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心理技术分析的要点
如果仅从“趋势通道技术和量价关系”来分析关键位置的形态,很多朋友可能仍然难理解这种过程。但是,如果结合市场心理分析来参考,那么就能更容易理解这些行为背后的成因。
对市场心理分析的讨论。最重要的是理解“关键位置”的心理情况,只有关键位置才是技术分析的重点。
我们需要理解的关键位置有三类:
一是顶部段位置的心理;
二是大跌段位置的心理;
三是炒底段位置的心理。
一、阶段顶部位置心理
从形态上讲,最重要的顶部形态就是双重与三重头肩顶。
所谓顶部,就是指数或个股在大涨一段或反弹一段后出现的技术形态。
对于顶部分析中,最重要的判断依据是颈部。颈部在市场心理分析中称为:绝对不能跌破的价位。
而顶部产生的核心:“股价不在再创新高”,大家要记住这段话。这是解释顶部问题的核心原因。
在市场心理分析中,股价不断上涨的原因分析:
(一)股价上涨创新高意味什么?
股价上涨让原持有人担心卖早而惜售。
股价上涨让没有及时买入的踏空者追高进入。
最重要的因素是:不论持有者或新入者,都获利了,都赚钱了。所以持仓者不愿意卖,而又不断吸引更多担心踏空的新买家进来,让股票不断上涨。
(二)股价不再创新高意味什么?
1.如果股价不再创新高,如果这里是顶部。那么这里的成交量一定是放大的,会形成我们所谓的密集成交区域。
在这种位置出现放大的成交量,表明有一方很大的力量在卖出,只有一种可能就是主力机构。同时也表明有一方很大的吸收力量存在,一定是散户。所以,在真正在顶部区域的第一个特征是出现放大的“成交量”出现典型的滞涨现象。对于阶段性顶部(趋势通道压力线),量能则可能不那么大,因为主力不会全部出货,只是阶段性出货,量能可能保持与上涨段量能持平,进行横盘整理。
2.如果股价不再创新高,在顶部密集成交区域大量进入的新入者将开始亏钱。而这些在最后高点密集成交区域的一批购买者发现亏钱后,一部份看着股价的下跌,由等待到恐惧亏损扩大,最先加入抛售阵营,让股价进一步下跌,在跌到第一个头的密集成交区域时,会受到最后一批看多者,即在那个价位没有买到而后悔的追入者的买入引起缩量反弹,反弹的幅度不会太高,不会超过中间的头部。随后股价继续下跌。在头部进入的套牢者开始担心,他们恐惧亏损扩大而抛售,原有老持仓者担心利润缩水也加入抛售,股价将向颈部区域下跌。
3.核心问题,真正双重与三重头肩顶最终成立的红线在颈部。
前面讲颈部是顶部绝对不能跌破的价位。
大家一定要明白:颈部是多头最后的防线,是前面多头最密集成交的区域。可以理解为多头大部队的总防守位。
如果K线在颈部没有受到更多的阻档,而是轻松跌破,甚至无量跌破,说明多头已经没有部队了,已经没有更多人愿意在那里买了。跌破后,不能快速收回的,下跌趋势基本成立,按纪律要先空仓。
如果K线在颈部跌破后,受到多方阻档,并能快速收回去,那么就不能确定是一个真正的顶部,还需要观察。
但是,通常情况,不论是真假顶部,只要这种形态出现时,一旦出现滞涨,我们都应该先出来观察。安全了再进入,不要等到破了颈部再出来,因为颈部破后的下跌,有时速度是很快的。
(二)大跌段位置的心理
市场的大跌是很多朋友在心理上难适应和判断的问题。持仓的一旦遇上大跌就被深套;空仓的又担心踏空常常炒在半山腰上。这都是对大跌段的特征不了解的原因。
而大跌段最容易发生的地方就是在趋势通道经过一段时间的上涨要毁灭前的压力位置与支撑位置。这个位置的指数通常已经有一段大涨,获利盘突出。机构有兑现利润的需要,让市场形成新的下跌空间,为赢得下次上涨空间的做准备。如果这时再伴有或遇上不利的市场利空消息(包括美股市场的)工作,那么“大涨必大跌”的情况就可能发生了。
按波浪理论,指数的大跌段通常是三段趋势,是一个倒N型的下跌。会经历“下跌、反弹和急跌”三阶段。
从波浪理论而言,真正的大跌就是要让空方得到尽情的宣泄后才能参与。很多不明白的人,等不及的人会炒到半山腰上。
一定要记住“多头不死,空头不止”的理念。
在市场心理上会出现以下阶段特征:
一是刚开始一两天的下跌,广大散户不愿意认为是顶部,在心理上认为是正常的回调。所以刚开始会出现缩量下跌,这是主力机构与敏感资金在抛售,市场的负面消息面不大。
二是持续几天以上的抛售,市场跌幅扩大让散户开始恐慌,负面消息增加,大家开始接受这可能是一次大的调整,聪明的短线散户加入抛售,量能放大。
三是指数经过连续一周以上的大幅下跌后,空方力量得到了第一次有力的宣泄,主力机构与敏感资金实现了快速出逃。
