缠论中枢的核心本质在于其是多空进行博弈的区域。
所谓多空,其中多即代表买入的资金,空则代表卖出的资金。
而博弈就如同打仗、争斗一般。
简单来讲,就是买入资金与卖出资金相互争斗的所在之处。
中枢主要体现为横盘震荡,这个横盘震荡的区域便是买卖双方展开争斗的主要场所。
然而,打架不可能无休止地持续下去,最终必然会有一个结果产生,要么是买方资金获胜,要么是卖方资金获胜。
辨别买卖双方胜利的标准为:
倘若走势向上大幅突破,那就表明买方资金胜利;
要是走势大幅向下突破,就意味着卖方资金胜利。

因而,中枢震荡的核心本质即为多空资金的博弈。
缠论是在多空资金博弈这一前提之下衍生出来的技术分析,缠论的核心并非是什么几何,资金博弈才是缠论的关键要素与核心本质。
缠论的 1 买,是卖方力量已衰竭而多方力量即将展开全面反攻的点,卖方力量衰竭的表现是背驰,也就是最后一波下跌的力度没有前面进入中枢段的那波强,可以借助 macd、均线、形态等进行辅助判断。
缠论的 2 买,是为了进一步确认空方力量衰竭,多方力量将要再次反攻的点,其表现为走势再次回调却不创新低。
缠论的 3 买,是确认多方全面获胜,而空方力量全面崩溃的点,表现为走势大幅向上突破中枢,而后回调不进入中枢。卖点则与买点相反。
由于资金情况很难做到 100%准确地提前预测,所以走势结构基本也无法做到 100%准确地判断。
而缠论的根本在于资金,故而我们在实际运用缠论时也无法做到 100%正确。有谁能做到 100%正确呢?
那样的话将会成为我国金融界如同沙皇核弹级别的人物,甚至可以去“核平”华尔街,存在这样的人物吗?
并不存在!
所以,到最后就会出现我们运用缠论进行交易时,经常出错的状况。
很多人还以为是自己技术不过关,缠论研究不深入,确实有相当一部分人对缠论研究不到位,但用不好缠论的主要原因并非是没研究好,而是不存在什么方法能够做到 100%准确。
很多缠友难以接受这样一个事实,即单纯学习缠论在实际中效果不佳。
于是一部分人会因心理落差大而变成“缠黑”;
还有一部分人会过分地自我反思,将问题归咎于自己身上,认为是自己没学好缠论,并用各种方式方法去学习,可最终效果依然不好。
所以,学习缠论不要抱有太大的期望。
前面提到过,缠论的核心是资金,中枢的核心同样也是资金。
那么我们的分析便可以从资金的角度出发,操作也可如此。
比如 1 买,出现背驰了,我们能看出空方力量衰竭了。
同时我们从资金的角度还应该知道,在空方力量衰竭的情况下,如果走势要上涨,那就需要买方资金入场。
倘若买方资金不入场,那么走势是涨不上去的。
在买方资金不入场的情况下,如果出现一个利空,卖方资金又入场了,那么走势会继续下跌,这个背驰点将会失败。
有了这样的观点,那么即便走势失败了,我们也能够应对,并且知道原因。

1买形成过程
2买,也是同样的逻辑。买方资金反攻后,走势回调。走势回调本身就是卖方资金反攻的一个表现,如果这个时候,买方资金突然消失了,在卖方资金的抛压下,走势会继续暴跌。

2买形成过程
3买还是一样,走势向上离开中枢后,说明多方力量获得胜利了,但是如果多方力量消耗过多,不能持续,那等空方力量反攻的时候,会因为多方力量的不足,导致走势回到中枢,3买构筑失败。

3买形成过程
我讲这些是为了说明走势不存在 100%的确定性,我们无法做到 100%准确地预测走势,也无法 100%准确地预测资金情况。
因此,我们需要接纳各种可能性,包括走势失败以及亏钱的事实,具备了这种思维之后,就不会再纠结于走势为何会失败,亏钱时也不会难以释怀。
那既然我们无法精确预测走势,使用技术分析的意义又何在呢?
原因就在于历史会重演。
比如我们之所以能够看出背驰,是因为从历史走势中我们可以得知,背驰之后走势常常会出现反弹;
比如我们观察均线,是因为根据历史走势我们清楚,均线通常都具有支撑作用;
比如我们能够进行缠论买点的操作,是因为从历史走势中我们能够明白,在缠论买点之后走势经常会上涨……
诸如此类,还有很多都是基于这样的逻辑。
然而,历史会重演,但后面还有一句话,那就是历史不会简单地重演,所以我们依据技术分析进行操作时就会出现亏钱的状况。
比如均线,可能这一次是 20 日均线起到支撑作用,下一次就变成 30 日均线支撑了;
比如背驰,可能会出现给你来个背驰之后继续下跌然后再背驰的情况等等。
这便是我的认知、体验与感悟,供大家作为参考。
肯定会有少数人说我的认识是错误的,这就没必要多说了,因为我的结论是我根据自身实际实践得出的,除非你能从实际出发全面推翻这个观点,否则你说我是错的,在我看来你就是在耍嘴皮子,到我这里就是为了刷存在感。
当然,我的结论并不一定适用于所有人,因为我在交易过程中的经历、思考等情况与大家不尽相同,所以大家参考一下就好。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25434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