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件事:复盘当天持仓,给每只股票“打分”
收盘后别着急关软件,先花3分钟看看自己手里的股票。不是看它涨了多少跌了多少,而是给它“打分”,就俩标准:“是否符合预期”和“是否该调仓”。
先说“是否符合预期”。买股票前,你肯定有个想法,比如“这只票这周要涨5%”“它能站稳20块钱”,不管是啥预期,收盘后都要对照着看。要是符合预期,比如本来想让它涨3%,结果真涨了,那这只票就打“合格”;要是不符合,比如预期涨却跌了,或者涨得没达到目标,那就要问自己:“为啥不符合?是大盘拖累的,还是公司出了啥消息,或者是自己当初判断错了?”
别觉得这一步没用,很多人炒股亏就亏在“稀里糊涂买,稀里糊涂卖”。比如你买了一只票,本来想做短线,结果跌了就安慰自己“长线持有”,最后越套越深。通过打分,你能清楚知道每只股票的状态,不会被股价波动牵着鼻子走。
再说说“是否该调仓”。要是股票打了“不合格”,而且你找不到合理的下跌原因,或者发现当初买它的逻辑没了(比如本来因为公司业绩好买的,结果业绩预告不及预期),那不管亏多少,都要标记出来,第二天考虑减仓或止损;要是打了“合格”,甚至超出预期,那就看仓位够不够,不够的话可以考虑要不要加仓,够的话就继续拿着。
这一步的核心是“不骗自己”,很多人明明知道股票不符合预期,却总想着“再等等,说不定会反弹”,结果越等越亏。记住,炒股最忌讳的就是“侥幸心理”,每天3分钟的打分,就是帮你理性看待持仓。
第二件事:扫一眼大盘和行业,搞懂“大环境”
花2分钟看看大盘(比如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和自己持仓股票所在的行业板块。这一步是帮你搞清楚,你手里的股票涨或跌,是“个体问题”还是“大环境问题”。
先看大盘,不用看那些复杂的指标,就看两个:一是大盘涨了还是跌了,二是成交量有没有放大或缩小。要是大盘跌了,你手里的股票也跌了,那可能不是股票本身的问题,是市场整体在调整,这时候不用太慌;但要是大盘涨了,你手里的股票却跌了,那就要警惕了,大概率是这只股票本身有问题,得重点关注。
再看行业板块,比如你买了新能源的股票,就看看新能源板块整体涨了没,有没有啥行业新闻,比如政策利好、原材料涨价之类的。要是整个板块都在涨,你的股票却不动,那可能是这只票在板块里比较弱;要是板块跌了,你的股票也跌了,那属于正常情况,不用过度焦虑。
很多散户炒股只盯着自己的股票,不管大盘和行业,结果大盘跌的时候,明明是系统性风险,却以为是自己的股票不行,慌慌张张卖了,等大盘涨了又后悔;或者行业不行了,还抱着自己的股票不放,最后被行业拖累亏了钱。每天2分钟了解大环境,能让你更清楚股票涨跌的原因,做出更合理的决策。
第三件事:列好第二天的“操作计划”,绝不临时决策
最后5分钟,也是最关键的一步:给第二天列个“操作清单”。清单里不用写太多,就3项:“买什么(如果买)”“卖什么(如果卖)”“止损/止盈点是多少”。
先说“买什么”。要是你打算第二天买股票,提前选好1-2只,并且想好“为什么买”(比如业绩好、行业景气、技术面突破),以及“买多少”(比如用总资金的10%还是20%),别到了开盘,看到哪个票涨得猛就买哪个,那样很容易追高被套。
再说“卖什么”。结合第一步的复盘,要是有股票标记了该调仓,就写清楚第二天要卖多少,比如“某只票卖一半”“某只票全部清仓”,别等开盘了再纠结,一纠结就容易错过最佳卖点。
最重要的是“止损/止盈点”。不管是买还是卖,都要提前设好点位。比如你打算买某只票,要设好“要是跌了2%就止损”;手里持有的票,设好“涨到10%就止盈”“跌了5%就止损”。到了这个点位,不管市场怎么波动,都严格执行,绝不犹豫。
很多人炒股亏,就是因为“临时决策”。比如本来打算跌到5%就止损,结果跌到5%的时候,又想“再等等,说不定会反弹”,结果跌到10%;本来打算涨到8%就止盈,结果涨到8%又贪心,想等涨10%,结果股价掉头下跌,最后没赚反而亏了。提前列好操作计划,就是帮你规避“临时起意”,用规则代替情绪,这才是炒股稳赢的关键。
可能有人会说:“就这3件事,能有用吗?”我用10年的经验告诉你,有用!炒股不是靠“一次赚多少”,而是靠“长期稳定不亏”。每天10分钟,看起来时间短,但坚持下来,你会发现自己的操作越来越理性,不会再被市场情绪左右,也不会再稀里糊涂地亏钱。
最后提醒大家,这3件事不是“万能药”,但能帮你建立起一套简单有效的炒股逻辑。炒股没有捷径,但有方法,每天10分钟的坚持,就是最容易做到的方法。从今天开始,不妨试试,过一段时间你会发现,自己的炒股水平不知不觉就提高了,赚钱也变得没那么难了。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1819556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