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家控盘往往具有很大的自主性,他可以选一只全新的个股作为控盘对象,也可以反复地控盘一只股票。这主要由各个庄家根据自己的坐庄环境来决定。这里主要介绍一下以全新个股为控盘对象的坐庄路线。
众所周知,不同的庄家有不同的特点。对于中长线庄家来说,有题材、有业绩的价值型或成长型个股是比较合适的;而对于短线庄家来说,那些符合市场热点的中小盘题材股是最佳之选。如果庄家认为个股有炒作的空间,且目前仍没有庄家布局此股,就会从建仓开始,着手控盘个股,我们可以将其称之为起始于建仓阶段的坐庄路线。
在始于建仓阶段的坐庄路线中,坐庄过程的时间顺序是:建仓→洗盘→拉升→出货。该路线一般都出现在新庄身上。由于新庄在入驻个股之前,手中没有筹码,所以不得不从建仓开始。此时,能否在低位区,或者是在恰当的时机买入大量的建仓筹码对庄家来说至关重要。
但除了始于建仓的坐庄路线外,股市中还存在一种始于打压阶段的坐庄路线。所谓始于打压阶段的坐庄路线,通常是指,当老庄家于高位区出货后,它并不会出掉所有的筹码,而是留出少量的筹码用于打压,从而为下一次坐庄此股创造一个好的建仓区间。对于这种坐庄路线,我们可以将其称之为始于打压阶段的坐庄路线。该路线主要适用于一些反复坐庄同一只股票的老庄家。

始于打压阶段的坐庄路线要求庄家的资金实力较为雄厚,且此股并未有其他庄家入驻。否则的话,很可能出现“偷鸡不成蚀把米”的尴尬局面,即手中的筹码在低位区抛出后非但没有起到打压的效果,反而成为其他庄家快速建仓的基础。
一般庄家会选择大盘下跌或者人气低迷、悲观的日子开始建仓。首先利用开盘时下档承接盘稀薄的时机,抛出小量筹码,就可将股价打低。由于大势不好,市场上空头气氛较浓,再加上股价下跌,技术形态难看,一般散户投资者都会纷纷抛售筹码。这时主力会在下档分批挂上少量买单,守株待兔,待被卖盘吃掉后再次挂出买单,如此周而复始。
在尾盘的时候,主力会再次利用人气涣散和承接盘稀少来打低股价,连同自己当日买进的筹码一起套进。如此重复几次,使得股价重心逐步下探。由于股价逐步下跌,一些散户投资者会逐渐产生惜售心态,或者摆出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模样,这样势必会影响主力吸筹的效果。这时主力一般会用主动买单分批吃进上档卖单,制造小幅反弹,而后再度步入下跌通道,给上方套牢者或散户投资者施加更大的压力,迫使他们交出筹码。
与始于建仓的坐庄路线相比,始于打压的坐庄路线有这样的好处:
(1)庄家不用被动地等待建仓时机,而是可以结合大盘震荡走势去主动地创造一个好的建仓价位。庄家实力强大,如果总是被动地等待市场提供的机会,就会有一种极不稳定的因素,而主动地创造建仓价位会让庄家有更大的主动性。所以,更积极的坐庄思路是不仅要做多,而且要做空,主动地创造市场机会。
(2)通过打压,可使得场外的其他庄家不敢贸然介入,从而避免了与其他庄家共同竞争一只股票的局面出现。
两种主力常用的打压破位式吸筹建仓模式
一、前低假突破
股价在调整过程中形成的阶段性低点,一般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在投资者心理也产生重要的预期作用。如果股价向下跌破这个位置时,说明后市股价下跌空间被打开,则具有普遍看跌意义,投资者应及时退出观望。但在实盘操作中,股价向下突破前期低点经常是庄家故意打压建仓而设置的空头陷阱,股价突破后没有下跌多少就企稳盘整,庄家在此吸纳了大量的低价筹码后,股价渐渐向上回升并走出亮丽的上涨行情。

