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盯盘像水一样是一个动态过程,在大部分时间是没有流动方向的,只有在潮汐来临的时候才会出现操作机会,而我们作为交易者,就是在等潮汐,潮汐的力度大于一般性质的折返。这里面的难度在于如何评定潮汐朝着一个方向的涌动是在初期,中期还是末期,这对于我们的操作至关重要,研究当下的潮汐,必须与之前的潮汐做对比,从中找到规律,如果感受到一波大浪冲过来,是否还有冲劲,最稳妥的方法是在折返的时候进行验证,退潮期的力度要小于涨潮期的力度,利益最大化的操作是在浪尖撤退,在浪底蛰伏,这几乎做不到,即便做到也是运气的成分大一些,明白了这些道理后,我们在盘中,通过对短周期的 30 分钟,60 分钟级别,日线级别,周线级别甚至更长周期,去感受股价前进折返的力度,切忌在买和卖的标准不在同一个周期,这样会延迟或提前你的操作行为,给自己困惑,自己从 60 分钟周期买进的标的,那就以 60 分钟的走势来判断走势。
2,没有复盘的盯盘,如同在森林里迷路的羔羊。你不走动暴露,不会有猎手捕捉到你,一旦你出手,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极其容易被干掉,这片森林静谧但血腥,等级分明但公平有效,若你在没有防备的情况下贸然捕获猎物,很有可能成为别人的猎物。
3,我们在盘中对信息的处理能力会遇到各类信息对股价的冲击,不论是推升还是压低,有些信息是隐藏的,有些信息是暴露的,我们要对连贯的信息重视,对突发的信息进行过滤,连贯的背后是逻辑的延伸,突发的背后是情绪的释放,两者是理性和感性的碰撞,理性逻辑的股价会出现稳步上涨或者下跌,感性情绪下的股价会出现急拉或者急跌,对于我们个人投资者,要善于运用这类套利空间,绝非羊群效应,掉入对方的多头或空头陷阱。
4,盘中超出了复盘时的预期 当我们复盘后,会对持仓和准备入手和出手的标的做好规划,符合预期自然可以顺利展开交易,若市场超出你的预期,比如该涨不涨,该跌不跌时,你要把这些市场给你的信号搜集整理,并重新审视快速做出反应,否则机会稍瞬即逝,当然对于中长线投资者而言,绝非这般耗费精力,因为这类投资者更重视基本面的变化和周线甚至月线是否出现需要重视的信号,不看或者很少看盘面的中线投资者除外,这类投资者堪佛系,我也曾经遇见过。大部分人主要看的是上证指数和创业板两个指数,行业题材同时具备联动性,就短线而言如果在没有利好信息发布的情况下,你发现某个行业比如房地产板块出现异动,你要不要参与呢,个人经验而言,这个板块至少已经发生 3 家涨停,且持续时间长达半个小时,这已经能够说明,资金是确切流入这个板块了,但未必你当前买进一支涨幅 2-3%的房地产个股,第二天就能盈利,这里面的逻辑是,主力资金在启动之前已经选择了攻击标的,就是现在已经涨停的个股,我们在盘中不需要去买进涨幅 2-3%的个股,看似我们占了便宜,其实是大部分有此心理的散户推升所致,做就只能做龙头,当天买不进去,第二天也要再进,这是反人性的,不符合一般投资者的买进思维的,即便第二天高开买进,随即出现回落,第三天再次下杀,这种连贯性的下跌走势,其实在你第一天判断房地产板块会出现持续性上涨的结论就是错误的,为什么会出现错误,整体房地产的政策预期是什么?股民的群众基础怎么样?股价是否具备连续拉升的条件,位置够不够低?上面的压力空间够不够大?这些都可以成为你是否决定买进的理由,且是最简单最基础的。

5,开盘半小时是交投最为活跃的时段 此时段代表着资金主力对行业题材以及个股的一种态度,即便这样,这种态度也存在亦真亦假的情况,如果按照这个逻辑延伸下去,那么指数点位和股价就是随机的,答案真的是这样吗?决定涨跌的因素看似纷繁复杂,对于题材的炒作,看股价位置即可,这个股价位置需要运用黄金分割,趋势线,形态,量能,技术指标等对位置进行综合考量,甚至情绪你也要有所感受到。对于价值投资者而言,看盈利增速是否在消化估值即可,两种投资思路并不矛盾,而是各有自己的市场环境和路数,这取决于你的标的和你的投资风格是什么?至于大盘,牢牢地被神秘资金掌控着,因为很好解释,大盘股的持股结构包括部分成长股的基金持仓,都可以通过窗口指导或者其他方式进行调节,我们要深刻理解 A 股存在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所以当大盘出现快速上涨或者下跌,或者震荡时,要留意官媒释放的信号,要在脑海里形成回路,如果你是操盘手,管理层赋予你的使命是什么?你就会在当前做什么?你会在市场低迷的时候使用什么行业进行激活人气,在市场上涨时,你会运用什么行业进行压制,用什么行业进行防御,在震荡时,你会运用什么行业掩护或者保持指数的稳定性进行托底,这都是公开信息,你如果用心,可以感受到。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271018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