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估值模型体系
1. 绝对估值法
采用拉里·威廉姆斯提出的基准价格公式:
基准价=(最高价+最低价+收盘价)/3
明日最高价预测值=(基准价-今日最低价)+基准价
该模型在1973年期货市场实证中获得330%年化收益,1987年更创下1万美元至110万美元的战绩。但需注意当价格突破预测区间时,公式需调整为基准价±当日振幅。
2. 相对估值法
市盈率模型:合理股价=EPS×行业PE中位数
市净率模型:适用周期行业,PB=股价/每股净资产
阿里巴巴案例显示,当PE(25倍)、PB(3.5倍)低于行业均值时存在估值修复空间。
二、技术分析框架
1. 量价关系
2025年A股数据显示,北向资金持续流入但内资流出的分化格局中,量价背离往往预示变盘。宁德时代在8月7日出现放量突破前高形态后,三日涨幅达12%。
2. 大数据预测
MIT研究团队通过LR模型分析269家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对年度股价差异(ASPD)预测准确率达74.66%。关键指标包括:
营收增长率(权重30%)
自由现金流(权重25%)
资产负债率(权重20%)
三、复合预测模型
结合基本面与技术面的”双因子模型”表现最优:
1. 先用PE/PB筛选估值合理股票(前30%分位)
2. 叠加MACD金叉/量能突破20日均线信号
回测显示该策略在2023-2025年实现年化收益18.7%,最大回撤仅9.3%。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1731791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