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龟交易法则中的重要参数主要围绕趋势跟踪和风险管理,以下是一些关键参数和它们的含义:
1. N值(波动性)
– 定义:N值代表市场的波动性,通常使用平均真实波幅(ATR, Average True Range)来计算。ATR是一种衡量市场波动性的指标,用于确定仓位大小和风险管理。
– 计算方法:通常计算过去20天的ATR值,表示市场价格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波动幅度。
– 用途:N值用于计算每个交易的风险,决定了仓位大小和止损点的设置。市场波动性越大,单个单位的仓位就越小,反之亦然。
2. 单位(Unit)
– 定义:单位是指根据市场波动性计算出的每笔交易的仓位大小。
– 计算方法:单位大小通常等于交易账户总资金的1%至2%,除以当前市场的N值。例如,如果账户总资金为100,000美元,N值为50点,那么一个单位的仓位可能为1,000美元。
– 用途:单位用于控制每笔交易的仓位大小,确保每次交易的风险在可控范围内。
3. 突破时间段
– 定义:这是用于生成买卖信号的时间窗口。海龟交易法则通常使用两个突破时间段:一个用于初次进入市场,另一个用于加仓或出场。
– 20天突破:如果市场价格突破过去20天的高点或低点,则产生买入或卖出信号,这是海龟交易的标准入场信号。
– 55天突破:如果20天突破信号失败,交易者可以使用更长的55天突破信号作为确认或替代信号。这个时间段通常用于判断更长期的趋势。
4. 加仓规则
– 定义:加仓是指在有利的市场趋势中逐步增加仓位,以最大化利润。海龟交易法则中,加仓的过程是分阶段进行的。
– 加仓间隔:通常每当市场朝有利方向移动0.5N值时,海龟交易者会增加一个单位的仓位。这种方式确保交易者在趋势延续时能充分利用市场的波动。
5. 止损点
– 定义:止损点是为了限制亏损而设定的预先退出市场的位置。在海龟交易法则中,止损点通常基于N值设置。
– 初始止损:初始止损点通常设置在入场价的2N之内,也就是说,如果市场价格反向波动超过2N值,交易者将退出该交易。
– 跟踪止损:随着市场向有利方向移动,止损点也会相应调整,以锁定利润。
6. 最大仓位限制
– 定义:这是为了防止过度交易而设置的仓位限制。在海龟交易法则中,每个市场的最大仓位通常被限制在4个单位以内,以防止单个市场风险过大。
– 用途:该参数确保投资组合的风险分散在多个市场上,而不是集中在一个市场或资产类别中。
7. 最大损失限制
– 定义:每次交易的最大风险通常控制在账户总资金的2%以内。这一限制确保即使在多个交易中遭遇连续亏损,账户资金也不会大幅缩水。
– 用途:通过设置最大损失限制,海龟交易者可以更好地控制风险,避免由于一两次交易失败导致重大损失。
8. 市场选择
– 定义:海龟交易者通常会在多个市场(如股票、期货、外汇、商品等)中进行交易,以分散风险。
– 用途:选择流动性好、波动性较高的市场进行交易,这样可以确保信号的可靠性和交易的执行效率。
9. 持仓时间
– 定义:海龟交易策略通常倾向于中长期持仓,即在趋势未发生明显逆转前,尽量保持仓位不变。
– 用途:通过持有头寸直到趋势结束,海龟交易者能够捕捉到市场的大部分利润,同时减少过度交易的成本和风险。
总结
海龟交易法则的成功依赖于严格执行这些参数,并保持纪律性。通过波动性(N值)管理仓位和风险,利用突破策略进行趋势跟踪,加上明确的止损和加仓规则,海龟交易法则为交易者提供了一套系统化的交易框架。虽然这套规则起源于期货市场,但其核心理念同样适用于其他市场和资产类别。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265200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