图1-1,市北高新(600604):该股见顶后逐波下跌,不断创出调整新低,每一个低点被有效击穿后,股价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行情。随后,股价经过再次暴跌后,在低点形成弱势震荡,这时庄家悄然吸纳大量的低价筹码。
庄家为了达到建仓效果,故意向下打压股价,一根接近跌停的大阴线一举击穿了前期出现的明显低点,技术形态遭到严重破坏,大有加速下跌之势。
这时持有筹码的持股者开始恐慌了,认为股价还要再下一个台阶,于是纷纷止损离场观望。然而,市场总是有着太多的意外,股价很快出现企稳走势。经过7个交易日的震荡整理后,庄家成功地完成了建仓计划,随后发力而上,短期出现飙升行情。
从该股走势图中可以看出,股价向下突破前期低点时,成交量没有放大,表明突破没有气势、没有力度。股价没有大幅压低而迅速脱离突破位置,而是缠绵于突破位置附近,这不得不让人产生假突破怀疑。而且,突破时没有成交量,说明下跌动能不强,盘中缺乏做空动能,筹码已经被庄家锁定,浮动筹码很少,属于无量空跌走势,为庄家故弄玄虚而已。另外,该股经过长期的下跌调整后,已经处于底部区域,下跌空间不大,向下突破是庄家故意打压的一个空头陷阱。因此,这是一次假突破行为,投资者应坚定持股信心。

图1-2云海金属(002182):该股随着大盘的回落调整,创出一个明显的低点,然后出现一波有力的反弹行情,但是反弹结束以后,股价再次回落走低。
一般来说,前面这个低点具有较强的支撑作用,一旦有效跌破往往预示出现新的下跌走势,因此庄家就抓住这一点制造空头技术陷阱。开始故意打压股价,连续收出三根阴线,向下击穿了前面的调整新低,从而导致市场出现一定的恐慌情绪,不少散户因此抛售筹码离场。
可是,市场似乎与抛空的散户过不去,当恐慌的散户离场后股价却止跌了,随后股价渐渐企稳回升,成交量也逐步放大,庄家大举吸纳筹码,很快出现一波上涨行情。
二、持续盘跌式吸筹建仓
这种建仓方式要温柔一些,但建仓效果并不差。通常出现在冷门股或长期盘跌类个股里,因为这类股票已基本为市场所遗忘或抛弃。庄家在缓跌过程中完成主仓吸纳计划,股价下跌期就是主仓期。在走势上阴气沉沉,呈小阴小阳下行,疲弱态势不见终日。
一般情况下,盘跌过程中很少出现跳空走势,股价总体下跌速度缓慢,单日下跌幅度也不大。但下跌周期很长,很难判断股价在什么时间可以真正见底,因而引发散户止损盘出现。期间震荡幅度不大,成交量萎缩,开盘以平开为多,有时庄家为了做盘的需要,故意以低开高走的方法,制造出实体很大的假阳线。但当日股价仍在下跌,而且可能连续以这种方式下跌。投资者多持悲观态度,对后市的涨升不抱太多的希望,认为每次盘中上冲都是解套或出逃的最佳时机,早一天出局、少一份损失。因此不断有筹码相继抛售,这样庄家就可以吃进大量而便宜的筹码。其主要特征如下:
(1)整个盘跌期间的成交量总体水平是萎缩的,盘跌途中遇反弹时成交量可能略有放大,但不会很充分,也不能持续。而单日突发巨量的反弹则不太正常,多方显得过急,但到了后期特别是逼多的时候,成交量可能会放大不少。
(2)股价缓跌中不断以反弹的方式进行抵抗,甚至走出局部小型的V形、W形或头肩底等反弹形态,盘面维持一段虚假的繁荣以后,股价又继续下跌。这种反弹为继续回落积蓄下跌的能量,直到无力反弹时股价才有可能真正见底。只要股价还有较大的反弹,则股价就无望看到底部,这叫反弹无望或反弹衰退。
