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指数基金投资中,“估值止盈法”和“逢低买入法”是非常经典且实用的策略。下面将为您详细解释这个策略的每一个组成部分、其背后的逻辑、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如何具体操作。
- 宽基ETF (Broad-based ETF)
是什么:追踪一个覆盖范围广泛、包含多个行业代表性公司的指数(如沪深300、中证500、上证50、科创50,或美国的标普500、纳斯达克100等)的交易所交易基金。
特点:它不像行业ETF或主题ETF那样集中投资于某个特定领域,而是分散投资于整个市场或市场的大部分,因此能有效规避单个行业或个股的黑天鹅风险,是普通投资者参与市场、进行长期资产配置的绝佳工具。
- 指数PE (Price-to-Earnings Ratio)
是什么:指数的市盈率。它不是所有成分股PE的简单算术平均,而是以成分股的市值为权重计算出的加权平均值。计算公式通常为:指数总市值 / 指数所有成分股的总净利润。
代表什么:PE是衡量指数估值水平的核心指标。它可以通俗地理解为“投资回本年限”。PE越高,说明市场整体愿意为每单位净利润支付更高的价格,代表估值越贵,投资潜在回报率可能越低,风险越高;PE越低,则代表估值越便宜,潜在回报率可能越高。
- PE百分位 (PE Percentile)
是什么:这是一个统计学概念,用于衡量当前PE值在历史长河中所处的位置。例如,我们选取过去10年(120个月)的指数PE数据,将它们从低到高排序。
70%百分位:意味着当前PE值比过去10年中70%的时间都要高,只比30%的时间低。
30%百分位:意味着当前PE值比过去10年中30%的时间都要高,比70%的时间都要低。
- 为什么重要:
单纯看PE的绝对值(比如15倍)没有意义,因为不同市场、不同指数的PE中枢完全不同(创业板和沪深300的PE绝对值就不能直接比较)。PE百分位消除了绝对值的干扰,告诉我们当前估值在历史上的相对高低水平,是判断“贵”与“便宜”的更科学依据。
策略逻辑详细解释
1. 当指数PE百分位 > 70%时,考虑止盈卖出
- 背后逻辑:均值回归。
- 市场的估值就像钟摆,虽然有时会摆向高估或低估的极端,但长期来看,总会围绕一个中枢价值回归。
- 当百分位超过70%,说明市场已经进入了历史估值较高的区间,情绪可能过于乐观,存在泡沫成分。此时继续持有,潜在的下跌风险大于上涨收益。
- “考虑止盈”:这意味着这是一个警示信号,而不是一个必须立刻全仓卖出的死命令。操作上可以:
- 分批卖出:比如卖出1/3或1/2的仓位,锁定部分利润,剩下的仓位可以设置更高的止盈点(如80%或85%百分位)继续观望。
- 目的:避免在牛市后期因贪婪而错失卖出机会,将浮盈变为实盈,降低仓位和风险。
2. 当指数PE百分位 < 30%时,考虑买入
- 背后逻辑:安全边际(Margin of Safety)和低估价值。
- 当百分位低于30%,说明市场已经进入了历史估值较低的区间,情绪可能过于悲观,出现了“打折促销”的机会。
- 此时买入,意味着你买入的成本比历史上70%的时间都要低,具备较高的安全边际。虽然短期内可能继续下跌,但长期来看,估值修复和向上回归的概率较大,潜在收益高于风险。
- “考虑买入”:同样,这不是一个让你ALL-IN的信号。操作上可以:
- 分批买入:采用定投或逢低分批加仓的策略,因为市场底部难以预测,低估之后可能还有更低估,分批买入可以摊薄成本,平滑波动。
- 目的:在市场恐慌时积累廉价筹码,为未来的上涨奠定基础。
如何使用该策略:具体步骤
- 第一步:确定你要投资的宽基指数
例如:沪深300、中证500等。
- 第二步:查找该指数的权威PE和PE百分位数据
推荐的数据来源:
理杏仁:非常专业的数据网站,提供各大指数的详细估值数据,包括当前PE、PB、历史百分位等,并可自定义计算时间范围(如5年、10年)。
乌龟量化、雪球、且慢:这些平台也提供直观的估值图表和“估值温度计”等功能。
指数官网: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国证指数网等。
- 第三步:解读数据并执行策略
打开理杏仁等网站,搜索对应指数(如沪深300)。
查看图表:通常会有一条PE曲线和一条标注了百分位的色带(如绿色代表低估,黄色代表正常,红色代表高估)。
确认时间范围:务必选择尽可能长的周期(建议至少10年),这样才能包含完整的牛熊市(如2015年牛市和2018年熊市),使百分位数据更具参考价值。
- 做出决策:
当前PE百分位为75% -> 进入“考虑卖出”区间,可以开始分批止盈。
当前PE百分位为25% -> 进入“考虑买入”区间,可以开始分批建仓或定投。
重要注意事项与局限性
- 历史不代表未来:
这是该策略最根本的局限性。百分位是基于过去的数据计算的。如果未来国家的经济结构、利率水平、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发生根本性变化,历史的估值区间可能会失效(即估值中枢上移或下移)。
- 周期选择至关重要:
如果只看过去1-2年的数据,百分位会严重失真。
一定要选择10年及以上的长周期,这样才能覆盖不同的经济周期(如加息周期、降息周期),得出的结论才更可靠。
- PE指标的局限性:
不适用于强周期性行业:对于券商、钢铁、煤炭等行业,在行业顶点时利润最高,PE反而最低,此时买入是陷阱;在行业低谷时亏损,PE为负,指标失效。但宽基指数因为成分股足够多,可以平滑掉单个行业的周期性,所以PE对于宽基指数是有效的。
受利率环境影响大:市场无风险利率(如国债收益率)是PE的倒数,利率下行,通常支持更高的PE估值。
- 结合其他指标:
为了提高判断的准确性,可以结合市净率PB百分位、股债收益差(格雷厄姆指数)等多个指标进行综合判断。当多个指标都显示高估或低估时,信号的可靠性更强。
- “考虑”而不是“必须”:
这是一个纪律性的参考框架,旨在帮助投资者克服“贪婪和恐惧”的人性弱点,进行逆向操作。但它不是精准的择时工具。在极端牛市里,估值可能在高位持续很久;在极端熊市里,低估也可能持续很久。因此,分批操作是执行这个策略的精髓。
总结
您提出的这个策略(PE百分位>70%止盈,<30%买入)是一个基于历史估值、遵循均值回归原理、强调纪律性操作的量化策略。它非常适合作为宽基指数ETF长期投资的买卖参考框架。
核心优点:能帮助投资者避免在市场狂热时追高,鼓励在市场冷清时贪婪,从而提升长期投资的胜率和收益率。
最终建议:将此策略作为你投资决策的“地图”而非“钟表”——它为你指明大方向,但不能告诉你精确到秒的时间。结合长期投资理念、资金管理和对其他宏观因素的理解,这个策略将非常强大。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1692431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