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林奇说普通人投资前应该做什么准备?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进入股市,怎样良好开局呢?继续共读《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找寻答案。

林奇建议,在进入股市之前,先进行自我测试:

1.我有一套房子吗?

2.我未来需要用钱吗?

3.我具备股票投资成功所必需的个人素质吗?

关于房子,林奇认为进入股市前应该考虑买一套,毕竟买房子是一项几乎所有人都能够做得相当不错的投资。因为房子不会在一次又一次的倒手中连续亏损,也不会一夜亏的精光,而且房子可以加杠杆、抵税,房屋本身可以抵御通货膨胀,房地产在经济萧条时期是资产保值的最佳避风港,更不用说房屋每天为你遮风挡雨带来的舒服享受。普通人买房先上车,后置换。

关于钱,两三年内需要的钱,不要买股票。股市10~20年的走势相对可以预测,至于未来两三年内股票的价格是涨还是跌无法预测,就算是蓝筹股可能也会在三年甚至五年的时间里一直下跌或者一动也不动。靠退休金的老人、靠啃老的年轻人也不要买股票。在股票市场的投资资金只能限于你能承受得起的损失数量,即使这笔损失真的发生了,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也不会对你的日常生活产生任何影响。

关于个人素质,林奇认为股票投资成功者必须拥有如下品质:耐心、自立、常识、对于痛苦的忍耐力、心胸开阔、超然、坚持不懈、谦逊、灵活、愿意独立研究、能够主动承认错误以及能够在市场普遍性恐慌之中不受影响保持冷静的能力。

听林奇说普通人投资前应该做什么准备?

02 股市投资的灵魂六问

在投资股票之前,我们要对自己做如下的灵魂六问:

1.我如何看待股票市场?

2.我对上市公司的信任程度有多大?

3.我是否需要进行股票投资?

4.期望从股市投资中得到什么回报?

5.我是短线投资者还是长期投资者?

6.我对某些突如其来的、出乎意料的股价暴跌会如何反应?

这六个问题,能够让确定你的投资目标,弄清楚自己的投资态度。

这两点有多重要呢?

可以说是决定你是从股市中赚钱还是变成股市中的韭菜。

试想,在市场大跌之时,如果对上市公司不信任,觉得未来一片灰暗,就会在行情最低迷的时刻放弃所有的希望,丧失全部的理智,不惜一切代价地恐慌地抛出股票。

林奇说,投资者个人的准备工作,同知识以及研究分析工作同样重要,正是它决定了业余投资者在选股上是成为一个一胜再胜的成功者还是成为一个一败再败的失败者的关键因素。最终决定投资者命运的不是股票市场,甚至也不是上市公司,而是投资者自己。

投资只需要小学的数学知识就够了,在股市投资中,学习历史和哲学比学习统计学能够更好地为股票投资做好准备。股票投资是一门艺术,而不是一门科学,因此一个接受训练、习惯对一切事物进行严格数量分析的人在投资中反而有很大的劣势。

03 如何看待专业投资建议?

对于业余投资者来说,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要用一种适当怀疑的眼光来审视专业投资人。

因为基金经理并不如你想得那么睿智。

林奇认为,华尔街犯的最大的错误是,许多投资者只是坐在一起争论股价是否会上涨,只靠对公司财务数据的冥思苦想就能找到答案,似乎根本不用调研核查公司的实际经营情况。

大名鼎鼎、特立独行的成功投资者十分罕见,基金经理人中绝大多数属于以下类型:心智平平的基金经理人、愚笨迟钝的基金经理人、懒惰懈怠的基金经理人、溜须拍马的基金经理人、懦弱犹豫的基金经理人以及各种各样盲目从众的随大流者、因循守旧的老顽固、死搬照抄毫无主见的模仿者等。

在我国,情况和林奇说的差不多。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民生财富管理研究中心曹泉伟一直在研究我国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研究基金经理的选股能力和择时能力,通过分析,他发现:

中国股票型公募基金产品和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产品在长期中能够战胜大盘,为投资者带来较为稳定的超额收益,这些超额收益主要来自于一部分基金经理的选股能力,而具有择时能力的基金经理非常少。在筛选出的400多支净值历史超过5年的股票型公募基金里面,大概有30%出头的公募基金有选股能力,但只有7%的基金有择时能力。

好的基金经理凤毛麟角,盲目买入主动型基金,不少人都会踩坑。我同事就是这样,从07年买的一支中邮主动型基金,到现在还没有回本,不仅折损了时间,也折损了本金。

主动型基金经理特别考验你看基金经理的眼光。为了降低人的主观能动性因素,有些基金组合的主理人就抛弃买入主动型基金经理的想法,专门研究ETF基金,用行业轮动换仓来获取超额收益,其中最有名的主理人就是ETF拯救世界,他公开了150计划和S计划,低买高卖ETF。

基金也是一门行业,总有人要在平均水平以下,也有人要在平均水平以上,不过主动型基金在平均水平之上的概率只有30%,说实话,盲选,选择正确的概率很低。

听林奇说普通人投资前应该做什么准备?

此外,基金经理还要受到各种限制,比如,对于股票市值大小的规定、单支股票的仓位、短期业绩的要求、领导的喜好等等。毕竟,季度末、年度末都会有考核的,考核会影响到基金经理的奖金;买入领导不喜欢的股票,短期内下跌会让领导重新考虑工作的安排。从这方面来讲,基金经理有时的短视是正常的,除非是大佬,在公司有话语权,大部分基金经理都会被公司所拿捏。

从个人的角度来讲,基金经理是打工者,作为打工者,保住饭碗是第一位。当基金经理面临两种投资选择,第一种选择是有可能投资于一家不知名的公司股票会赚到一大笔钱,第二种选择是可以确定投资于一家已被广泛认可的公司的股票只有少量的损失,基金经理会毫不犹豫的选择放弃赚大钱的可能性而选择亏小钱的确定性。

基金经理是人,他也是厌恶不确定性的风险。

林奇在书中举了一个例子:

基金经理买了IBM的股票后它的股价下跌了,他的客户和老板的问题是:“该死的IBM公司最近是怎么搞的?”但如果买的是La Quinta汽车旅馆公司的股票并且买入后股价下跌了,他们就会这样问:“该死的你是怎么搞的?”

就这样,能够赚大钱的机会就错过了,有的时候不是基金经理本身不行,而是他身处的位置限制了他的选择。

对于想要取得平均的投资业绩,投资基金会比较省心省力,但是想要有出色的业绩,林奇建议业余投资者要自己独立投资。

选取的标的就是自己身处的行业、身边的事物。

林奇认为,业余投资者可能会在你家附近或者自己工作的地方附近寻找绝佳的投资机会,而且业余投资者发现大牛股往往要早于证券分析师得到信息并把相关公司股票推荐给基金经理人好几个月甚至好几年。就如The Limited公司的股票,当基金经理认识到这是一支大牛股的时候,它已经上涨了好多倍。

作为业余投资者,你吃了美味的大餐、享受到让人舒心的服务、惊叹于产品的性价比之后,你就应该开始依靠自己独立地对这家公司的股票进行跟踪研究,作为消费者,持续跟踪产品的市场反馈,这就是你的基本面分析,当经营不再良好,你也能第一时间发现,从而能在高位卖出这家股票。

投资股票就是投资的这家公司,公司是有价值的,这是股票价格的锚,股票价格波动再大也是离不开这个锚,寻找长期向上走的锚是价值投资的核心。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200627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

(0)
股市刺客的头像股市刺客
上一篇 3小时前
下一篇 3小时前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