,简称死叉。

形象点说股价这个探路者,需要在整个多方大营内部通过层层的通关考核,全部通过后才能外出进行短线游击作战,而当受伤回归时,也会先在第一层进行补给疗伤,除非伤势过重,或空方力量过强时,才会退居第二线,如果第二线保不住,才会继续撤退。如果在某一层恢复了最好状态时,又会再次闯关外出。

我们知道均线是由葛兰威尔提出来的,他对于均线的这个作用,总结出了葛兰威尔八大买卖法则。其中有四个买点和四个卖点。下图为葛兰威尔八大法则的示意图,我们逐一进行讲解。

最全均线攻略之操作法则篇

图中,蓝色线段代表了股价的走势,黑色曲线为某一条均线。这些买点和卖点,完全是根据上面讲到的压制、突破、支撑、跌破这四种位置关系而确定的。

  • 1、四大买点

买点①:均线由下跌趋势逐渐开始走平,此时股价从均线下方向上突破均线,形成金叉,此为买点①。

买点②:股价突破均线后,开始连续拉升,随着时间推移,均线也开始上升,同时乖离率的升高,迫使股价偏离均线到某一程度后,开始向下回落至均线附近,此时股价得到了均线的支撑,转而继续上攻,此处为买点②,这是一个安全性较高,利润较丰厚的买点。

买点③:股价大幅上涨后,再度回落,由于股价上冲力道较强,所以反噬效果出现,回落的幅度也较大,均线的支撑效果减弱,股价跌破均线。不过此时均线仍旧保持着上升的势头,股价在跌破均线后,不久又回升至均线以上,此为买点③。此处的买点,风险和机会并存,因为股价在大幅拉升后,已经是强弩之末,但即使如此,此处在实战中,往往也是拉升最快最高的一段,多方力量得到充分且过分的释放,使得股价这名探路者,功成身死,再也没有回头路可走。

买点④:股价大幅下挫,跌破均线并远离均线,同时乖离率的升高,促使股价回光返照,做最后的挣扎,可能会出现较大幅度的反弹,但终究后劲不足,没有突破均线的压制,再度下落。此处仍旧为一个买点,但因大势已去,投资者不可恋战,否则必将被套牢。

总结一下这四个买点:①为突破均线,②为回踩未跌破均线,③为回踩跌破均线但迅速收回,④为深跌乖离反弹。其中买点②为最佳买点,实际上这就是波浪理论中第3浪主升浪的买点,是一个后劲最足,力道最强的买点。

这里有必要解释下什么叫乖离率,乖离这两个字最早出现于《荀子-天论》:“父子相疑,上下乖离,寇难并至”,意思是分离,背道而驰的意思,乖离率在技术分析中是一个根据移动平均原理而派生出技术指标,它的功能是测算股价在波动过程中与移动平均线出现的偏离程度。乖离率英文名称BIAS,简称Y值。上本攻略上篇中,我们曾经提到,股价与均线之间,存在着相互牵引的特性,所以当股价离开均线太远时,这种牵引力就会迫使股价回归,但这种回归不一定是主动回归,这要看多空的力量比较,简单地说,就是有可能股价主动去找均线,也有可能是股价被动的等均线来。

  • 2、四大卖点

卖点①:均线由上升趋势逐渐开始走平,股价转而下跌,在股价向下跌破均线时,形成死叉,此为卖点①。

卖点②:卖点②对应的是买点④的反弹,股价被均线压制无法突破,转而继续下跌,此处的卖点,是可以保住部分利润的最后一个机会。

卖点③:均线已经呈下降趋势,大势已去,此时的均线支撑和压制效果减弱了,股价虽然顺利突破均线压制,但由于后劲不足,不久后再度下跌,当股价再度跌破均线,形成死叉时,卖点③出现,这也是此次多空战役的最后一个卖点,此时卖出已经不奢求盈利,能保住本金已经算是大幸了,否则后市可能将迎来更大幅度和更长时间的下跌,可以说这是逃命的最后机会了。

卖点④:卖点④对应的是买点②,当股价极速拉升,远离均线时,乖离率逐渐加大,回落调整的风险加大,此时卖出是获利最丰厚的。不过这个卖点实际上也是风险最高的,因为非常多的投资者,不仅不会从这里卖出,反而是买入的操作,这很容易造成,踏空了所有的涨幅,却买在了山顶上。

总结一下四个卖点:①为跌破均线,②为反弹未突破均线,③为反弹突破均线但迅速回落,④为急涨乖离回调。其中卖点①是最标准的卖出操作,完全遵循了右侧交易的原则。

葛兰威尔八大法则中的均线,一般设置为10或20日均线,这是因为5日均线过于敏感,而30日以上的均线又相对较迟缓,所以10日均线作为先锋队,20日均线作为战役的主攻手,都是较为适合的,下面我们就以20日均线为例,结合一个案例来看一下,各个买卖点的分布。

最全均线攻略之操作法则篇

买点①为均线走平,股价上穿均线。

买点②为股价回落靠近均线,被均线支撑。

买点③为均线大幅上涨后,迅速回落跌破均线,但不久后再度上攻,与均线形成金叉。

买点④为均线已由走平转为下跌,在远离均线的位置,乖离率升高,而出现的买点。第二个买点④虽然已经形成,但由于股价是下行的,所以卖点几乎和买点位置相同。

卖点①为股价冲顶后,均线开始走平并逐步向下运行,股价下穿均线,形成死叉。

卖点②为股价和均线均为下跌趋势,股价远离均线,乖离率升高,形成买点后,力道不足未突破均线压制,而形成的卖点。

卖点③均为股价反弹,突破均线,但不久又跌破均线,形成的卖点。卖点③如果不卖出的话,将遭受较大的利润回撤,甚至亏损。

卖点④为股价大幅上涨后,乖离率升高,股价开始回落形成的卖点。投资者如果在此处追高买入的话,即便是这一波的顶端,也几乎是和卖点④位置相同的。

其实在找这个案例时就会发现,想在一张图中,标识出所有的买卖点,是非常不容易的。这是因为葛兰威尔八大法则对于股价运行过于理想化,现实中很少能走出如此完美的图形来,也就是说,在实战中,并不一定这四个买点和四个卖点都会出现,但也恰恰是理想化,所以非常充分的解释了股价与均线的关系,列出了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

