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系统性风险下降
系统性风险得到大大缓释,虽然向上仍然不能主观奢求非常大的空间,但的确在显著的长多基础之上,以及过去5周以来的持续盘落,也已经形成强烈的止跌稳定预期,今天走的就有几分这样的味道。
我在周末阐释,再跌必反攻,条件上来看,这是非常可靠的。但的确是没有往下再压的更低一些,就技术上而言,我还是预判持续向上推进的空间有限,幅度也不会很大,还容易引发拉高不成反手又压低的局面出现。
同时,会面临的情况,就是反升的力道不会很强,缺乏成交量能的释放,这既抑制指数的上涨,也会收敛再跌的量能及空间,仍然会以低量潮的方式沉淀与修整,大盘依旧维持横向波动态势。
这个局面,喜忧参半,从震荡修整的角度出发,倒是更乐于如此来整荡,直到有条件促使短多结构恢复。只是涨不动很容易就压回来,这样就对操作产生较大难度,个体风险增大,追涨杀跌都不可取。
不过,局势的变化,在今日仍然较低的单位成交量能水平下,我们依旧维持再跌必反攻的大胆预判,不要怕任何形式的再缩量回落动作,尤其是在过去5周连阴下跌的态势下,不要惧怕6连阴,更别担心连续走出7连阴。
这样还是应该在盘落的时候,主动寻求低接买进的操作机会,而不是惧怕回落或下跌。只是个股的选择,一定要是自己看得懂看得好的投资类别,而不是哪里热闹追哪里,小心被市场修理。

特别是我们说明未来2周里的短期压力,以及4月2日后的60日周期转跌预期,都会是未来持续构成的抑制,在没有出现显著可以改变的条件之前,也都不要太多激进,避免追涨追高,同时继续控制总体仓位水平,应对市场波动。
2,投资方向和策略
以当前市场局面,我仍然会思考疫情后时代的投资逻辑,今天在航空、旅游、酒店等领域,都表现很积极,而且相对平稳,没有像碳+领域那么火爆,而这恰恰是我认为更加安全且有后续的持续力。
还有金融领域方向,这个板块整体表现平稳,目前满足当前市场位置低估值低的条件,也很容易被投资者关注。这个逻辑可以扩展到许多中字头的股票上,近期我阐释说明的部分中字头股票,都是这样的类型,可以组合性配置。
科技板块,我是一直跟踪,但过去半年以来整体弱势,近期更是加速盘弱,不少个股跌了又跌,被杀的还蛮惨的,有典型的杀估值现象。高位股票,或估值过高的个股,都被杀的乱七八糟。但随着非理性的影响,不少成长不错质地优秀的个股,也杀的很惨。
按照我们对科技类个股的溢价空间来看,30倍以下的估值,多数投资者表示认可,这在过去的行情中也都得到体现。这使得,我们对当前处于20倍上下估值的科技类股票,产生了积极的预判,但也会考虑技术结构,越优势当然越好。
所以,对于基本面优秀,技术面优势的科技类股票,也应该可以多多跟踪,不要惧怕短期修整,倒是可以主动寻求参与机会。这类科技股票,逻辑性低点区域也有望慢慢形成,但需要反转上涨,就得量增价涨走趋势,否则观而不入等机会。
综上所述,大盘小幅震荡,成交量能收缩,继续维持低量低迷态势,这是当下合理的技术修整过程。以长多基础,确判再跌必反攻,系统性风险降低,可以偏重个股寻求操作机会,但仍不宜追涨追高,低接波段交易,仍然是当前必要策略。
投资方向,聚焦碳+领域,疫情后时代,金融领域,科技低估值类个股,以及消费类个股,但无论选择哪类标的,持续持仓的个股,都要力求基本面优秀,技术面优势,两者叠加发力,往往更具有爆发力和持久性。
——————
具体到个股的选择和操作上,始终要明白,不和跌势股为伍,不拿垃圾股,不玩题材,不玩概念,不听消息,不要幻想,遵循“周线为主,唯量是问,四个条件,趋势为王,汰弱留强,每日归零”的原则,来审视和积极应对市场的变化与发展。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207914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