四是空方力量第一次有力的宣泄后完成了倒N字型的第一段走势,随后炒底资金出现。这是因为连续的下跌让部份主力资金成功出逃,空头出现了暂时的休整,空方力量暂时减弱。由于市场在短期内完成了一次快速的大跌,聪明的职业短线资金开始进入抢反弹,只是为了一两天的反弹。没有出逃完的主力资金也借势用少部份资金拉起股价为更好的出完货。而此时,不少空仓或手里还有资金的散户们看到指数出现快速上涨,以为市场见底了,担心踏空或想补仓也加入了抢反弹。市场出现了典型的缩量反弹形态,这个阶段对于空仓资金是最危险的时候。
五是市场在缩量反弹一两天后,股价再次出现滞涨。通常普通散户的反应很慢,因为他们是抱着市场可能见底反弹的思维加入的。而对于职业短线资金非常清楚,他们玩的就是超短,玩的就是抢一两天的反弹钱,会在市场反弹一两天后马上兑现利润,未完成出货的机构主力也会快速借机出货。所以,市场反弹后会出现滞涨,然后再次下跌。
六是市场反弹后的下跌,让还在里面的散户产生了绝望的恐慌情绪,因为这次反弹是他们期盼的希望。他们完全成了惊弓之鸟,而此时的市场弥漫着股灾形成的各类消息。市场再次步入下跌通道,这次是散户绝望恐慌情绪的抛售,成交量不一定放大,但是单日的跌幅却很大,出现明显的急跌特征。
七是在这个阶段抛售的主要是散户,主力机构已经停止抛售行为。在第三阶段末期,主力机构考虑维护市场,已经不再抛售,而是会逐步加入维护的队伍(如果在股灾中,国家已开始救市),这时市场的消息面开始释放偏多消息,以减缓市场情绪。
八是在市场急跌后,空方力量得到了充分尽情的宣泄,因为主力机构们已经关掉了这艘巨轮的引擎(停止做空,加入做多)。但是巨轮巨大的惯性会继续向下运动,在下跌段的末期,不断出现带长下影线的K线。这是主力机构逐步买入救市的特征,以阻止市场进一步下行,逐步开始建仓,巨轮的下跌趋缓下来,市场开始进入见底阶段。
九是市场见底阶段初期,职业短线资金(游资)是最敏锐的的资金,他们会对最新的热点题材,或当下的热点题材,或超跌股进入试探性买入,市场一旦出现一定的赚钱效应,则会吸引更的资金关注并加入,信心慢慢增强!
我们必须清楚一点,在通常情况下主力机构是市场行情的主导者。但是,市场真正最大的主力是散户群体。这就是我们举例的地主与农民的关系。绝对数量的人还是农民,非地主。
主力机构阻止市场后期快速下跌除了买入行为外,最需要就是要恢复市场的信心,这个信心建立的核心在于散户群体。
如果一轮大跌变成了股灾,就是因为散户群体的信心完全崩溃。那时,主力机构也不可能抵挡住散户群体的情绪崩溃,这就需要国家加入救市。所以有一种说法,在股灾中市场最珍贵的就是“信心”。
对于市场发生大跌段的操作策略只有一条:卖得越早越好。
很多朋友在开始下跌时可能跌了10个点,就趴下不动了。这是非常错误的。大家应该算一下,在一轮大跌中下跌了10个点,甚至是15个点,能及时退出,都不会亏本。只要市场真正的见底止跌后,买入一只反弹股,反弹的空间可以轻松让你回本。但是,如果你选择趴下不动,跌幅可能在20%以上,而反弹时,你的股票可能就回来10%左右,你仍然会深套在里面,关键还没有更好的选择权。
因此,在大跌段的策略只有一条:尽快空仓。而聪明的资金会在顶部提前选择空仓策略。我们在顶部空仓时,其实是不知道市场会怎么下跌或下跌的幅度是多少的?是会正常跌还是会大跌?但是,你空仓后,趋势会告诉你情况,你就能顺势躲过。
对于2018年的股市,大家要看到一点,就是资金严重缺血。2018年初的那一轮大跌,深次新指数完全就没有主力资金抢救,成为掉线的风筝,连一个反弹都没有就直接跌下去。
2018年很多人都看好创业板,创业板的指数会成为大家关注的重点,也会是我们分析的重点。
散户在熊市中的心理变化,也可总结为五个顺序发生的过程:
拒绝、愤怒、妥协、失望和接受。
这五个过程的变化会完全反应在市场的变化上。
暴跌开始前,多数人是拒绝不相信的,认为可能是正常的回调,只有聪明资金和机构主力资金在卖出,所以市场刚开始是缓跌过程,市场中的强势股还在坚挺,对强势股仍在看好。
暴跌从缓跌开始加速,因为行情让卖出者大幅增加,这时强势股也开始补跌,大家对市场出现的这种下跌感到愤怒。
但是暴跌不会受人们的愤怒而停止,人们越是愤怒和情绪化,市场的暴跌能量就越重。人们开始完全认识到了市场已经进入熊市或深度回调,只是对于这个过程会有多深并不清楚,在心理层面对市场开始妥协。
急跌之后的市场,空方力量得到第一次有力宣泄后。市场开始出现多方的抢反弹,这次反弹是市场的希望,但反弹很快夭折。给市场带来的不是希望而是更大的恐慌与绝望。这种恐慌让空方再次开始更猛烈的进攻,市场完全进入失望情绪,人们看不到希望,只有更大的失望。
失望伴随第三段急跌出现,跌速加快,跌幅加大。人们从失望中开始完全接受了目前的现状,甚至麻木于慢慢熊途现状。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203162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