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靠一些操盘理念和原则就能做好交易吗?

经常有朋友说自己遇到了瓶颈,临盘时面对走势有一种“无力感”一方面感觉自己对走势的判断非常模糊,另一方面也对自己的技术和能力缺乏信心。

这种心态影响虽不致命,但有些时候也是非常恶心人的,比如会对交易计划的执行犹豫拖拉,产生额外的摩擦成本和点位损耗;或者自我怀疑, 面对未来走势不确定时,对自己的判断信心不足,夸大失败的“可能性”,然后在恐惧中放弃计划。

只靠一些操盘理念和原则就能做好交易吗?

其实从信念角度去看,入门到资深大约会经历几个心理层次的变化。

1、只知对错,理论化的认识市场。

只知对错的意思是,我们只是对行为有一个“好恶”评判,但往往还是事后诸葛亮,缺乏明确的标准以及对交易机会的图形定义。

比如“顺势交易” 有点位优势抓到趋势初期启动位的,那么它是顺势交易。如果没有点位优势,又赶上趋势尾部的衰竭区域呢? 只怕这就不能叫顺势,而应该归为“追涨杀跌”了。

趋势在不同阶段时的变化把“物极必反”这四个字体现的淋漓尽致,如果只靠理念做交易,其实就是拿理论化的教条来指导具体的操作(持仓放飞、止损纠错、轻仓交易等等),意识不到这些“教条”会在很多市场环境下出现相互矛盾的情况。

而且,它们只是告诉我们一个理想的操作形式,但这种形式如何落地具体实行呢? 不知道!临盘时依然是碰运气、拍大腿式的感觉进场,所以理念是理念,规则是规则,两者不能互相替代。

2、建立规则,同时思维方式逐渐固化。

吃够了靠理念指导,模糊性交易的苦,就会试图建立自己的交易模式,用刻板行为来应对市场的不确定性,也就是很多人崇尚的机械性。

就像前面的“顺势交易”正常人的心思都是,一轮趋势在中部和尾部顺势进场总是挨打,那么干脆就只做突破,只抓启动位(头部)不就妥了。

趋势交易=抓启动位=做突破=找阻力=破位就追

从理念指导交易的模糊性到机械化行为建立某个标准,看起来是有进步的,但实际上判定走势只参考一个标准,这或许比不参考更加可怕。

因为前者是缺乏信心的,会较为谨慎不会出现过激情绪化的交易, 而后者脑子里是有一定技术概念的,有概念就会产生联想,导致冲动做一些激进的操作

所以市场里会有一个现象

新手总是日常小赚,死在扛单,起侥幸心理,一次性暴亏。

老手总是偶尔大赚,死在假突,见机会就上,被连损放血。

比如,以突破作为趋势的进场标准,自然看什么级别的突破都能联想到“有概率出趋势上“,也就觉得每一次进场都有机会搏出单边。突破成了是多头,突破不成就说明多头无力,空一单再搏个空头凶猛。

如此,只参考一个标准,最易出现什么呢? 最易养成非黑即白的二元化思维!试图用某个阻力来分割多空。

实际上,突破也需要诸多条件的配合,就像波动性+趋势性+跟随动量=一笔理想的突破单

但很多人却把波动性“摘”出去了,以为看出多空强弱并跟随方向就能赚钱,但市场永远是由三个状态组成的:单边趋势、无序折返、规则震荡。其中也只有单边趋势这种高波动行情才能为我们提供真正的机会。

交易者永远是靠波动性获利的,做趋势重要的是阻力突破吗? 并不是,而是突破前,研究图形去判断市场有没有积蓄足够的势能,认识到“前提条件”的存在,才能理解理想信号成立前需要诸多技术条件的配合。

交易系统都是在优化和思考中一步一步清晰的,不愿意下功夫的人总是自欺,会刻意忽略某些交易信号胜率较低的事实(例如大K追单、猜顶抄底搏拐点、感觉式交易等等) 把失败风险美化成试错成本,然后用“盈亏比”等概念来正确化自己的行为,其实这是把眼睛眯成一条缝看东西,视线之外的风险只是当它不存在,而不是真正的不存在。

3、核心标准代表对市场某种规律的认知,但规律始终是有局限性的。

到了这个阶段,我们会认识到市场根本没有恒常的核心规律,市场是有效的也好,随机漫步的也罢,所有在历史走势中归纳的东西,它们总是会“时灵时不灵”,有时会带给你惊人的利润,而有时也会产生连续的失败。

这种情况,时常会让我们怀疑,主导一笔交易成败的因素,到底是归功于运气还是自己的有效分析,这个事我也说不清,但我始终相信,努力到一定程度的人才有资格拥有运气。

如果说,第一阶段看市场是“无”

              第二阶段看市场是“有”

              第三阶段看市场就是“糊”

交易者与其说是相信自己的技术,不如说是相信自己掌握了某些“市场规律”罢了,这种“未来走势会被主观意志主导”的错觉是信心来源,但当你经历的足够多,意识到市场规律不能长期并可靠的存在时,信心也就随之弱化了,所以总会有人说,自己做的越久面对市场也就愈发感到无力。

