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线是金,短线是银”是投资圈人尽皆知的名言,但多数人对“长线持有”的认识不够准确。
首先是对长线的定义认识不准确。和高矮胖瘦一样,长短也是相对概念,每个人对长短线的定义和感知都会不同。一般而言,短线交易一般会在三五天内了结,今天买明天卖的模式可谓之“超短”。要做好短线,必须对热点概念和题材有敏感而准确的把握,技术图形用5分钟、15分钟、30分钟或日线图来观察和分析。而对企业业绩、基本面的分析则不是必要的——业绩对股价的影响除在季报、年报集中披露期较为明显外,多数时候两者关系有限。
长线则要以时间轴上的“年”来思考问题。巴菲特有句名言:“不想持有10年,就不要持有1分钟。”这当然可以理解为股神的夸张修辞,但这种坚决的表述是想提醒人们,“长持”是慎重而认真的,对一个企业做出了这个决定,就好比对恋人跪地求婚。而婚姻就应该是永恒而美好的。
也正因是以“年”为期的慎重决定,必须在买入前对投资标的有充分的研究和了解,买入后不必对短期股价涨跌过于在意。
其次,长持并不是一买了之,买完之后就可以高枕无忧。人们常津津乐道于刘元生先生1988年买下万科360万元的股票,30年后价值超过10亿元的传奇故事,却往往忽视刘先生本来就是企业家,早在30年前就和王石有密切的商业往来,对王石及其管理团队有深刻洞察,30年间也密切跟踪万科生产经营和商业模式变化种种细节。
就连巴菲特自己真正长持的股票也并不多。人非圣贤,股神也会自我纠错——2020年挥刀斩仓当初信誓旦旦要长期持有的航空股和银行股就是例证(尽管事后看在底部卖出行业龙头可能是不对的)。当宏观环境发生对企业根本不利的变化、护城河被竞争对手攻克、业绩被证伪或转为逐年下滑、市盈率飙涨到明显不合理的程度时,我们都应该对长持逻辑进行干预和修正。
A股存在部分企业账务造假的问题,这要求我们必须对拟长期投资的公司进行密切跟踪和定期检视。如存货、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商誉等容易爆雷的指标亮起红灯时,必须第一时间跟进和处理。
所以,价值投资并不简单,价值投资者也并不像人们想象般慵懒和闲散。No pay,no gain,不努力、不勤奋,怎么可能发财致富?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199977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