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投资策略基础构建你的投资蓝图

如果说量化工具是搭建投资体系的 “建材”,那么量化策略就是决定房屋结构的 “蓝图”。一个有效的策略能将分散的数据转化为可执行的决策逻辑,让投资行为从经验驱动转向规则驱动。在前文梳理完工具后,本文将解析三类基础策略的底层逻辑,用生活化的案例和简单数学原理,帮你理解 “策略如何赚钱”。

一、均值回归:市场的 “钟摆效应”

量化投资策略基础构建你的投资蓝图

原理:如同钟摆总会回到平衡点,资产价格也存在围绕 “合理价值” 波动的特性。当价格偏离均值过远时,策略会押注其回归 —— 涨得太多则做空,跌得太多则做多。

数学逻辑:用过去 30 天的收盘价计算均值(μ)和标准差(σ)。当价格>μ+2σ 时,判定为 “超买”;当价格<μ-2σ 时,判定为 “超卖”。例如,某股票 30 日均价 50 元,标准差 3 元,当股价跌至 44 元(50-2×3)时买入,涨至 56 元时卖出。

案例:2023 年新能源板块经历剧烈波动,某基金利用沪深 300 新能源指数的均值回归策略,在指数偏离 2 倍标准差时调仓,全年超额收益达 8.3%。

优点:适用于震荡市,逻辑直观;缺点:单边牛市或熊市中易失效(如 2020 年白酒板块持续上涨,均值回归策略会反复踏空)。

二、动量策略:追涨杀跌的 “科学版”

原理:市场存在 “趋势惯性”—— 上涨的资产可能继续上涨,下跌的可能继续下跌。策略通过追踪近期涨幅(如 20 日收益率)筛选强势品种,赚取趋势延续的收益。

操作方式:每周筛选沪深 300 中涨幅前 20% 的个股,等权重买入并持有 1 周,下周再按同样规则调仓。这类似于体育比赛中 “押注卫冕冠军”,因为强者往往更易保持优势。

案例:2024 年 AI 板块爆发时,某量化基金用动量策略捕捉到算力概念股的连续上涨,通过 5 日涨幅排名动态调仓,两个月内获得 35% 收益。

注意:需设置止损线(如跌幅超 5% 强制平仓),避免趋势反转时大幅回撤。

三、多因子策略:给资产 “打分排名”

原理:单一指标(如市盈率)难以全面评估资产价值,多因子策略通过整合多个维度(估值、成长、流动性等)给股票打分,选择高分组合。

简单模型:选取市盈率(PE)、净利润增长率、换手率三个因子,分别标准化后赋予 30%、50%、20% 的权重,总分最高的 20 只股票构成投资组合。例如,A 股市盈率低(+30 分)、利润增速快(+50 分)、交易活跃(+20 分),总分 100 分优先入选。

优势:分散单一因子失效风险,适合长期配置。2023 年价值股与成长股轮动剧烈,某多因子基金通过动态调整因子权重,年化收益跑赢沪深 300 指数 12 个百分点。

结语

均值回归赚 “价格修复” 的钱,动量策略赚 “趋势延续” 的钱,多因子策略赚 “价值发现” 的钱。这些基础策略如同乐高积木,既可单独使用,也能组合成复杂模型。但需注意:没有 “万能策略”—— 均值回归在单边行情中水土不服,动量策略在震荡市中频繁止损,多因子策略则依赖因子有效性的持续验证。

注:文中案例均基于公开数据,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1520780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

(0)
股市刺客的头像股市刺客
上一篇 22小时前
下一篇 21小时前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