这种情况下,我们多会面临两个选择 :

1)继续寻找,直到找到某个能恒定存在,并且能被散户利用的市场规律,找到真正的圣杯。

其实我相信市场圣杯是存在的,只是觉得不可能被散户利用罢了,比如像交易所那样的抽佣或像某些大型基金靠低延迟的网速通过高频交易来获利(我们获取价格需要几百毫秒,人家可能只需要几毫秒)能恒定存在的“圣杯”往往代表的是市场机制或科技发展带来的获利窗口,我们散户是抓不到的。

还有人说人性规律就代表圣杯。但仔细想想这跟人性没关系,没有人是游戏里的NPC,会重复一个模式不停的犯错。 总是犯错的人,要么本金亏完淘汰掉了,不存在于市场自然也就修复了错误。

或者亏精了,学聪明了自然也修正了错误,最后随着犯错群体消失,盈利窗口总是会逐渐失效(没有傻瓜持续送钱了)所以能被散户掌握的圣杯,即便它存在,只怕也仅限于一时。

2)细化研究,从规律本身向外拓展,研究影响其有效性的走势背景,只在正确的环境下利用规律。

就像前面说到的突破,分钟、小时、日周级都有阻力,难道每次突破我们都要做吗? 并不是 ,对于趋势方向的判定,我们要利用的是日周级的突破。

而日周级突破的前提条件又可以细分为规则震荡与不规则的震荡,理想的走势背景当然是大级别规则震荡下的破位。

同时小级别就不能参与了吗? 也不尽然,就像多头回调到支撑,企稳形成小级别震荡图形时,它的突破也是机会。

前者是押趋势发展,而后者是押趋势延续,盈利预期或有不同,但跟随市场动量的标准一样。

“模糊”只是因为我们对自己要等待的信号定义的不够准确,对要做的走势目标没有思路,对酝酿理想走势类型的市场背景缺乏认知罢了。

盘外喊一喊理念和口号给自己起个高调子,剩下的事全都放在临盘时去决断了,临时起意想一出是一出的事,冷静下来回看,它可不就模糊嘛。

突破逻辑它就像你手里的一把剑,有时要刺击,有时需劈砍,有时更要学会防守摆好姿势做格挡。所以决定成绩的到底是这把剑呢? 还是预判对手的出招路线正确的采取应对呢?我想,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只靠一些操盘理念和原则就能做好交易吗?

4、交易观的成熟,不等于现实因素制约不存在。

技术是一回事,能否发挥技术水平又是一回事,前者有精神劲头专研就行技术分析不是多难的东西,而后者是执行力的高低,它和情绪稳定有关。

怎么做到情绪稳定呢? 我能想起很多相关的环节,但真正起到主导作用的就三个字“玩得起”。

盈亏金额不会对你产生压力,自然不会扰乱你的心意,就像之前有朋友给我发过来一个交易截图,说“你看这两单止损,直接亏掉了我一个月的伙食费”。

我想,这能怎么办呢?损一笔单子一个月缓不过来劲儿,进场每次都胆战心惊的话,那还谈什么控局能力呢?

特别是当资金规模直接关联到你生活水平的时候,它对你的影响是刻在骨子里的,关联越大,自然压力越大,关联越小自然压力越小

那些以小博大的财富神话,细究下去主人公无非就两类人,一种是见识过大风大浪,虽然穷但也阔过,并不在乎账户里的小钱,输一下不疼,麻了; 另一种本身就有钱,只不过分出小部分资金来扩大收益曲线,不往心里去,无所谓。

真正从草根出发,靠着解放思想实现以小博大的少之又少,因为你操作资金规模的上限,已经被你普通人的财富观和价值观锁死了,打破这种枷锁谈何容易。

所以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情绪想稳定,仓位就得稳健,想暴富的心就得稳住,盈利预期稳不住,心态自然会跟着崩,什么样的仓位最合适?

就是那种亏一单虽然顶几天伙食费,但你转念一想“这TM是好事啊,少吃几顿荤腥顺带把肥减了”这个仓位,能让你从坏结果中看到积极面的时候,那么就说明自己对压力的控制到家了。

最后,我认为很多所谓的瓶颈,其实都是我们在勉强自己追求那些短时间内不可求得的事情,比如

“一年到头只赚了50%利润,是不是遇到瓶颈了”

“下了很多功夫研究,但在大多数时间还不是看不准走势”

“我坚定的执行系统,但下单时还是会紧张,有负面情绪”

怎么改变,能在短时间内改变吗? 很难的。

所以我们要学会以发展的眼光去看问题,先学会与难题和谐相处,并且相信积累的意义,随着经验丰富总有一天我们能够成长到解决问题的地步或者持续成长、迭代方法本身就是破解难题的一种方式。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1626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

(1)
股市刺客的头像股市刺客
上一篇 2024 年 5 月 31 日
下一篇 2024 年 5 月 31 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