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个股的竞价情况判断能否直接买入。
首先要思考思考,你的模式符合下面哪个标准:
第一个是以竞价为唯一标准判断的模式
第二个是以其他为标准,竞价为辅助判断的模式
一、以竞价判断为核心的模式。
如只做1进2的资金,或者只做首版的资金。
他们的模式是通过当日竞价量能占昨日成交量的比例,再叠加竞价高开的幅度,由此来决定入场哪一个股票,搏一个大概率。
比如2板个股竞价爆量占昨日成交量的70%,且高开幅度最接近某个比例,由此来判断标准,决定是否买入。
他们不求是否看懂盘面的走势,而通过日复一日的大数据博弈,只做1进2的成功率。
这几年也衍生出不少用AI打板的群体。
但他们具体的模式细节,比如竞价量能占比具体要多少,高开点位最接近哪个点位,这些细节我暂时没办法给你们一一讲透。
因为竞价跟我们讲的大局观不一样,他所能容纳的资金量非常少,竞价多一百万跟少一百万就能让某个个股开盘幅度不一样。
我如果把它的细节都讲出来了,会砸了他们的饭碗,这就很不好。
但我可以告诉你们确实有这个方向,也存在这种模式,你们如果有兴趣的,可以自己去研究。
需要提前跟你们说的是,这种模式只能在某一个特殊的稳定期有效,且非常容易被某些主力利用。
一些看懂你手法的主力会通过骗竞价来让你入场接盘,因此也是非常不稳定的,我就不多讲了。
这里可以多讲讲第二个,如果你的模式不是以竞价判断为核心的模式,如何更好的运用竞价,辅助自己判断买入卖出。
二、竞价的共同之处。
竞价,其实就是成交量,成交量的大小代表的就是场内资金跟场外资金观点分歧大小。
放量,就是换手大,交投活跃。
缩量,就是换手小,交投不活跃。
大致就是这么个逻辑。
当量能跟个股不同位置搭配时,就会产生不同的逻辑。
比如低位的个股(2~3板左右)
此时题材才刚开始发酵,个股低位竞价放量,通常表示场内不明真相的资金不管卖出多少筹码,资金都愿意接。
也就是资金抢筹,一致看好这个股票的题材。
简单举几个例子:(下方量柱代表的是竞价量能)
低位竞价放量抢筹,表明资金看好个股,后继还有上涨空间。
恒星科技低位竞价放量,资金抢筹,看好后市的走势。

风范股份低位竞价放量抢筹,看好后继走势。

都是在2.3板题材发酵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抢筹。
而如果低位竞价还缩量,那么就表明竞价没多少人想去承接,个股就有走弱的嫌疑。
如锐奇股份,4板竞价相对缩量,代表没有资金承接,后继走弱。

大致总结起来:
低位竞价放量代表资金抢筹,看好个股后继走势。
低位竞价缩量代表无承接,看衰后继走势。
高位的个股则反过来。
通常来说,一个个股炒作到高位,市场上大多数人基本上都已经明白了他的逻辑。
因此高位放量,代表场内的人觉得已经炒作的差不多了,纷纷把筹码抛出。
而竞价还高开,通常都是减仓点,个股已经接近炒作的尾声了。
比如这些个股,走到高位之后,竞价都是放量的走势。
双良节能,6.7板位置竞价放量,后继走弱。

恒星科技7板竞价放量,后继走弱。

那么反过来也很好理解,一个个股炒作到高位了,大家都明白他的逻辑了,竞价还继续缩量。
那么就表明场内的资金认为还没有走完,并不想卖出,因此就会继续加强,此时可以继续锁仓。
比如风范股份。智慧农业,图中圈中的部分竞价还在缩量,那么就表明个股还没有走完。


竞价的逻辑其实很好理解,他只是一种成交量而已,代表的是资金的心态。
但竞价只是一个大概而已,你没办法仅仅因为一个竞价就完全判断整天个股的走势的。
这些情绪都只代表竞价时候资金对盘面的思考,但盘中还会有其他的个股刺激,导致盘面的走势与预期的不一。
因此操作还需要通过其他条件来辅助,不能以这个单一的条件来决定买卖。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168896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