葛兰威尔八大法则的优化

葛兰威尔八大法则由于是使用理想化的模型进行推演,所以在实战中,是存在一定缺陷的,比如,买点②,如何才算是均线支撑住了股价呢?假如一开始支撑住了,股价上升不久后又再度下跌,该如何应对?比如卖点④,股价离着均线多远才算是远?假如股价回调很少就马上上涨,可能就会错失很大一块涨幅。

所以我们在葛兰威尔八大法则基础上,进行了优化,总结出更加安全有效的方法,为了致敬葛兰威尔,我把它命名为G+均线法则,如下图所示:

最全均线攻略之操作法则篇

G+均线法则分为三个买点和三个卖点:

  • 1、G+买点

G+买点①:与葛兰威尔八大法则中的买点①一致。

G+买点②:股价回踩均线,且并未跌破均线,股价开始回升,当股价回升至前一浪的高点时,再买入股票,这是对于葛兰威尔八大法则中的买点②进行了优化,用减少收益的代价,防止均线假支撑所带来的损失。

G+买点③:股价大幅上涨后,开始回调并跌破均线,不久后,股价再度突破均线继续上行,当股价突破前一浪的高点时,再买入股票,这是对于葛兰威尔八大法则中的买点③进行了优化,目的为了确认股价上升的后劲是否足够。

对于葛兰威尔八大法则中的买点④,由于股价是下行的,所以即使买点出现,卖点也可能出现在买点之下,况且股价在下行期间,不论是速度和幅度都加快了,这个买点的风险较大,且回报不高,所以我们直接把它放弃了。

  • 2、G+卖点

G+卖点①:此卖点是新加的一个卖点,当股价大幅拉升后,开始进入高位调整状态,均线也开始由上升逐渐走平,此时可卖出一部分仓位,锁定利润。与葛兰威尔八大法中的所有买卖点与其他G+买卖点不同的是,此卖点为左侧交易卖点,是还没有任何明显信号出现时的主动减仓行为,不去猜测未来,只关注当下的利润安全性。

G+卖点②:此卖点与格兰威尔八大法则中的卖点①一致。

G+卖点③:当股价跌破均线,且远离均线时,乖离率的升高,促使股价开始反弹,但反弹力道不足,被均线压制,股价继续下行,当下行至前一浪的低点时,清仓卖出股票。这是对于葛兰威尔八大法则中的卖点②进行了优化,用少许加大亏损的代价,来确认均线是否为真压制。

对于葛兰威尔八大法则中的卖点③,由于G+卖点②为清仓卖出,所以此卖点已经无意义。而对于葛兰威尔八大法则中的卖点④,在实战中,此处经常为震仓洗盘区域,如果此时卖出,很可能会错失很大一段涨幅。所以我们直接放弃此处的卖点,由于前期的涨幅较大,利润较丰厚,所以用可能出现的小亏损风险,换取更大的机会,还是值得的。

  • 3、G+买卖点的仓位管理

仓位管理,也是对于葛兰威尔八大法则的优化重点。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并没有源源不断的资金来源,所以任何一种操作战法都需要进行仓位的管理,以求利润最大化和风险最小化。那么对于G+均线法则而言,我们对于仓位有如下建议:

最全均线攻略之操作法则篇

G+买点①:此处建议建仓20%~40%,因为此处底部刚刚开始上升,不确定性较大,用最高不超过40%的仓位进行试建仓,相对来说更加安全。

G+买点②:此处建议加仓20%~40%,此处的买点本身就比较安全,但为了给后市留一些余地,所以也是建议加仓最高不超过40%的仓位。

G+买点③:此处建议追仓10%~20%,由于此处风险已经开始出现,所以再次加仓实际上是属于追高买入了,把投入的仓位控制在20%以内是相对安全的。

G+卖点①:此处建议减仓20%~40%,在买点③买入的仓位是风险较高的仓位,应该尽快兑现利润,而在早期买点①和②买入的仓位,虽然风险小,但也到了部分变现的时候了,基于这两点考虑,我们主动减仓20%~40%左右。

G+卖点②:清仓点,由于下跌趋势已经形成,为了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建议此处直接清仓,做到不贪婪,不抱任何幻想。

G+卖点③:清仓点,这是对于G+卖点②的补救措施,假如你在G+卖点②处已经清仓了,但没有忍住又再度买进,或者在G+卖点②处留有幻想,没有全部清仓,那么此处的卖点,就是补救措施,是最后的清仓点。

至此最全均线攻略的中篇就到此结束,本篇中,我们讲解了均线的第二个作用,对股价的支撑和压制,了解到股价与均线的交叉,对于行情的影响,并学习了葛兰威尔八大法则,及其优化的G+均线法则使用方法。在下一篇中,我们会介绍均线的第三个特性,以及预期相关的战法,敬请期待。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27274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

(0)
股市刺客的头像股市刺客
上一篇 2024 年 6 月 28 日
下一篇 2024 年 6 月 28 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