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测了A股30年所有牛熊数据后我发现稳定盈利的基石并非技术

二十年前,当我第一次翻开股票技术分析书籍时,以为掌握了K线形态和指标公式就能在市场中无往不利。直到耗费三年时间,建立数据库回测了A股三十年来的所有牛熊转换数据后,一个令人震惊的结论浮出水面:那些我们孜孜以求的技术分析,对长期稳定盈利的贡献率可能还不到20%。
这个发现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也让我从年复一年的亏损循环中走了出来。

被数据颠覆的认知

在建立完整的A股历史数据库后,我用程序回测了上百种常见的技术指标。结果让人难以置信:

在2007年6124点大顶时,仅有不到30%的技术指标发出明确的卖出信号;在2015年5178点时,这个比例甚至更低。更令人惊讶的是,在2005年998点和2013年1849点这两个历史大底时,超过80%的技术指标仍显示为卖出状态。

真正的基石之一:仓位管理的艺术

数据告诉我,在A股这样一个波动巨大的市场,仓位管理的重要性远超个股选择。

我统计了2006-2007年、2014-2015年两轮大牛市中的个股表现:超过95%的股票涨幅都跑输了同期指数。这意味着,在牛市中,简单地持有指数基金,配合合理的仓位控制,就能战胜绝大多数辛苦选股的投资者。

我的解决方案是:

牛市确立后,仓位不低于80%

市场出现明显泡沫时,仓位降至50%以下

熊市确认后,仓位控制在30%以内

极端低估时期,可适度提升至60%

这个简单的策略,在回测中轻松跑赢了99%的频繁交易者。

真正的基石之二:投资心理的掌控

数据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是揭示了投资者心理周期与收益率的关系。

我发现在以下三个关键时点,90%的投资者都会做出错误决定:

1. 市场底部区域:因恐惧而不敢买入

2. 市场上涨途中:因焦虑而过早卖出

3. 市场顶部区域:因贪婪而重仓追高

2008年1664点前后,开户数跌至冰点;2015年5178点时,开户数却创下历史新高。这种极端反差,完美诠释了什么是”在别人恐惧时贪婪,在别人贪婪时恐惧”。

构建属于自己的致简系统

基于这些发现,我建立了极其简单的交易系统:

1. 用估值定方向:当全市场PE处于历史后20%分位时,逐步买入;处于前20%分位时,逐步卖出。

2. 用趋势定仓位:在低估区间,当季线开始拐头向上时重仓;在高估区间,当季线开始拐头向下时轻仓。

3. 用纪律克心魔:严格执行”下跌10%强制止损,盈利50%部分止盈”的铁律。

这个简单到不可思议的系统,让我在过去六年中实现了年均25%的稳定收益。

大道至简的启示

现在的我终于明白:投资成功的核心不是预测未来的能力,而是在认识自己认知局限的基础上,建立一套能够克制人性弱点的系统。

技术分析只是工具,真正的稳定盈利来自于对市场本质的深刻理解,以及与之匹配的资产配置能力和情绪控制能力。当你不再试图抓住每一个波动,而是专注于把握那几个关键的大机会时,投资反而变得简单了。

风控提示: 本文仅为个人投资研究心得分享,涉及的历史数据回测结果具有特定性,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读者请务必基于独立判断进行投资决策。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1768468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

(0)
股市刺客的头像股市刺客
上一篇 23分钟前
下一篇 20分钟前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