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机构庄家的控盘坐庄流程,捕捉黄金跟庄战机是威科夫跟庄理论的主旋律,下面我们详细讨论一下威科夫标准式吸筹的相关阶段和事件,希望给大家再次加强一下标准式吸筹的相关知识!

威科夫标准式吸筹示意图
阶段A标志着熊市趋势的停止。 在此之前,供应一直占上风;供应减低的明显证据是初始支撑(PS) 和抛售高潮(SC)。这些事件在K线图上非常明显,表现为价差增大,成交天量(但是,部分A股由于交易制度的限制(T+1、涨跌幅限制)成交量并不明显放大,这个我们在培训班中有详细讲解);这种情况揭示大量的筹码从大众散户转移到了专业大机构(CM\CO)手中。
当沉重卖压得以释放之后,来自机构(CM、CO)的需求和空头的补仓会自然地把价格推高,形成自动上涨(AR)。成功的二次测试(ST),通常伴有价差缩短和成交量减低,价格停止在抛售高潮(SC)的价位,或稍高的位置(高支撑),表示这里的卖压比以前减轻了。如果二次测试(ST)跌到抛售高潮(SC)以下,接下来的盘整过程一般会出现新低,或者需要更长时间来进行。抛售高潮(SC)和二次测试(ST)的底部,自动上涨(AR)的顶部,界定了交易区间的边缘。如吸筹示意图中所见,画出水平支撑线可以帮助分析市场的行为。

威科夫标准式吸筹示意图
有时候下跌可能没有那么剧烈,在阶段A价差和成交量可能不会突然放大。一般来讲,更希望看到初始支撑(PS), 抛售高潮(SC), 自动上涨(AR)和二次测试(ST),因为这些不但提供了更加突出的行情特征,更表明了有主力机构正在吸纳筹码。
阶段B:
阶段B的功能是为新的上升趋势“积累原因”(威科夫第三原理,因果原理),在阶段B,机构和职业大户在相对低位吸筹建仓,为未来的价格拉升做准备。吸筹建仓的时程可能很长(有时一年或多年),包括低位买入,而且为了阻止价格快速上涨,在相对高位卖出。在阶段B通常会有多个二次测试(ST),而且在区间的上缘可以有多个类似上冲回落的行为。 总体来说,随着交易区间的演化,大机构是净买者,尽可能地吸收浮筹。机构的买卖行为影响了交易区间内价格上下运行的特点。在阶段B的早期,价格的波动幅度大,且有高成交量。随着职业交易机构对浮筹的吸收,成交量逐渐减低。当供应耗竭的时候,就是接近阶段C的时刻了。

威科夫标准式吸筹示意图
阶段C:
在阶段C,价格经历对剩余供应的决定性测试(ST);代表聪明钱(CM\CO)的操作者借助这次测试判定市场是否已经做好准备,即将拉升。弹簧(spring)是价格短暂跌破交易区间(由阶段A和B确立)的支撑线,然后迅速返回交易区间内的行为。 弹簧(spring)是一个空头陷阱的典范。在跌破支撑时,会让大众误以为这是下降趋势的继续。事实上,弹簧让空方和晚期卖出的交易员上当受骗而卖出,然后反转,并开启新的上升趋势。在威科夫分析法中,弹簧(spring)或震仓(so\tso)代表着对供应的成功测试,预示这是高成功率的做多机会。低成交量的弹簧、或震仓后的低量测试,揭示市场可能已经做好准备,即将进行拉升。所以这是开始建立多仓的好时机,至少应该建立部分多仓。

威科夫标准式吸筹示意图
弹簧或震仓之后出现的强势初现(SOS),是我们在此处分析正确的确认。然而,如图中所示,对供应的测试不一定会出现弹簧和震仓。测试的低点也可能会出现在交易区间支撑线的上方。这种情况下,辨认出阶段C会有一些困难,我们把这种行为称为高支撑。
阶段D:
如果我们在前面的分析正确,接下来发生的应该是持续的需求主控。价格特点是,在拉升过程中,阳线呈大价差,成交量增加;向下调整(最后支撑点lps)时价差缩短,成交量减少。 在阶段D, 价格至少要拉升到交易区间的上缘。几个最后支撑点(LPS)是做多建仓,或者加仓的良好点位。

威科夫标准式吸筹示意图
阶段E:
在阶段E,价格离开交易区间,需求占据绝对的主导,拉升的迹象一目了然。回撤,比如震仓或其他类型的调整,通常都历时短暂。在较高价位发生的新的交易区间,在阶段E随时可以形成。这些交易区间被称为洗盘或者二次吸筹区间,期间部分机构或大众散户交易者获利回吐,同时大机构增加仓位。这些交易区间有时被称为通往更高价位的“弹跳板”。

威科夫标准式吸筹示意图
上面的分析是对威科夫标准式吸筹的市场行为事件的分析,在正式实盘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放大时间背景把标准式吸筹放大来看,也可以套在小的时间框架周期来看,当然了标准式吸筹只是威科夫吸筹理论中的一种,我们还有另外两种,分别是隐藏式吸筹、V型反转式吸筹。市面上的部分学者把隐藏式吸筹和V型反转式吸筹也套在标准式吸筹来分A、B、C、D、E段,这给很多初学者带来了很多困扰,很难识别找出相关的阶段或者事件。很多时候是照本宣科,套用形状图形,最后做得并不好!
威科夫大框架标准式的吸筹更多的时候可以使用来研究分析大背景,有时候底部大框架吸筹会持续2-3年的时间甚至超过5年以上的时间,在这样的吸筹框架里面往往包函了很多我们小的标准式吸筹、隐藏式吸筹、V型反转式吸筹!这三种吸筹模式提高了我们入场的精准性、降低了生意成本,大框架的吸筹可以给我们更大的背景分析!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269131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