(3)股价运行似波浪运动。只不过像退潮的海水一样,一个波浪比一个波浪低。也就是说股价反弹的每一个高点都不及前期高点,高点一个比一个低,低点一个比一个矮,而且从波浪形态和数量很难判断股价何时真正见底。在一个波浪形态内,一般股价紧贴5日均线下行,反弹时很少突破30日均线压力(一个波段下跌结束以后的弱势反弹,股价可能上摸到30日均线附近)。股价回落整体角度一般在30度、45度、60度左右。

图2-1,鄂尔多斯(600295):该股从盘面上,经过快速冲高后,出现放量大幅下跌走势,股价阶段性跌幅达到35%。在这轮下跌行情中,庄家持续压低股价,造成股价跌势远不见底的感觉,让大批散户在恐慌中离场,而早有准备的庄家却大量收集散户抛出的筹码。
此后,随着散户抛盘的结束,股价渐渐企稳回升。那么,为什么庄家采用缓慢的推升走势呢?因为,在前期暴跌过程中,仍有一部分散户没有来得及退出,而庄家采用推升手法主要是给这些散户一个离场出局的机会。所以,庄家边推升边建仓,将股价慢慢抬高,当庄家建仓基本完成之后,股价进入加速上升阶段。
该股庄家的建仓意图非常明显,通过边建仓、边打压的手法,导致股价缓缓向下走跌,使散户失去投资信心,加之基本面不佳,很快就达到主仓期的吸筹计划。同时这种建仓方式,还能培养少数高位套牢者的承受能力,不至于一下子完全击垮其持股信心,当后市股价上涨时也不会构成威胁。
投资者遇到这种盘面走势时,持股者在反弹高点卖出或减仓,在急跌或跌幅较大时逢低买入或补仓,以摊低平均持仓成本。持币者不要过早介入,因为这类股票没有明显的底部,正确的做法是密切跟踪观察盘面走势,待放量突破压力位(均线、趋势线或成交密集区等)时适量介入,在回抽确认突破有效时加仓买入。
最后,如果没有确切的把握,不要一次买进,也不要满仓操作,最好是分次买入
1.分次买入,为的是集中有限的资金和精力,打好有准备之战,提高操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分次买入并不是绝对地走上形而上学的教条主义的歧路。相对于机会大与机会小的比对与选择而言,“分次买入,第一次只买一点”的操作策略只是针对那些机会少、利润小的短线操作而言的,如在熊市中抢反弹,或者是在牛市末期去赶顶,都只是快进快出的小打小闹,而决不能当真将其视作大机会来处置。这也就是“要把有限的精力与资金放在最能够使自己创造更多收益的主升浪中”的真谛所在。
2.分次买入,为的是在操作中能灵活机动,随机组合,以趋利避害
在上升趋势和主升通道不是很清晰、很明朗的背景下,满仓操作、轻举妄动,实属操作中的大忌。在无趋势的整理过程中,随意进行满仓操作,一旦发现情况有变,就会像背负着全部辎重的队伍那样,是很难急速掉头回撤的。因为操作心态同仓位的轻重也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仓位轻,发现情况有变,就能立马理智地进行止损纠错;而如果仓位重,则止损就非常困难。
3.分次买入,为的是防止轻易满仓止损之后,产生强烈的失望情绪
满仓的理由,无非是投资者看好股票的走势形态,或者是冲着某种美好的展望和预期。但归根到底,还是因为其期望很大,决心孤注一掷。人说“希望越大,失望越大”,不会是没有道理的。为防止失落情绪的滋生,即使是相当看好大盘或个股的后市,也应当记住分次买人的警讯,少买一点,留有余地,以防不测。就算是在确认自己的良性预期和估算的有效性之后,再加码买进也为时未晚。虽然成本可能相应地有所加大,但操作的有效性和胜算概率及保险系数却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18071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