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交易与军事的共同点:
都是复杂的人类大脑规划、认知、记忆、调整行为,都受到原始人类大脑情绪的强烈干扰;都是一个历史进程,结果未知,当下的状态永远是信息不完整、不对称,军事行动中对手常常故意释放假信息,交易中也有价格操纵者故意制造虚假的交易信号。
二、交易与军事的不同:
军事斗争的对手是明确清晰的,而交易则没有一个明确的对手,市场既可以是朋友,也可以是对手;军事斗争是你死我活,而交易则可以选择不参与。我们对交易有完全的主导权。
纵观历史,杰出的军事家和优秀的交易员都非常稀缺。为什么会如此稀缺?有那么多的军事院校和商学院,为什么难以培养出持续盈利的交易员和战场上的常胜将军?或者,交易、军事大师是天生的吗?如果后天可以xi得,那需要怎样的方法和过程才能达到常胜境界?军事、交易的研究决策过程的独特之处在哪儿?军事参谋和分析师,指挥官和交易员之间的思维差异在哪儿?
三、交易与兵法
孙子兵法对交易的启示:正视弱者的地位。兵法的诀窍之一是以弱胜强。这相当于交易员承认市场的力量。无论是谁,跟市场相比,都是弱者。尊重客观事实,尊重市场力量,哪怕你明知市场有时候是非理性的。正如孙子所言,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
像水一样承认自己的卑微与弱小,恰恰是以弱胜强的关键。生存第一,积小胜为大胜。在缺乏外部补给的情况下,一切都只有靠从对手获取。兵法讲究以战养战。孙子兵法也说,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
回到交易而言,这要求进入交易时必须足够谨慎,认错动作必须足够快,尽量减少资本大幅减少的可能性。这是每一个交易员都必经的过程。很多传奇交易员都有早年破产经历,谨慎如索罗斯,也在早年爆仓过。条件优渥的经济学家凯恩斯则在交易中经历多次破产。当交易不利时第一是保存实力,不与市场做任何争辩,这是生存法则。对战斗机会的极端珍视。为确保胜率,必须珍惜每一次战斗机会。在交易中,机会来了我们就要牢牢抓住,敢于上仓位。

对交易而言,就是对每一笔交易都足够认真,确保交易完全符合设定后再进入。大意和失败往往来源于赚钱后的放松,这条准则在交易顺风期尤其重要。
因为,巨大的胜利就是最大的敌人。利弗莫尔在1929年赚取了1亿美元后在随后的五年里亏掉了8000万美元,这又是另外一个案例。战前对所有信息尽可能的全面掌握,同时意识到战局瞬息万变,随时应对新的变化。以地图为例,地图是作战最重要的资料之一,优秀的将领在一些重要战斗前他会亲自勘测战斗现场,弄清楚每一条道路、水塘和篱笆的具体位置。
回到交易,那就是交易员必须了解影响交易品种的所有要素,无论定性还是定量。除了掌握影响价格的所有已知因子外,交易员还必须弄清楚目前的主流偏见、对主流偏见的一致预期、以及因素之间可能的切换。战斗打响后,一旦发现预判有误,就要迅速调整布置,保持绝对的机动性和灵活性。
灵活性,也就是临场应变能力对军事将领和交易员都是极大的考验。灵活性并不同于没有原则的随波逐流,因为兵以诈立,你看到的很可能是敌人的烟雾弹。同样,市场中屡屡有各种假信号,如何确认市场信号是真实的,始终是交易员面临的挑战。
灵活性一直是一个艰难的挑战,因为当市场发生不利变化时,我们很难分清到底这是短暂的背离还是我们之前的假设错误,也就是坚持不利仓位多久的问题。这里面有很多是经验性的问题,但最重要的是培养对于危险信号近乎直觉的敏感。优秀的交易员都有直觉,比如索罗斯发现一旦出现背疼往往就是危险信号。
这并不是什么超能力,在任何行业只要保持刻意练很长时间,都会产生这种外人看来近乎直觉的迅速反应。永远处于主动,主动与否与力量强弱无关。其实尤其是弱者,更要创造条件占据主动,调动敌人而不是被敌人调动。从交易上讲,所谓主动就是对交易计划有清晰的认识,不打无准备的仗,进退有据。一旦在交易中发现有被动的感觉,这时候应该尽快退出交易。
敌进我进,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战争的特点是不按常理出牌。在交易中,则是需要对出乎预期的极端行情抱有想象力。任何一个趋势的转变周期总是会超出一般人理解的曲折与漫长,比如2013年的欧元,一度被称为“寡妇交易”,谁做谁死。这条原则也是启示交易员要注意跟大众的主流预期保持警惕与距离。
积极等待战机的成熟,耐心极其重要。对交易而言,战机无法被创造,只有被等到。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因此,任何重大的交易机会,都是市场自身成熟后才会发生的必然结果,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善猎者必善等待”。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我见过太多的交易者整天忙忙碌碌却常年不得其法,方向错了再努力也是徒劳,只有方向对了你的努力才能得到回报,希望我多年积累的经验能带给你质的飞跃。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岁月带伤,亦有光芒,眼中有山河万里,何惧几分秋凉!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19818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