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卖出方法原理就是分析盘中是否有大资金主动抛售迹象。很多人以为资金流向等理论能够解决分析是否有大资金流出的问题,而实际上这是扯淡。不信你按着这些所谓高深理论试几回就知道了。本文章不想在这方面浪费文字。大量的资金主动性卖出必然会造成盘中的股价大幅波动就似水中形成巨浪,而散户那几万几十万元抛出去能荡个波纹就不错了。不少股民新股中签后有个顾虑,就是怎样卖新股才能卖个好点的价格。那么就需要关注“疑似卖出信号”。
本文中提出这个“疑似卖出信号”概念。为什么不叫“卖出信号”而叫“疑似卖出信号”?
这是因为有三点原因:
一本人没有狂妄无知到认为此信号一定准确无误。我认为世界上具体事物中没有什么永恒和一定的事情,前面都是有提前和条件的,所以前面加上“疑似”二字。相比市场上的绝大多数技术与软件都是直接表明是“卖出信号”而从来没有显示“可能”“怀疑”等含义的。
二 任何交易方法都有局限性在我看来教别人技术而不讲这种技术的局限性就是在耍流氓。什么叫“耍流氓”就是不道德。比如卖保险的,只讲自己这个险种如何如何的好,而不讲其中的风险。把保险说的好像是慈善业事似的难道是道德吗?
我们这个方法的局限性是由于其原理造成的,我们只能得出当天或近几天有大资金抛售的确定性结论。却无法预测未来是否会继续抛售。我们只能说至少现在它是抛了!
看看市场上的宣扬的技术都是宣传自己的技术有多么的准确神奇,有几个指出其技术的弱点与不足的?
三 “疑似卖出信号”是个必要条件,就是说大资金出货必然会在走势图上百分之百表现出“疑似卖出信号”,而反过来出现“疑似卖出信号”则不能百分百确定有机构大举出货。这需要综合“人气理论”才能大幅提高其准确率。而大家常见的技术都是什么呢?都是在给大家灌输一种“充分”“一定” “绝对” 这种概念。既然这么“一定”的方法,为什么不自己留着赚大钱而去教别人呢?
“疑似卖出信号”的K线表现形式为打开涨停板和大幅震荡。实际上“疑似卖出信号”的表现形式不仅仅是K线这一种形式。真正的“疑似信号”表现形式应像电影画面一样,有声色和情感的。为了讲述方便这里只谈K线这种表现形式。为此我就要讲下本文特指的这两个概念的具体含义:
“打开涨停板”是指一字板(开盘即涨停)在盘中交易时间段被打开10分钟以上。即使10分钟后依然封住涨停板至收盘,这也属于“打开涨停板”。
“大幅震荡”有二种表现形式:
1当日的日K线出现相对于K线实体而言较长的上或下影线或开盘与收盘股价相差较远。
2当日或与上个交易日连续二个交易日的走势为大阳中阴或大阳大阴的K线组合。
注意“打开涨停板”和“大幅震荡”都出现,那么才会初步构成完整的“疑似卖出信号”这两个形态是缺一不可的。
应用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1 疑似卖出信号是卖出的前提,并不是一定马上要卖。应用“疑似卖出信号”可以把注意力放在真正的重点上来,而不至于茫然疲劳的看盘一天而不知重点。即只有出现 “疑似卖出信号的当天才有可能考虑是否卖出的问题,其它时间则不考虑。就好比夫妻两人决定离婚,总得中间出现些迹象才能考虑吧?即出现疑似信号了才能考虑,然后再寻找或等待其它的迹象证据来支持才能做出最后的决定。
2“疑似卖出信号”出现的次数越多,成为真正的头部可能性越大。即使这两次“疑似卖出信号”间隔数月。
3 对市场环境背景分析的越清晰,“疑似卖出信号”把握的越准。“疑似卖出信号”不能机械的运用,要放在不同市场环境中思考才能卖出得当。同样是“微笑”,因背景不同而意义天差地别。婚礼上客人微笑是祝福,葬礼上微笑则是不尊重。比如出现此信号当天或几天大盘暴跌,散户大户等都夺路而逃,所以必然造成这个“疑似信号” 失去了原有的大资金主动抛售的本意。又如股市异常火爆,机构等大资金也变得很贪婪或意见不统一,常使“疑似信号”变成“洗盘”,不久又继续大幅上扬。市场中的其它技术分析在应用时通常是不考虑市场背景的,比如金叉死叉理论的应用就不考虑市场环境等其它信息,无论任何环境它都认为死叉就应卖出这显然是错误的。
此文章为《孟可的思想空间》原创,特此声明。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25174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